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风险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使人类社会步入了全球风险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把握时机、积极应对,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政治文明,繁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有其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其基本特征不是一下子具备的,而是要经历一个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一个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上既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又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社会主义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取代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既有抛弃,又有吸取,并可大胆利用.用过程论的方法客观地、历史地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特色,能有效地克服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和中国特色的种种偏见,正确看待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及其相互关系,更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先进军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质量。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必须澄清对先进军事文化狭义认识、文娱活动认识、唯军人建设主体等的几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介绍了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认为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思想,既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与否。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标准。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对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代表”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出发,对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三种相关的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先进文化所具有的新的理论高度、新的理论基础、新的理论视野三个方面,论述了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兼具时代感与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生动诠释,其在每个具体的社会历史阶段都蕴含着具体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进行了探索发展,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的丰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特征理论.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思想把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摆在基础和首要地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现点和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在新世纪我党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重任,“三个代表”及时提出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应该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问题,从而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思想把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摆在基础和首要地位,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开辟道路,在新世纪我党承担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的重任,“三个代表”及时提出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应该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问题,从而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具有总体性特征.十八大以来,一方面坚持总体性视野,形成了一个顶层设计的意识形态总体性战略,并将这一顶层战略渗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又通过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体现意识形态的总体性战略,实现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总体性特征,要求廓清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种种狭隘性理解,坚持总体性视野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统筹方法,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