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术后应用CD28超竞争单抗对在体扩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效果及对移植气管早期免疫排斥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分2组。治疗组受体移植当天经腹腔注射CD28超竞争单抗JJ316(0.5 mg);对照组注射同型抗体mIgG(0.5 mg)。于术后第5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颈部引流淋巴结、脾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移植气管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CD28超竞争单抗治疗组较同型抗体mIgG对照组气管闭塞程度、炎症反应细胞浸润及呼吸道上皮损伤情况明显减轻;外周血、脾脏及颈部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的比率[(16.9±4.2)%、(14.8±3.6)%、(5.8±1.2)%]高于同型抗体mIgG对照组[(2.8±1.4)%、(3.3±1.3)%、(2.9±0.9)%,P<0.05]。结论:大鼠原位气管移植后在体应用CD28超竞争单抗可减轻术后早期的免疫排斥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选用近交系Brown Norway(BN)和Lewis大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同系移植组:Lewis(供体)→Lewis(受体),18只;异系移植组:BN(供体)→Lewis(受体),18只.于移植后7、14、30、60 d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移植气管影像学变化,并评价阻塞情况;7、30、60 d取出移植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各时间点,同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均无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少,气道阻塞率在8%左右;异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明显增厚,早期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晚期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气道明显狭窄、阻塞,其中以第7天阻塞最重,随后渐改善,7、14、30、60 d气道阻塞率分别为(56.8±9.04)%、(51.05±9.79)%、(44.01±7.92)%和(42.97±8.82)%,各时间点异系移植组和同系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原位气管移植能够稳定形成可模拟肺移植后OB的气道阻塞性病变,克服了肺移植和异位气管移植用于OB研究的一些限制,可更好地作为OB的动物模型应用于实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预防大鼠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行BN大鼠→Lewis大鼠的肾移植模型,再分别给予Lewis大鼠安慰剂、骨化三醇和环孢素A,观察应用不同药物后Lewis大鼠的存活时间、血肌酐(Cr)变化以及移植肾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Lewis大鼠全部死亡,其存活时间为(6.2±1.0)d,移植后Cr迅速持续升高,移植肾均发生明显排斥反应;而骨化三醇组和环孢素组Lewis大鼠则未发生因排斥反应导致的死亡,移植前后Cr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移植肾病理检查仅骨化三醇组1只发现轻微排斥反应。结论在大鼠肾移植中骨化三醇可以达到与环孢素A相似的免疫抑制效果,对于预防排斥反应、延长移植大鼠的存活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逆转录基因载体介导的吲哚胺-2,3-加双氧酶(IDO)基因转染能否延长同种异基因大鼠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机理。方法:把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模型(Lewis→BN)分成4组,A组为对照组,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Lewis→BN);B组:IDO基因转染后的供体心脏移植给受体大鼠;C组:空载体转染供体心脏,再移植给受体大鼠;D组: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移植 CsA组(CsA5mg/kg/d×7天)。观察记录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及术后6天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排斥反应的诊断和分级,RT-PCR检测术后6天移植心脏TNF-α的mRNA表达,FCM检测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CD3 CD25 )、有核细胞CD86 表达等方法探讨其机理。结果:A、B、C、D组移植心脏平均存活时间为7.2±0.45、13.2±2.16、7.1±0.62和15.6±3.21天,其中B、D组术后6天CD3 CD25 、有核细胞CD86 表达、供心组织急性排斥反应的强度和TNF-α的mRNA表达较A、C组显著降低(P<0.05),A、C组具有典型重度急性排斥反应特征而B、D组最轻。结论:逆转录基因载体介导的IDO基因转染能够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作用,其机理包括抑制反应性T细胞、抑制有核细胞共刺激信号CD86表达、抑制心肌组织表达TNF-α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染泡球蚴的大鼠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OLT)后免疫系统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移植物的影响。方法:分为3组:(1)A组为正常对照组(同系移植):健康(Lewis)LEW大鼠→健康LEW大鼠;(2)B组为对照组(非同系移植):健康BrownNorway(BN)大鼠→健康LEW大鼠;(3)C组为实验组:BN大鼠→LEW大鼠(感染泡球蚴后3个月)。术后LEW大鼠存活48h判定为肝脏移植手术成功。每组于术后1、3、5、7d4个时间点各处死2只LEW大鼠,取血清及移植的肝脏、脾脏。每组留8只用于观察生存期。结果:A组、B组、C组受体存活时间平均为(54.13±16.62)d、(4.75±1.58)d、(15.50±3.9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示:(1)A组无排斥反应现象;(2)B组排斥反应随移植天数的增加逐渐加重,术后1、3、5、7d分别出现0、1、2、3级排斥反应;(3)C组第7天出现1级排斥反应。结论:感染泡状棘球蚴后有利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该模型为研究感染泡球的肝脏移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6.
