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侯志豪  李九 《山西科技》2012,(6):114-116
以实际工程某单层球面网壳为分析对象,用3D3S软件分析了结构的稳定性能,研究中考虑了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荷载的作用方式对单层球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工程设计方案达到了极限承载力安全储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单层施威德勒球面网壳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ANSYS有限元程序,利用弧长法进行结构几何非线性计算跟踪后屈曲平衡路径,求出网壳的失稳模态和极限稳定承载力,研究不对称加载对单层网壳极限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弧长法是网壳结构整体非线性分析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追踪网壳失稳全过程,确定极限稳定承载力;在非对称荷载所占比例较大时,非对称加载比对称加载易引起失稳,设计中非对称荷载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施威德勒型球面网壳结构非线性屈曲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施威德勒型单层球面网壳采光顶为例,建立了其计算模型。首先利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弹性屈曲分析,得到原设计方案的前三阶弹性屈曲临界荷载。然后将特征值屈曲分析的一阶模态作为初始缺陷,采用几何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非线性屈曲荷载。最后在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论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基于铁磁介质广义变分原理得到磁力计算公式和磁力耦合的非线性数值计算程序,首次对不可移简支铁磁梁式板磁弹塑性的屈曲、后屈曲、弯曲等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情形下,探讨了铁磁简支梁式板的磁弹塑性弯曲、屈曲和后屈曲,跳跃失稳等力学现象,给出了铁磁梁式板在外加磁场的各种初始角度下进入塑性屈服阶段的临界特征曲线.数值结果表明铁磁梁式板屈曲的临界磁场值对塑性变形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5.
单层柱面网壳在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考虑行波效应和部分相干效应的人工合成多点地震动,同时考虑网壳结构的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对柱壳在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反应进行计算,并与一致输入下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考察二者之间的差异;深入分析了大跨度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在多点输入下的地震反应规律,得出一些有益于工程实际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功能梯度材料板壳弹性屈曲领域研究已取得许多卓有成效的成果,而弹塑性、塑性屈曲问题的研究却鲜有报道。针对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弹、塑性屈曲问题,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数值模拟与分析。分析中采用叠层模型,定义材料沿厚度方向的梯度特性,计入材料的物理非线性和前屈曲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计算得到弹、塑性功能梯度材料圆柱壳的屈曲临界荷载和变形模式,给出了壳体从弹塑性屈曲到塑性屈曲的转化过程,并对屈曲类型对应的区域进行划分,研究了壳体厚度、组分参数对屈曲临界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性能良好的离散克希霍夫三角形板壳单元,推导了非线性公式,包 括几何和物理两种非线性,可用于计算非线性平衡路径和极值载荷,给出非 线性分支屈曲分析。计算了几个算例,与已有的结果有良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8.
以某切边不规则凯威特单层球形网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由于开洞而造成的不规则、支承拱梁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的变化、活载的非对称分布、初始几何缺陷、几何非线性以及材料弹塑性对网壳非线性屈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此结构进行非线性的荷载-位移全过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完整球壳相比,切边球壳的稳定性能大幅度下降;与水平刚度相比,拱梁的竖向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按一致缺陷模态法得到的稳定承载力系数,往往不是最小;初始几何缺陷值取跨度的1/400较适宜;材料非线性对切边球壳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活载的非对称分布对本结构的稳定性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圆柱壳动态塑性扭转屈曲王德禹(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本文研究刚塑性圆柱壳的动态扭转屈曲,文中将通过放大函数法给出屈曲模态的计算.1问题的描述考虑一刚塑性线性强化材料的圆柱壳,密度为ρ,长为L,半径为产,厚为H,壳体的右端有一质量为M的附着物,附着物绕壳体...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后屈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具有任意铺层的复合材料层合薄板在纵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后屈曲问题,并引用Von-Karman大挠度理论计算及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影响简支矩形板后屈曲特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试验、工程算法及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剪切性能。