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房切除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是发生于乳腺癌手术后的一种慢性、神经性疼痛,其确切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参考国际疼痛研究协会的慢性疼痛标准,PMPS定义为乳房手术后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一般为3个月)的一种慢性疼痛。目前对PMPS的流行病学研究正逐渐增多,但对PMPS的危险因素及长期随访结果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
桂玲  李娟 《医药与保健》2013,(10):42-43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疼痛是可以也是应当忍受的。但是,从现代医疗的观念来说,我们对疼痛不需要也不应该忍受。因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应该积极面对和治疗。目前国内很多医院开设了专门的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缓解疼痛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其中药物治疗始终是最方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慢性功能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非伤害性疼痛(以下简称慢性疼痛)。慢性疼痛病人中有44.7%呈抑郁状态,36.8%为焦虑状态,而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慢性疼痛病人均有抑郁症。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NRIs)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病人的疗效确切。米氮平能增加NE、特异性激动5-HT1a型受体,是一种NE和特异性5-HT抗抑郁药(NaSSA)。笔者用米氮平治疗抑郁伴慢性疼痛患者,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4年起。国际疼痛研究会将每年10月第三个周一确定为“世界镇痛日”。并建议各国根据自己的情况,把10月中旬的一周定为“镇痛周”。借此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慢性疼痛疾病的认识。并普及疼痛疗法的相关知识,从而让更多的慢性疼痛患者得到相应的治疗。在疼痛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疼痛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熟的科室设置和医疗体系为广大慢性疼痛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5.
疼痛医学是与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关的一门新兴科学,它包括疼痛的病因、病理、生理、心理、诊断和治疗等多个方面。由于我国疼痛医学的研究和正规疼痛治疗开展起步较晚,大家对疼痛医学比较陌生,对疼痛的认识还比较片面,所以就疼痛医学及疼痛学科方面的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 ,对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采取神经阻滞 ,各种刺激疗法和药物治疗 ,其疗效已广泛地得到承认。但是 ,这些疗法难免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疼痛、损伤、副作用或合并症 ,如长期反复治疗 ,需要慎重考虑。光线照射疗法无痛、无创伤 ,且无副作用和合并症。一般光线照射机体时 ,由于光线反射、散射和吸收等 ,光线难以到达组织深部。偏振红外光 ,其波长为 0 7~ 1 6 μm ,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通过照射可使局部的血管扩张 ,血流量增加 ,抑制神经兴奋 ,松弛肌肉 ,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 ,从而减轻或解除慢性疼痛。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必将对一些…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疼痛治疗逐渐兴起,但并不规范。很多顽固性慢性疼痛患者存在着转科室、转医院的问题,“痛”苦不堪,经常是钱花了,罪受了,别说病没治好,就连最基本的诊断都没有。  相似文献   

8.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种较新的手术后疼痛治疗技术,不仅适用于术后疼痛等急性疼痛的治疗,也可用于癌症疼痛等慢性疼痛的治疗。治疗途径包括静脉PCA(PCIA)、  相似文献   

9.
疼痛是我们经常遇见的问题。尤其是慢性疼痛患者,剧烈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会发展成为顽固性疼痛,甚至会导致患者自杀。所以,如何让患者远离疼痛的折磨,是医学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冯丹  张小洺 《大众医学》2013,(12):16-16
简单来说,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是人体受到创伤、手术,以及突发性疾病等引起的疼痛;慢性疼痛则是由于脊柱关节退变、神经损伤、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等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疼痛病人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慢性疼痛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两周后,对照组与干预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6.7%与60.0%,出院时有效率分别为83.3%与96.7%。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疼痛病人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张力  林伟园 《家庭医生》2011,(10):19-19
忍受癌痛不可取 癌痛是一种慢性疼痛,大部分肿瘤病人都伴有疼痛症状,尤其是晚期病人,疼痛程度常越来越重,并伴随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现在还有不少人对癌症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癌症病人疼痛是必然的,忍痛也是必然的,这严重影响癌症晚期病人的生活质量。其实,病人自己或家属要清楚,大部分癌痛是可以通过针对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得到很好控制的。学会无痛生活而不是忍受癌痛,这是改善生活质量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3.
疼痛是患者寻医就诊的常见原因之一。急性疼痛常伴有已知的损害或创伤,较易识别。经对症治疗后,一般过一段时间就可恢复,而有些慢性疼痛原因不清楚,症状顽固,常导致人体衰弱不堪,预后情况不肯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家庭生活。患者为此反复检查、就医。有很大一部分人检查不出原因,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常见的有顽固性头痛、胸痛、肩背痛等。  相似文献   

