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鉴于Landsat-8热红外数据在城市绿地热环境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一种参数修正后的单通道地表温度算法,可直接用于城市绿地热环境分析。研究以阳江市建成区为例,以Landsat-8的热红外波段为数据源,利用单通道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结合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计算得到的景观指数,将地表平均温度与绿地景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ndsat-8能够提供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信息,适合用来研究区域性的城市热环境;绿地景观的组成和空间配置对城市热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植被覆盖度是地表温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以阳江市建成区实验数据为例,植被覆盖度增加10%,地表温度降低0.35℃;绿地斑块相近的地区,平均地表温度会随着斑块密度的增大而升高;不同绿地斑块对周围环境的改善能力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刘晓青  芮潇 《计算机仿真》2023,(2):236-239+248
为提升景观规划效用,提出基于数据量化分析的动态视觉景观规划。以数据量化分析作为动态视觉景观规划计算手段,通过人均绿地的面积、绿地率、多样性的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的指数、分离度指数、分维度指数、连通性指数得到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再利用城市景观可达性、景观服务效率、人口密度、城市路网、景观绿地形状实现数据量化分析。同时以角二阶矩、相关系数、信息熵以及对比度四种纹理特征描述景观系统图像纹理,采用最大似然法分类完成动态景观整体布局规划。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系统性研究相关数据,可精准表达规划设计细节,有效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降低空气污染,可作为现实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城市扩展和城市土地不同地表覆盖组合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历史地图、遥感图像和城市规划图等多源数据通过人工数字化解译、大数据运算和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城市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数据集,从而获取了天津城市1949~2018年不同时段城市扩展过程,实现了其内部结构城市不透水面和绿地空间像元组分的遥感制图,综合分析了1949年以来天津主城区城市阶段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及城市不透水面和绿地空间地表覆盖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而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主城区城市土地面积从1949年的49.15 km~2增长到了2015年的663.39 km~2。从时间变化来看,城市扩展经历了"加速—减速—加速—减速"4个阶段;城市扩展的方式呈现以主城区填充式、沿比邻交通干线的乡镇,呈现带状扩展规律;扩展伴随城市建成区内部绿地空间比率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天津主城区城市生态绿化水平总体呈现提升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对城市工业废弃地进行景观改造是十分必要且紧急的。大地艺术对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实践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应该关注废弃地的自然和人工环境,采取简单、抽象的形式对场地和工业设施进行人工化、艺术化处理,并利用自然材料使其变成可以欣赏、参与的景观,深入研究废弃地的具体特征,赋予个性化表达,创造出多维的景观体验空间,丰富了废弃地环境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建设灯光夜景,勾勒城市第二风景线,不断优化市民的夜生活环境,塑造现代化城市形象,城区夜间景观照明质量已备受重视,城市景观照明,主要包括道路绿带亮化、游园绿地亮化、建筑物立面亮化、公共设施亮化、喷泉水池以及各种非公益性的广告、字牌和店招等构成,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景观照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过了路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址的再生设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要一步。文章基于生态都市主义理论观点,以"嗅觉"为关注点,通过使用者的"感官"感受看待景观设计,同时引入工业遗址概念,探讨其在保护与改造中的不同方式,提出以彰显"人"为主导因素的改造策略。研究发现,利用嗅觉的刺激性、情绪性和记忆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完善工业遗址的景观空间塑造、场地文化打造、空间体验优化。研究结论可以为工业遗址再生景观及嗅觉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阶段转向存量提质阶段,很多老旧社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加之年久失修,其公共空间存在空间环境品质降低、设施使用有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亟须进行改造。文章以天津市河西区泰山里老旧社区公共空间为例,分析小区公共空间现存问题,总结了微更新理念下于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原则,运用微更新的方式进行改造策略研究。通过增加公共空间,丰富活动功能、增设社区基础设施、提升社区景观绿化对社区进行综合治理与改进,以促进社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提供新的工作思路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景观中的硬质量景观对比环境中的绿植"软景观",涉及的内容有建筑场地以及附属的建筑铺装,如座椅、广告牌、停车场地、围墙等。城市景观硬质量设计的材料较多,包含了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加工材料多。对比软质量景观特点,硬质量景观强调空间性质、城市整体环境等。