首先进行了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筋板失效模式为筋条脱粘、蒙皮局部破损,加筋板的破坏载荷是屈曲载荷的1.14倍。然后,对工程算法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计算屈曲载荷的快速分析方法;工程算法得到的屈曲载荷相对误差为3.53%。最后,建立了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试验件与夹具的连接;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的屈曲载荷、屈曲模态及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一致;与试验相比,屈曲载荷、破坏载荷的相对误差分别为2.21%、14.4%。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加筋板结构在板边界受到集中载荷和分布载荷下的屈曲特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复合材料加筋板在纯剪切条件下的屈曲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屈曲模态。结果表明:均布载荷时,屈服载荷最大,结构最稳定;集中载荷时,屈服载荷较小,稳定性较好;部分分布载荷时,屈服载荷最小,稳定性最差。分析结果可为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摘要:对组合梁施加体外预应力,可有效提高截面的开裂弯矩。负弯矩作用下体外预应力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受失稳控制,其侧扭失稳表现为与纯钢梁不同的畸变失稳模式。本文考虑钢梁初始几何缺陷影响和残余应力影响,对体外预应力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稳定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值吻合。通过改变截面参数,对25组组合梁在初始几何缺陷、不同残余应力分布和不同综合力比下的承载力进行计算,给出了预应力组合梁的长细比计算公式,与我国现行钢结构规范钢柱稳定曲线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承受负弯矩作用的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可用文中提出的长细比做参数采用钢柱稳定曲线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轴向非对称冲击动力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Hamilton原理导出色含初始几何缺陷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动力方程;Galerkin方法得到以位移形式表达的动力屈曲控制方程,通过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并由类似B-R准则方法判断动力屈曲是否发生,讨论了冲击速度、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动力屈曲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速度较高时,应力波对动力屈曲的特征有显著影响,初始几何缺陷使得动力屈曲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在中心集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屈曲问题;通过在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非线性稳定性的基本方程中增加横向转动惯量项并引入的中心集中冲击载荷,采用Galerk in方法得到以顶点位移表达的冲击动力响应方程,并用Runge-Kutta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不同载荷幅值下的位移响应曲线,应用Bud iansky-Roth准则(简称B-R准则)确定了冲击屈曲的临界荷载;讨论了壳体几何尺寸对复合材料层合扁球壳冲击屈曲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层合板表面椭圆形分层非线性屈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修正型Hahn-Tsai非线性本构模型,利用Rayleigh-Ritz法,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表面椭圆形分层非线性屈曲性态.采用阻尼因子法有效地克服了非线性迭代过程中屈曲应变的振荡现象.数值结果表明:某些层合板椭圆形分层非线性临界应变与线性临界应变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对称正交铺层剪切圆柱壳广义大挠度Donnel方程.采用位移型摄动技术构造出计及横向剪切圆柱壳的屈曲和后屈曲渐近级数解,运用奇异摄动技术研究了圆柱壳两端部狭窄区内的边界层效应,并构造了与边界条件匹配的边界层一致有效渐近解.应用获得的当前解计算了在侧向外压作用下三层正交铺设圆柱壳的屈曲载荷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两者十分接近.讨论了Batdorf数和初始几何缺陷对圆柱壳屈曲与后屈曲性态的影响.给出的载荷-挠度关系式表明,对称正交铺层剪切圆柱壳的初始后屈曲具有弱稳定分支点.  相似文献   

18.
复合材料层合圆柱壳的径向脉冲屈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限长复合材料导合圆柱柱壳或圆环受均匀性向脉冲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屈曲,采用Lagrange方程导出包含横向剪为形和转动惯量的屈曲控制方程,由四阶Runge-Kutta方法所得的数值结果,寻找占优屈曲模态数及对应于允许初缺陷放大值时的临界冲击速度,通过算列,讨论了横向剪切变形,转动惯量,铺层角度等因素对角铺设层圆柱壳动力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Hamilton原理导出了复合材料叠层梁稳定性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由此进一步导出了Winkler-Pasternak地基上叠层梁稳定性问题的控制方程,其次,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利用此控制方程获得了相应的屈曲载荷方程,并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同时讨论和分析了地基参数对屈曲载荷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受各种外力作用时,最常见的失效模式为屈曲。介绍了ANSYS 的特征值屈曲分析的方法,并具体分析了某复合材料集装箱端板的临界屈曲荷载,与经典复合材料层合板计 算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