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大鼠移植肺内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移植肺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移植肺内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移植肺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取20只Wister大鼠作为供体,20只SD大鼠作为受体,进行原位左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组(AR)大鼠于术后1周处死,慢性排斥反应组(CR)大鼠于术后6周处死,均取其移植肺作标本,取正常Wister大鼠肺标本作对照组(NH),每组10只.测取并计算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T);采用HE及Van Gie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纤维化的半定量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TGF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的W/T比值逐步减小(AR vs.NH:3.48±0.47 vs.4.67±0.51,P<0.05;CR vs.AR:2.85±0.52 vs.3.48±0.47,P<0.05);移植肺组织显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结构破坏、阻塞性肺炎、肺实变,CR组较AR组更明显;纤维化评分,AR组明显高于NH组(0.98±0.47 vs.0.00±0.00),CR组(2.35±0.52)明显高于AR组,(均P<0.01).CTGF在移植肺组织中有明显表达,且CR组较AR组更高(P<0.01),而正常肺无表达.结论:CTGF表达与移植肺纤维化密切相关,且参与了移植肺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泡状棘球蚴感染对大鼠肝移植物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BN大鼠泡状棘球蚴感染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实验组(LEW大鼠→感染泡球蚴3个月的BN大鼠)和对照组(健康LEW大鼠→健康BN大鼠),利用双袖套发建立肝移植模型,分别在移植术后第1、3、5、7天取肝脏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移植后排斥反应;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标志物CD4+、CD8+、CD28+的表达,利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移植物存活时间[(15.5±3.93)d]明显长于对照组[(4.75±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实验组排斥反应较对照组出现较晚且程度较轻;实验组CD4+、CD8+及CD28+的表达[(41.35±4.58)%、(21.94±2.61)%、(17.76±4.16)%]较对照组[(51.28±6.36)%、(33.85±3.02)%、(23.08±4.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KN mRNA表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泡状棘球蚴感染能够延长大鼠肝移植物的存活,泡状棘球蚴感染对宿主免疫系统尤其对效应T淋巴细胞进行抑制是可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变化以及宿主的免疫反应.方法:45只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5只.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建立肠炎模型;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每只移植入1×106个Dil标记的hUC-MSC.运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hUC-MSC在小鼠体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移植第5天,荧光显微镜观察hUC-MSC在移植组和对照组小鼠结肠中的分布;第20天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体内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hUC-MSC细胞移植后,最先迁移到小鼠的肺部.其在移植组小鼠体内大部分聚集在腹部,逐渐到达有炎症的肠道.第7天时聚集的细胞最多;在对照组小鼠体内散在分布.移植第5天移植组小鼠结肠组织中可见到hUC-MSC细胞.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小鼠CD3+CD4+T细胞的百分数为(36.01±5.25)%、(48.39±10.15)%和(35.50±0.98)%,CD3+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16.89±3.48)%、(10.76±4.23)%和(13.10±3.29)%,CD4+CD8+T细胞的百分数为(2.15±0.17)%、(4.69±2.22)%和(2.83±0.7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726、25.124和83.234,P均<0.05),模型组CD3+CD4+及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与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数量相近(P>0.05).结论:hUC-MSC可迅速迁移到炎症组织并诱导宿主免疫耐受,将成为细胞治疗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近交系C57BL/6纯系小鼠行Lewis肺癌细胞移植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肺积方组及环磷酰胺(CTX)化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只行造模,肺积方组予每日0.4 ml(含生药0.8 g)灌胃给药;CTX组按15 mg/kg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每周1次;各组均常规喂食。30 d后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瘤体大小;观察期满后各组小鼠断颈处死,留取肿瘤组织进行CD4~+CD25~+Treg流式细胞检测。结果:CTX组及肺积方组肿瘤相对体积(RTV)均较模型组缩小(P0.05),肺积方组RTV低于CTX组(P0.05);各组相对肿瘤体积抑制率比较,肺积方组高于CTX组(P0.05);各组肿瘤组织中CD4~+CD25~+Treg比例比较,肺积方组及CTX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CTX组与肺积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积方有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减少CD4~+CD25~+Treg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环孢素A(CsA)干预的异体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的研究,对移植术后淋巴细胞分子表达?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能力和移植心脏病理改变时相进行比较,探讨环孢素A对其影响?【方法】 SD大鼠为移植心脏供体,Wistar大鼠为移植心脏受体?实验分为心脏移植对照组和环孢素A干预+心脏移植组实验组两组?在移植前及移植后24 h?3 d?7 d?10 d和12 d时间点免疫荧光测定淋巴细胞在心肌组织中浸润能力?实时定量PCR检测淋巴细胞编码基因CD4?CD8 和酪氨酸激酶P59 mRNA表达水平?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排斥反应程度?