文章针对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硬质量景观进行研究,对其建筑材料、表面的细部选择和场地设计、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智力障碍学生先天缺陷导致其对校园景观环境具有特殊需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特殊学校景观环境设计存在不足,结合文献及访谈分析总结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特征及需求,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特殊教育学校景观环境要素评价体系;通过调研师生及家长群体对特殊教育学校景观环境要素重要性的综合排序,基于智力障碍学生需求,从保障整体安全、促进无障碍化、增强环境体验、拓宽社交路径、优化空间分区五方面提出特殊教育学校景观环境设计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情境创设法和实践操作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探究学习的空间与环境,使学生能够协同配合多种感官进行操作与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体验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水环境空间建设问题逐渐凸显。滨水空间建设作为海绵城市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当前政府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行业学者和设计师们关注的热点研究。文章选取河北省滏阳河衡水市区段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区段滨水空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形态、绿地景观等建设内容,从保护、恢复、拓建、管理的角度提出城市中心区河流滨水空间更新策略,旨在为海绵城市滨水空间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绿地由于跨度大、功能特殊、绿化宽度窄、环境差、养护不方便,虽然前期建设和后期养护投入很大,但是难以达到理想 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破坏。因此,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地成为高速公路规划设计的主流理念。高速公路绿地具有大跨度狭长 线型性、植物生存环境差和景观环境多样性等特点,也具有生态防护、引导防眩和景观绿化功能,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地具有粗放 养护、节约水资源和节省土地资源的特征,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绿地设计思路坚持保护和利用现有景观资源,遵循乡土性、抗污染性、 抗旱性和土壤适应性原则,优化选择景观植物,构建地带性植物群落,实现资源节约型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微观层面进行社区改造,以提升社区的健身功能和居民的健康水平。采取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兴河里社区健康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社区存在健身公共空间不足、绿化景观效果差方面的问题,提出通过平面停车改成立体停车库释放社区空间从而增加健身器材,通过打造微型花园和疗愈景观起到美化绿化环境和缓解居民身心健康的作用,为相关城市老旧社区微改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景观叙事相关理论的认知与分析,将主题挖掘、序列编排、物象表达、意象营造作为城市公园景观叙事设计的创新表达策略。以石景山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地域场所的历史、文脉和自然环境等元素进行了空间整合和叙事转译上的尝试,探索了景观叙事理论下城市公园的主题性景观物象与空间序列如何影响空间体验的设计方法,以此寻求城市公园的传承更新途径,旨在为体验者构建一个具有在地性、可读性的城市公园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5.
自然交互和多感官体验使虚拟现实动画进入前所未有的艺术感知阶段,其交互方式与策略、交互反馈的感官体验亟需进行理论梳理和发现新的规律.分析了"交互-感知"模式、自然交互方式、交互反馈在虚拟现实动画中的应用,论证了自然交互方式、多感官体验给动画创作提供一种新的创作形式,并对未来虚拟现实动画的交互形式和体验形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居住小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理与心 理状态。城市绿地设计关注老年人是人性化设计的一部分,城市居住区绿地设计是否关注老年人更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实际体 现。在了解老年人对居住区绿地需求的基础上,以沈阳市有代表性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研究方式,对沈阳 居住小区绿地进行前期调查发现,使用者在服务设施、地面状况、植物景观等方面不甚满意。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居住区的设计中 要注重安全性、生态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重视细节,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7.
正比利时视觉艺术家安·维罗尼卡·詹森斯(Ann Veronika Janssens)对人的感官与现实的探索是通过非物质化媒介,例如光、投影、烟雾与频闪脉冲等,在空间中制造出炫目的感受、通过与观众发生关系,从而营建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环境。她所强调的感官体验,试图诱发出观众对机械复制时代业已消失的原作光韵的记忆,尤其是对瞬间即逝的灵感体验,凝视原作时的光线变化,事物脆弱短暂本质的强调和对时空  相似文献   

18.
广场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不仅是宣传和展示城市经济、文化、民俗的窗口,也是人们夜间室外活动空间构架的主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城市广场景观照明设计的研究,得出只有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城市广场夜景景观的艺术化和特色化,并对广场景观照明的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兴宇  高向东 《计算机仿真》2023,(2):275-278+283
为了更好地维持城市绿地系统的稳定,获取城市绿地率演变规律特征,提出城市绿地率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规律模拟方法。预处理遥感数据,基于数据处理结果提取城市绿地率空间分异格局特征;通过城市绿地斑块之间的连通关系构建绿地连通图,采用邻近事件矩阵统计绿地连通空间的排列特征,获取城市绿地率演变规律。将得到的全部特征输入到Matlab仿真软件中展开仿真分析,经实验测试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获取满意的模拟结果,演变规律模拟效率与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贺春  张静 《计算机仿真》2023,(2):356-360
为准确预测景观空间变化趋势,提高景观规划的合理性,提出基于Markov的主城景观空间变异规律动态仿真。利用遥感技术采集景观图像,经几何校正、图像融合、信息损失评估等过程完成预处理,增强图像质量,提高信息利用率;结合景观形状、香农多样性指数分析景观空间的自相关性,避免重复采样;将气候、经济、环境等因素作为影响空间变异的驱动因子,计算景观利用变化幅度、利用动态度,建立重心转移模型,确定空间变异核心位置;采用Markov预测模型,构建景观空间变异转移概率矩阵,通过上述矩阵即可模拟变异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幅度半径的增加,除建筑景观外,其余景观的数量与面积均表现出缓慢上升、显著上升和趋于平稳的变异规律,可看出空间幅度对景观变异存在一定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