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一氧化氮对哮喘气道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的调节作用及NO对哮喘关键性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5 (IL 5 )、gamma干扰素 (IFN γ)的调控作用是否通过NF κB介导。方法 采用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组织杂交、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 (EMSA)、NO代谢产物测定等方法 ,应用NO供体左旋精氨酸 (L Arg)、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 (L NAME)、NF 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 (PDTC)作为工具药 ,从哮喘动物模型的整体水平上观察内源性NO对支气管哮喘肺组织NF κB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影响及其对IL 4、IL 5、IFN γ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整体应用大剂量的L Arg能使哮喘气道增多的炎性细胞减少 (P <0 .0 5 ) ,NAME能拮抗这一作用 (P <0 .0 5 ) ,PDTC亦能使哮喘气道增多的炎性细胞减少(P <0 .0 5 ) ;L Arg能使哮喘气道P6 5表达及NF κB的活性降低 (P <0 .0 5 ) ,NAME能拮抗这一作用 (P<0 .0 5 ) ,PDTC亦能使哮喘气道P6 5表达及NF κB的活性降低 (P <0 .0 5 ) ;大剂量的L Arg还能使哮喘气道表达增高的IL 4、IL 5mRNA的表达降低 (P <0 .0 5 ) ,而对IFN γ无影响 (P >0 .0 5 ) ,PDTC亦能使哮喘IL 5的表达降低 (P <0 .0 5 ) ,而对IL 4、IF  相似文献   

2.
Th细胞分化为Th1和Th2细胞是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已有研究资料表明 :IL 4、IL - 12和IL 6通过STAT/SOCS信号途径经对Th细胞的分化进行调节。IL 12 /STAT4 /SOCS3使CD4 + 和Th2向Th1分化和极化 ,IL 4 /STAT6 /SOCS1使Th0B向Th2分化。IL 6则通过STAT3可以上调CD4 + T细胞SOCS 1的表达 ,这是由于IL 6干扰IFN γ受体的信号转导 ,阻断了IFN γ对IFN γ基因的自我调节 ,因此实现了IL 6对Th1细胞的负性调控。据此认为IL 6启动CD4 + T细胞分化与抑制CD4 + T分化为Th1细胞是两种独立的分子机制 ,它在平衡Th1/Th2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Th1/Th2状态及川芎嗪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RT PCR方法 ,以IFN γ和IL 2代表Th1型细胞因子 ,IL 4、IL 6、IL 10代表Th2型细胞因子 ,分别检测 3种肺癌细胞株 (鳞、腺、小细胞肺癌 )以及荷瘤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Th1/Th2状态 ,并观察中药川芎嗪 (Tetram ethlpyrazine ,TTMP )的作用。结果显示 3种肺癌细胞株IFN γ和IL 2均无表达 ,而IL 4、IL 6、IL 10均表达 ;经川芎嗪培育后 ,3种肺癌细胞株均出现IFN γ的表达 ,而IL 4、IL 6的表达被抑制 ,小细胞肺癌株同时表达IL 2。肺癌患者PBMC中IL 4、IL 6和IL 10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而IL 2无 1例表达 (0 / 2 3) ,IFN γ仅 1例表达 (1/ 2 3) ;与川芎嗪培养后 (两种浓度 ) ,肺癌患者IL 2 ,IFN γ的表达率明显提高 ;Th2型因子表达的优势状态较未加药组出现明显逆转。表明川芎嗪可促进肺癌细胞株和肺癌患者PBMC的Th2优势状态向Th1方向逆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对变异性鼻炎大鼠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亚群Th1和Th2细胞的分化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外周血中Th1和Th2分泌IFN γ、IL 2、IL 4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与SLE的发病关系。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 4 1例SLE患者和 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4 )在辅助性T细胞 (CD4 )内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SLE患者Th1细胞因子的表达率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P <0 0 1)。SLE患者Th1细胞因子 (IFN γ、IL 2 )的表达与SLEDAI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P <0 0 5 )。活动期SLE患者Th1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下降 ,SLE患者Th1细胞因子水平与SLEDAI之间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单个细胞水平上 ,观察抗原特异性Th1和Th2细胞因子产生的关联性 ,为进一步阐明CD4 T细胞的分化 ,细胞因子产生的相互关系及其特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OVA TCR转基因小鼠的脾和淋巴结中分离CD4 T细胞 ,在体外在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下 ,用卵白蛋白 (OVA)抗原多肽刺激 3d后 ,再以同样的培养条件刺激 5~ 6h ,固定细胞 ,然后进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最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Th1和Th2细胞因子产生的关联性。结果 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经抗原再一次刺激后 ,分泌Th1(IFN γ和IL 2 )和Th2 (IL 4、IL 5和IL 10 )细胞因子。IL 12促进IFN γ的表达 ,控制Th2细胞的分化。此外 ,大多数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只产生 1种细胞因子 ,1个细胞同时产生 2种细胞因子极少见。