【结果】 ①心脏移植后24 h内,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为一过性降低;②心肌组织CD4+?CD8+ 淋巴细胞浸润和Ⅱ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主要出现于心脏移植后的d3 ~ d7;③环孢素A不能有效抑制移植后3 d内心肌组织CD4+?CD8+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快速增加,但可明显降低移植后d3 ~ d7的心肌组织CD4+ 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④环孢素A不能完全阻断淋巴细胞P59基因的表达;⑤环孢素A不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CD4基因正调表达,但可抑制CD8基因的转录?【结论】环孢素A的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在大鼠移植后d3 ~ d7?淋巴细胞基因表达?心肌组织淋巴细胞浸润与排斥反应病理改变有关?这将有助于同种移植病人环孢素A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移植内耳干细胞入中毒性耳聋模型大鼠内耳,观察内耳干细胞的生长、整合等情况.方法 选用健康SD大鼠20只,连续10天肌内注射中等度中毒剂量的庆大霉素[80 mg/(kg·d)],制作中毒性耳聋动物模型.实验分为2组,每组10只.干细胞组:移植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耳蜗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内耳干细胞存活、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后内耳组织CD4( )T细胞占整个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生理盐水组:耳蜗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同上.结果 与结论移植到中毒性耳聋模型鼠内耳的内耳干细胞能够向周围扩散、存活,而且有一定的增殖能力,表现为正常的毛细胞形态;移植后内耳组织CD4( )T细胞占整个淋巴细胞百分比与移植前差异无显著性[(48±5)% vs.(45±6)%,P>0.05],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序贯复合组织移植(SCTA)对先前实质器官移植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取WKY大鼠左肺原位移植到F344大鼠,应用Cuff技术分别吻合左肺动脉、左肺静脉及主支气管。术后对F344大鼠应用环孢素(CsA)5 mg/kg隔日皮下注射,共10 d;以呼吸频率检测移植左肺功能。肺移植后第11天,取Brown Norway大鼠腹部3 cm×3 cm肌皮瓣原位移植至F344大鼠,皮瓣吻合血管为股动脉和股静脉,皮瓣移植后停止应用免疫抑制剂。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10 d后,取移植皮瓣和肺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排斥反应。结果大鼠肺移植手术成功率90%,CTA手术成功率100%,SCTA成功率90%。移植肺的呼吸频率从移植10 d后(应用免疫抑制剂10 d)的(61±10)次/min增加到移植20 d后(停用免疫抑制剂10 d)的(75±15)次/min。移植肺显示出典型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包括血管周围及肺组织内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自体移植腹壁皮瓣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CTA术后皮瓣显示典型血管周围及皮瓣内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SCTA大鼠模型的建立对于实质器官移植后CTA及二次移植免疫抑制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3组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同系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同种移植后AG治疗(应用AG(600mg/(kg·d))皮下注射)组.各组分别在术后第3 d,5 d,7 d采集移植心肌的心室组织,观察移植心脏排斥反应情况,细胞凋亡情况及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的变化.结果:①同种移植组和同种移植后AG治疗组排斥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98,12.70,P<0.05);②心脏移植后各级排斥反应中均可见细胞凋亡的存在,且随着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加重,心肌细胞凋亡的量也在增加;③同种移植后AG治疗组与同种移植组相比各时间段iNOS活性均明显升高,而与同系移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可以通过抑制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期的iNOS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移植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3组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同系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同种移植后AG治疗(应用AG(600mg/(kg·d))皮下注射)组。各组分别在术后第3d,5d,7d采集移植心肌的心室组织,观察移植心脏排斥反应情况,细胞凋亡情况及心肌组织中iNOS活性的变化。结果:①同种移植组和同种移植后AG治疗组排斥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98,12.70,P<0.05);②心脏移植后各级排斥反应中均可见细胞凋亡的存在,且随着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加重,心肌细胞凋亡的量也在增加;③同种移植后AG治疗组与同种移植组相比各时间段iNOS活性均明显升高,而与同系移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可以通过抑制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期的iNOS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移植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异种移植胎肠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大鼠游离胎肠移植于小鼠模型研究细胞介导排斥反应(CMXR)的免疫学机理.方法:观察同种和异种胎肠游离移植各组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浸润细胞的表型,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内Th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1)移植胎肠的存活率同种移植组高于异种移植组(P<0.01);(2)异种移植胎肠主要发生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3)异种移植物内浸润细胞主要为CD4 T细胞和ED2 MФ,其IL-4、IL-5和IL-10mRNA阳性细胞均明显高于IFN-γmRNA阳性细胞(P<0.01).结论:CMXR与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存在本质差异,其特点是排斥程度强烈,异种移植胎肠内以CD4 T细胞和ED2 MФ浸润为主,且Th2细胞功能增强.