14.
抽痛、痒痛、刺痛、戳痛、剧痛、麻痛……当不同类型的疼痛来袭,如何“止痛”就成了当务之急.但是,唯有认清疼痛类型,才能正确消除痛楚,神经痛是其一. 俗称神经痛的神经性疼痛,其实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种疼痛症状,各式各样的疾病都有可能造成神经痛症状.医学上可用两种方式区分疼痛类型:即时间分类(急性和慢性疼痛)或机转分类(感觉性、神经性或混合型疼痛).  相似文献   

15.
《健康大视野》2013,(18):66-67
全世界每天约550万人忍受癌痛的折磨。据统计,大约30%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每3个门诊就诊病人中,就有两个是伴有各种疼痛病症或症状的病人,我国至少有一亿以上的疼痛患者,多数疼痛患者均经过不止一个专科的诊断或治疗。2002年7月完成的我国六城市慢性疼痛调查结果发现,在短短一个月内,  相似文献   

16.
非恶性慢性疼痛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疼痛是一种与身体和情绪相关的症状,有慢性疼痛的人就诊频率是没有慢性疼痛的人的5倍,甚至更多.有慢性疼痛的人的生活质量测量报告显示有多项指标低下,包括身体的、社会的以及心理方面的.另外,58%的慢性疼痛患者有过抑郁与焦虑症状共存的经历.这些身体、情绪和社会方面的混合因素使得对慢性疼痛患者的处理变得复杂.处理慢性疼痛需要找到身体上引起疼痛的病理生理因素,同样地,社会因素以及慢性病导致的心理上的后遗效应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温泉疗养结合物理治疗对缓解慢性腰腿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慢性腰腿疼痛患者进行专病疗养。入院后为所有患者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制定温泉水疗方案,进行病情评估,对有理疗必要的患者配合物理治疗。分别于入院前后利用国际通用的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表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对患者慢性疼痛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观察。结果 通过温泉疗养治疗,30 d后患者慢性疼痛的好转率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腰腿痛患者通过物理综合治疗后,疼痛有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疼痛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一种主观感觉。剧烈或长期慢性疼痛会使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发生紊乱而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癌症患者的增多,痛症发生率逐年增加。疼痛的机制极其复杂,影响的因素较多,常涉及多个学科。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综合医院应成立由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疼痛治疗机构,加强学科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疼痛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如病人自控镇痛、细胞移植镇痛等为痛症患者解除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洪军 《保健医苑》2008,(12):28-29
疼痛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较常出现的一种症状。随着年龄的老化,一方面准确感觉和主诉疼痛的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不明确的疼痛和由此引发的不适感明显增加。目前,有关年龄老化过程对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的影响已有较明确的结论。老化过程是否也影响包括疼痛感觉在内的感觉过程,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应该明确,即疼痛并非是正常年龄老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老年人疼痛也应得到正确的治疗。有资料说,在我国高达30%的成年慢性疼痛患者中,一半以上的人对待疼痛最初的态度都是"忍",尤其是老年朋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超声技术在围手术期麻醉、重症监护、疼痛诊疗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不断扩展。系统介绍了超声技术在术前评估、术中诊断及监测、部位麻醉及疼痛治疗、术后疼痛及慢性疼痛治疗以及麻醉穿刺定位方面的应用,为麻醉医师和超声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