结论 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的研究结果表明 ,经抗原短暂刺激后 (3d) ,不同的CD4 T细胞亚群只产生 1种Th1和 或Th2细胞因子 ,同时产生两种以上者占有很低的比率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 0、 4、 6、 8和 12周 ,取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 ,进行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试验 ,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 )、蛋白激酶C (PKC )和磷酯酰肌醇 3 激酶 (PI 3 K )特异性抑制剂 (Tyrphostin 2 5、D sphingosine和Wort mannin )分别特异性抑制和不同组合抑制TPK、PKC和PI 3K后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经虫卵可溶性抗原 (SEA )诱生IL 2、IFN γ和IL 4的表达水平及对Th1/Th2免疫偏移的影响。结果发现Tyrphostin 2 5对IL 2、IFN γ和IL 4水平的抑制作用均非常显著(P <0 0 1) ,D sphingosine主要影响IL 4的表达 (P <0 0 1) ,而Wortmannin则主要影响IFN γ的表达 (P <0 0 1) ,Tyrphostin 2 5和Wortmannin联合应用可完全阻断IL 2的表达及增强对IFN γ的抑制作用 ,Tyrphostin 2 5和D sphingosine联合应用可完全阻断IL 4的表达。对反映Th1/Th2免疫平衡的Th2分化指数分析表明 ,D sphingosine可使Th2免疫应答优势减弱 ,而Wort mannin则可使Th2免疫应答优势增强。研究结果表明 ,干预细胞信号转导可调节日本血吸虫特异性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Th1/Th2免疫偏移 ,为探索控制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病变的潜在新途径 ,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Th细胞分化为Th1和Th2细胞是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已有研究:IL-4、IL-12和IL/6通过STAT/SOCS信号途径经对Th细胞的分化进行调节。IL-12/STAT4/SOCS3使CD4^ 和Th2和Th1分化和极化,IL-4/STAT6/SOCS1使Th0B向Th2分化。IL-6则通过STAT3可以上调CD4^ T细胞SOCS-1的表达,这是由于IL-6干扰IFN-γ受体的信号转导,阻断了IFN-γ对IFN-γ基因的自我调节,因此实现了IL-6对Th1细胞的负性调控。据此认为IL-6启动CD4^ T细胞分化与抑制CD4^ T分化为Th1细胞是两种独立的分子机制,它在平衡Th1/Th2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 (UHA )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 35例UHA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培养上清液中IL 2、IFN γ、IL 4、IL 10的水平。结果发现 :(1)在最佳诱导时间下 ,UHA组治疗前PBMC产生IL 2、IFN γ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IL 4、IL 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UHA组治疗后PBMC产生IL 2、IFN 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 ,IL 4、IL 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5 )。UHA组治疗后PBMC产生各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2 )UHA组 35例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后半年内 2 8例妊娠 ,其中 9例又出现自然流产。 9例自然流产者治疗后IL 2、IFN γ水平未明显下降 ,IL 10水平未明显上升。 19例妊娠成功者治疗后IL 2、IFN 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IL 4、IL 10水平明显上升 (P <0 0 5 )。以上结果表明UHA患者对滋养细胞抗原产生以Th1型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 ,产生大量Th1型细胞因子 ,主动免疫治疗有助于上调Th2型细胞因子及下调Th1型细胞因子 ,利于UHA患者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F κB在EAN中的作用以及鼻粘膜耐受的影响。方法 :采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IFN γ、TGF β1、IL 10mRNA表达和P6 5蛋白表达。 结果 :IFN γmRNA在发病早期表达明显增加 ,恢复期下降 ;IL 10、TGF β1mRNA在恢复期表达最明显 (P <0 0 5 )。鼻粘膜耐受后大鼠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减轻 ,IL 10、TGF β1mRNA表达增加 (P <0 0 5 )。P6 5蛋白表达与IL 10、TGF β1mRNA表达呈负相关 ,与IFN γmRNA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 :P6 5蛋白可能参与EAN的发病 ,鼻服抗原诱导T细胞产生IL 10、TGF β1,通过抑制P6 5蛋白表达这一途径 ,有效预防EAN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克鼻敏汤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克鼻敏汤对变应性鼻炎 (AR)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6 0例AR患者随机分为克鼻敏汤治疗组 (TG)和辛芳鼻炎胶囊对照组 (CG)进行治疗 ;收集治疗前后空腹血清标本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血清中Th1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2、和Th2细胞因子IL 4、IL 5、IL 10进行检测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R患者血清IL 4、IL 5、IL 10等Th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 ;而IFN γ、IL 2、IL 12等Th1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P <0 0 1)。经克鼻敏汤治疗后血清IL 4、IL 5、IL 10等Th2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 ;IFN γ、IL 2、IL 12等Th1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 (P <0 0 5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克鼻敏汤通过调节Th1和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纠正失衡的Th1 Th2的细胞因子网络而对变应性鼻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肿瘤患者Th1/Th2细胞的监测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长印  邹雄  车至香  刘春 《现代免疫学》2004,24(1):72-73,76