大鼠至小鼠游离胎肠移植模型是研究CMXR的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大鼠肝细胞癌模型肝移植术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Lewis大鼠76只,DA大鼠48只。选取其中60只Lewis大鼠用二乙基亚硝胺灌胃构建肝癌模型,14周后将48只正常DA大鼠肝脏移植于造模后存活的48只肝癌模型大鼠,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FK506高、中、低剂量组(n=12);另16只正常雄性Lewis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FK506治疗组分别以1、0.5和0.25 mg/kg剂量灌胃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于治疗2周和4周时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外周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肝组织白介素-2β(Interleukin-2β,IL-2β)、IL-4β、IL-12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CD4+T、CD8+T细胞数;RT-PCR方法检测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表达。结果:FK506中、高剂量组IL-2β、IL-4β、IL-12β、NO、IFN-γ、TGF-β1、TNF-α、CD4+T%、CD8+T%在治疗2周和4周时均明显降低,iNOS mRNA低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与同组治疗2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K506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细胞癌模型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Treg类细胞因子及NO信号通路蛋白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大鼠肾脏内移植异种肝细胞后的生化指标变化,观察异种植肝细胞肾脏移植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90%肝切除肝功能衰竭模型.切肝术前1d分别植入豚鼠肝细胞和大鼠肝细胞,建立异种移植组、同种移植组及未移植对照组,观察受试大鼠的切肝术后24h血液受体总溶血补体活性(CH50)变化.结果 异种移植组、同种移植组24 h内受体CH50均下降,异种移植组下降尤为显著,以后逐渐回升,至7d时已达正常水平.结论 ALF大鼠肾脏内移异种植肝细胞后总溶血补体与排斥反应关系密切,异种移植组排斥反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肺气肿大鼠模型肺组织内的定植情况。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3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SCs干预组(A组,10只,慢阻肺大鼠,尾静脉输注MSC 1×106个/mL),肺气肿模型组(B组,10只,慢阻肺大鼠,尾静脉输注等体积PBS)及MSC对照组(C组,10只,正常大鼠,尾静脉输注MSCs 1×106个/mL),正常对照组(D组,4只,正常大鼠,尾静脉输注等体积PBS),采用烟熏法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全骨髓培养法体外培养扩增雄性SD大鼠来源的MSCs,经GFP标记细胞后将其经尾静脉注入肺气肿模型SD大鼠体内,24 h内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迅速冰冻切片,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转染GPF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肺内定植情况。结果:成功培养具有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传至第4代时有99.5%表达CD44、99.6%表达CD29等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仅有0.4%表达CD34、1.0%表达CD45单核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表型;成功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香烟烟雾暴露组(A、B组)平均肺泡间隔为(119.0±26.2)μm,高于对照组(C、D组)的(89.8±17.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肺泡数为(173.9±68.3)个/mm2低于对照组的(280.3±104.0)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共聚焦发现MSCs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24 h后可见A组大鼠肺组织内转染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的MSCs,而B组、C组及D组均未见转染荧光。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入后可在肺气肿模型大鼠肺内定植,为MSCs治疗慢阻肺可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朱朝阳  李铁强 《医学争鸣》2008,29(13):1241-124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同种移植肾病(CAN)发病早期移植物内的表达.方法:按照国际标准CAN试验大鼠模型要求选择遗传背景清楚的近交系雄性Fisher344(F344)大鼠和Lewis(Lew)大鼠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行F344-Lew大鼠左肾原位移植(n=10),F344(n=9)和Lew(n=8)大鼠右肾切除作对照.利用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检测TGF-β1在移植物内的表达.结果:在移植后第12 wk,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在移植物内的表达增多.结论:TGF-β1是参与CAN早期发病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杨光伦  黄平  魏正强  姚榛祥 《医学争鸣》2003,24(18):1685-1687
目的 :探讨T细胞、巨噬细胞 (MΦ)和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在小鼠→大鼠心脏移植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 :动物随机分 4组 :对照组、环孢素A(CsA)组、环磷酰胺 (CyP)组和CsA +CyP组 .排斥后取移植心脏作病理学检查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 ,CD8,CD5 7和CD6 8在移植物中的沉积 .结果 :单用CsA (2 .6± 1.5 )d或CyP(3.2± 1.6 )d均不能显著延长异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联用CsA和CyP使移植心脏存活 (4 .7± 1.4 )d (P <0 .0 5 ) .病理检查发现被排斥心脏中大量细胞浸润 ,所有被排斥心脏中均有大量NK细胞和MΦ浸润 ,但未见CD4 +和CD8+T细胞浸润 .结论 :NK和MΦ在小鼠→大鼠心脏移植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而与T细胞无明显相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