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基于多项实证研究确认了教师教育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设计了与博士学位课程相互嵌套的教师教育者专业培养课程,实施了教师教育者专业教育项目。项目实施结果显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学习与基于共同体的教师教育研究能有效帮助教师教育者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提高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形塑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认同,为教师教育者自我导向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北京市296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有关课程素养的调查,发现教师具有一定的课程素养,但各素养要素水平不均衡,并在性别、学科、岗位等多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现高素养型、认知型、实践型、情绪型和待提升型五种类型.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教师课程素养提升与课程实践的相互促进关系,设计了基于课程生活提升教师课程素养的"通识...  相似文献   

3.
为应对近年中小学师资短缺、教师教育质量下降问题,新西兰开展了教师教育课程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奥克兰大学的教师教育"浓缩课程"方案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师资培训课程模式."浓缩课程"对师范生进行12-18个月的强化培训,着重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突出实习的连续性,力求大学与实习学校的紧密合作,重视教师教育者的素养."浓缩课程"方案对我国现时期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计量法对2001—2014年国内有关教师培训研究的文献资料从年度发文量、研究群体、研究具体内容等维度进行统计,以了解国内有关教师培训研究的动态与水平。结果表明:培训模式研究与培训经验反思是教师培训研究的热点;教师培训需求研究与培训课程开发研究存在矛盾关系;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研究薄弱;培训者专业素养与培训机构能力建设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分层培训研究是未来教师培训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应用,正在带来教育系统的人机协同化.人机协同教育图景与传统教育流程大异其趣,人机协同的有效运转使得教育所需的智能结构发生转型.基于国家实力三分理论建构的教育人机协同系统所需的智能结构三维模型有硬、软、巧三种智能,在弱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的长处在于硬智能,人类教师则优在软、巧智能.由教育人机协同系统智能结构三维模型,推导出未来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的三个维度:(1)硬素养,即数据化、结构化和可重复的教育教学能力;(2)软素养,即基于"关系能力"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能力;(3)巧素养,即教育人机协同的价值观、意识、知识能力与反思.基于人机比较,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重点应在硬素养中的计算思维、软素养和巧素养.培养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师范教育率先建构基于人机协同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训路径,以及提升教师教育者的人机协同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者是教师的教师。国外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包括教师教育者专业化标准研究、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研究、教师教育者角色研究、教师教育者发展途径研究等几个重要方面。国外相关研究表明:1)教师教育者与普通教师存在区别,其专业化标准远远高于普通教师;2)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研究目前还未受到普遍关注,学术界对其专业化发展过程了解不足;3)目前教师教育者专业化发展包括自学研究专业化发展、培训课程专业化发展、学位课程专业化发展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者的核心专业知识是有关教师教育者如何向教师学习者传播教师教育课目内容知识的学问,核心专业素养是作为优异教学示范者的"示—教"、作为"学习教学"的教导与指导者的"教—教(学教)"和作为对教师学习者"学—教"和自己"教—教""教—学教"研究者的"研—教(学教)"能力。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的培育应重在促进其自觉增进角色能力、引导其积极开展教师教育学术研究,并且激励其积极提升基础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8.
媒体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工作明显滞后,师训课程设计和实践鲜有涉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依据课程研制的有关原理和媒体素养研究的相关理论,尝试从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与方式等方面构建中小学教师《媒体素养教育》培训课程体系,为该领域师训课程设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是在前人对教师培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采用系统方法和绩效分析方法来设计一个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师整合能力的电子绩效支持系统(ID-EPSS)。文章基于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设计了适合教师培训的ID-EPSS的功能模型,同时对培训模型各模块的主要内容和各模块实现的技术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奥地利在DeSeCo与CSCT国际项目基础上提出了KOM-BiNE模型。该模型旨在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的规划、实施和反思提供一个参考框架,以作为教师培训课程的规划辅助工具。它将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素养概括为三个层次领域,并提出教师在三个互通的实践场域运用其素养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型的核心层是知识与技能、价值观、感知领域,最外层是规划组织与协作领域,中间层的沟通与反思领域则是前面二者的基础与关键素养。奥地利依据KOM-BiNE模型开发了BINE课程,该课程对于提高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和行动研究素养成效显著,是奥地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测评素养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外有关教师测评素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测评素养的构成、现状及培训需求、测量工具的开发和验证、测评素养发展途径和影响因素等。这些研究对我国开展教师测评素养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启示我们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拓展,要基于我国国情,开展教师测评素养及其测量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教师测评素养是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外有关教师测评素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测评素养的构成、现状及培训需求、测量工具的开发和验证、测评素养发展途径和影响因素等。这些研究对我国开展教师测评素养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启示我们可以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拓展,要基于我国国情,开展教师测评素养及其测量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教师是新高考改革的参与者,数据素养是新高考时代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数据素养的内涵和价值。随后,文章梳理了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数据素养的结构,包括:数据意识与数据伦理、数据知识与数据技能、数据收集与筛选能力、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数据应用与交流能力。最后,文章从教育政策、课程培训、学校文化、教师合作等方面,探讨了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师数据素养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教师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缺乏匹配的培训课程体系是乡村教师培训的痛点之一。针对现在教师培训课程研究与实践存在的不足,提出乡村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培育教师"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并提出基于教师"核心素养"提炼的"核心主题",从整体布局入手,按照"基础—条件—动力—补充"的课程功能,以课程模块、课程主题、课程专题、课程单元四个部分构建"核心主题"课程的结构系统,以及基于融合培训课程的知识性、体验性、前沿性三层次内容,遵循基本原理、一般程序、关键节点三个逻辑层次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核心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内核与归宿,是能力个性品质在教师专业活动中的特有表现与运用,属于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关键能力。基于能力分析、结构和模型理论,借鉴国内外教师专业能力结构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运用专业活动分析方法,构建教师专业核心能力"阶梯状-多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6.
学科教师教育者在培养卓越和胜任教师、指导课堂实践、促进在职教师发展、推动课程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学科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面临专业实践的复杂性、专业素养的模糊化和专业成长的个性化等诸多困境。促进学科教师教育者专业成长的实践—发展模型刻画了其专业实践的构成、个人发展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持续共生关系。该模型以知行合一思想为哲学基础,以情境认知理论为认识论基础,并以改进科学为方法论基础。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加强学术研究明晰专业素养、开展自我研究从实践中学习、组建共同体从合作中学习的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但采用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成果还较少见到。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统计法研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分析了品德修为、知识涵养和教学能力三维度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模型。该模型可以为中小学选聘教师、开展教师培训、评估教师绩效及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公司员工培训与教师培训应该具有相通之处,分析和借鉴这些经验会有积极帮助,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经验也体现在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之中。就此分析IBM人才培训课程的经验及特点,以期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教学示范是教师教育者通过亲身示范以促进教师学习者教学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师教育教学法。当前我国部分教师教育者缺乏对教学示范的系统认识与理性实践,导致教师学习者难以直观看见有效教学的实践样态及其背后的教育学逻辑,进而影响其教学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者开展教师教育者培训的经验与反思,提出教师教育者教学示范的三大类型及其核心策略,即隐性指导类教学示范、显性指导类教学示范和合作探究类教学示范,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示范对教师学习者的影响,并讨论了本研究对提升教师教育者教学示范效果、助推我国教师教育者队伍专业化、建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教学法理论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志华 《时代教育》2014,(7):177+187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教学与教学之间存在的问题,基于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改善策略:培养实践型课程编制者和专家型教师、搭建课程编制者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发展教师教学沟通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