为观察肿瘤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数及其与肿瘤的相关性。Th1/Th2细胞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LISPOT ) ,细胞因子的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胃癌患者Th1/Th2细胞比值降低 (P <0 0 5 )。经IL 12 +抗IL 4单抗处理组 ,Th1/Th2细胞比值升高 ;经IL 4 +抗IFN γ单抗处理组 ,Th1/Th2细胞比值降低 (P <0 0 5 )。胃癌、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均占优势 ,其Th1型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与正常人相比显著降低 ;Th2型细胞因子IL 4、IL 6和IL 10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同时 ,TNF α显著升高 (P <0 0 5 ) ;IL 12降低 ,其中结直肠癌患者与正常人比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胃癌患者与正常人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此外还发现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 ,Th1型细胞因子的降低和Th2型细胞因子的升高更加明显 (P <0 0 5 )。肿瘤患者Th1/Th2细胞比值降低 ,同时 ,Th1型细胞因子降低 ,Th2型细胞因子升高。但在肿瘤的免疫治疗过程中 ,通过诱导IL 12等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 ,可促进细胞免疫应答 ,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Th1/Th2 (T辅助细胞 1/T辅助细胞 2 )平衡、嗜酸性粒细胞 (EOS)凋亡率的影响作用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C)、哮喘组 (A)、地塞米松治疗组 (T)。卵清白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 ,检测大鼠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IL 4、IFN γ水平及气道壁EOS凋亡率。结果 A组大鼠BALF中IFN γ水平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血中及BALF中的IL 4水平则明显高于C组 (均为P<0 0 1) ,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T组大鼠IL 4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而IFN γ的表达则明显高于A组 (均为P <0 0 1)。在A组 ,大鼠气道壁EOS的浸润明显增多 ,但凋亡细胞却很少看到 ,EOS凋亡率明显低于C组 (P <0 0 1) ,T组EOS凋亡率则明显高于A组 (P <0 0 1)。结论 纠正哮喘Th1/Th2失衡和促进气道壁EOS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ST2作为Th2细胞亚群标志以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自主要分泌IFN γ和IL 4的Th1和Th2亚群 ,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何从表面标志上加以区分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ST2是近年来提出的Th2细胞的稳定标志物。本工作在体外成功地诱导人脐带血T细胞向Th1或Th2分化的基础上 ,应用逆转录PCR分析了ST2mRNA的表达特点。证实ST2在人Th2细胞上的选择性表达。为了探索ST2、Th2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本工作进一步检测了正常人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β actin、ST2以及IFN γ和IL 4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 :支气管哮喘患者ST2mRNA水平升高 ,IL 4水平也明显升高 ,但IFN γ无变化。这提示ST2作为Th2细胞的标志物 ,有可能成为Th2极化性疾病如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一个参考性标志 ,至于ST2是否有可能作为治疗的靶分子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观察肝癌患者癌组织与外周血Th1 Th2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Th1 Th2细胞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 (ELISPOT) ,细胞因子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肝癌患者癌组织与外周血Th1 Th2细胞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Th1型细胞表达IL 2、INF γ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Th2型细胞表达IL 4、IL 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HA和IL 12介导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和手术切除 3个月后外周血Th1型细胞表达IL 2、INF γ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Th2型细胞表达IL 4、IL 10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肝癌患者癌组织与外周血Th1 Th2细胞比值均明显降低 ,细胞因子表达失衡 ,肝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抑制 ,因此 ,在肝癌治疗过程中打破免疫抑制 ,纠正Th1 Th2细胞比例失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方法:以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adeninenucleotidetranslocator,ANT)合成肽免疫液免疫小鼠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DCM组)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脾淋巴细胞中Th细胞亚群分布,ELISA法检测其血清细胞因子IFN γ、IL 4、IL 2、IL 6、TNF α的表达及其抗ANT自身抗体的产生。以不含肽的免疫液免疫小鼠为对照组。结果:DCM组小鼠Th1及Th2细胞亚群较对照组均有增多,以Th2更为显著,且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 1) ;IL 4、IL 6和TNF α表达明显增高,而IFN γ和IL 2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 0 1) ;抗ANT自身抗体均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ANT合成肽诱导扩张型心肌病时Th细胞均被激活,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在该病发病机理中起着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nducibleCostimulatoryMolecule ,ICOS)是新发现的表达于活化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 ,属CD2 8/CTLA 4家族。ICOS的小鼠配体B7RP 1和人类配体B7 H2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和条件。人类ICOS通路可被抗原 TCR信号和IL 2激活。该共刺激通路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并分泌IL 4、IL 10、IFN γ和TNF γ等细胞因子 ,对B细胞和CTL细胞免疫应答也有一定的影响。阻断ICOS通路会引起T细胞凋亡。ICOS与CD2 8通路无功能交叉性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而且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肺损伤大鼠Th1/Th2细胞偏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地塞米松 (DEX )对Th1/Th2偏移的影响 ,从Th1/Th2偏移的角度探讨DEX对内毒素肺损伤的治疗作用。静脉注射脂多糖制作大鼠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分离、提纯外周血与BALF中T淋巴细胞 ,抗大鼠CD4 FITC单克隆抗体标记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后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动态观察Th1、Th2细胞的变化。结果LPS致伤后 ,外周血与BALF中IFN γ阳性细胞 (Th1细胞 )与IL 4阳性细胞 (Th2细胞 )数目均减少 ,Th1细胞在相应时相点CD4 + T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在一过性增高后进行性减少 ,CD4 + T细胞中Th1细胞构成比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 ,而Th2细胞构成比则持续增高 ,提示LPS使CD4 + T细胞构成比由Th1向Th2偏移。DEX组IFN γ阳性细胞、IL 4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 ,Th1/Th2比例趋于接近正常。Th1/Th2偏移可能部分参与内毒素肺损伤的发生 ,DEX通过调节炎症反应 ,使Th1/Th2比例趋于正常 ,发挥部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体角朊细胞引起Th1向Th2极化抑制同种异体免疫应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已有的工作揭示 ,在混合皮肤移植的体外模型MELC中 ,自体角朊细胞可通过间接递呈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免疫抑制。本文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其中Th1和Th2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1)向MELC引入自体角朊细胞后约 32h ,原同种异体应答中出现的IFN γ和IL 2分泌格局开始让位于IL 4和IL 10 ,6 4h后IFN γ和IL 2完全消失 ,表明发生了淋巴细胞Th1向Th2亚群的极化 ;(2 )单抗封闭试验表明 ,IL 10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3)经自体和异体角朊细胞调变过的淋巴细胞对MELR的作用相反 ,前者抑制 ,后者促进。这是首次从T亚群相互作用上探索并揭示混合皮肤移植引起局部免疫耐受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丁酸钠通过NF-κB途径上调NB4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薇  王育丽  康丽花  王冠军 《免疫学杂志》2005,21(2):129-131,135
目的 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上调NB4 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NB4 细胞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不同时间后CD86、CD80分子表达变化,观察NF κB特异性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对丁酸钠上调CD86表达影响,NF κB试剂盒检测NB4 细胞核内NF κB含量。结果 经丁酸钠处理后,CD86和CD80分子比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上调,并具有时间剂量 效应依赖性。PDTC可部分抑制丁酸钠对CD86分子表达的上调作用。丁酸钠处理NB4 细胞后核内NF κB含量增多。结论 丁酸钠通过NF κB途径上调NB4 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