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青岛高新区软土地基为例,采用低能量强夯联合井点降水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结合现场工况,建立有限元分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在荷载作用任意时刻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及消散规律,地表位移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分布规律及其夯坑形状示意,以及土体在夯击和在下的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低能强夯与真空降水联合加固法处理软土地基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该法可用于大面积软土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废弃采空区破损地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时 ,建筑荷载作用引起采动破碎岩土体“活化”变形的临界采深至少为建筑荷载地基最大扰动深度和采空区冒裂带最大高度之和 ,给出了该临界深度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地面荷载对地下采空区的临界扰动深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废弃采空区破损地基上兴建大型建筑物时,建筑荷载作用引起采动破碎岩土体“活化”变形的临界采深至少为建筑荷载地基最大扰动深度和采空区冒裂带最大高度之和,给出了该临界深度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独立基础,梁式,格式条形基础根据现行设计规范(GBJ7-89)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最终沉降量计算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它既能解决轴心荷载上的承载力验算,也能解决单向及双向小偏心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并得到基底附加应力,进行沉降计算。考虑相邻基础对计算点的影响,自动按角点分块进行计算,确定影响深度并得到所需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正曲率作用下采动地基上深梁的应力,编制了程序DBST,得出了采动地基梁内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码头桩基在波浪循环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桩周一定范围的土体会出现强度弱化,进而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基桩竖向承载力.该文首先通过室内GDS动态三轴仪对天津港码头地基土样作用模拟的波浪循环荷载,研究不同深度土体受到不同幅值的循环动应力荷载作用后其强度的折减规律.然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模拟码头桩基在上部既有结构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应力场与位移场分布十分复杂,有试验表明距桩顶某一深度范围有应力集中现象,桩体产生侧向膨胀,现有沉降计算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深度范围各自的工作性状和桩土变形的连续协调特点,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分3段计算的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计算关系式,实际工程沉降观测值与计算结果较为吻合。图3,参10.  相似文献   

8.
载荷试验的尺寸效应对计算建筑物的沉降量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分析了尺寸效应对建筑物沉降量的影响,指出了这种影响通过地基土模量随深度的增长而表现出来.有限元计算的结果表明,在同一作用荷载下,沉降量随着承压板尺寸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增加;当考虑地基土模量随深度增加时,非线性的效果更明显.工程实例的实测资料说明,考虑地基土模量随深度的增长,沉降量计算结果与实测更接近.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滨海吹填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大面积堆载场地设置地表沉降监测仪器,进行历时3年的现场监测,对大面积堆载作用下滨海吹填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大面积堆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不同于常规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变形特性的规律,总结了大面积堆载条件下软土地基变形沉降的规律,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分析了地基破坏模式,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在400 k Pa堆载力的作用下,最大沉降值约为1.6 m。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外廊式砖混结构建筑物,其条形基础底面积的计算,以往习惯的计算方法是将作用在外廊悬臂梁上的竖向荷载直接简化作用在外廊一侧纵墙上,完全由纵墙基础承受外廊荷载,这种简化计算方法没有考虑上部结构荷载对基础的偏心影响以及上部结构纵横墙的整体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考虑了整体上部结构与地基的共同作用,给出其条形基础底面积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偏心荷载作用下PHC管桩的受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桂心 《金属矿山》2007,(3):54-57,65
鉴于我国现行的桩基规范和涉及桩基础的论著对已发生水平位移的桩基的分析计算还是一个空白,分析了PHC管桩在偏心荷载(桩顶横向位移)作用下的内力和偏心距(桩顶横向位移),承载力与偏心距(桩顶横向位移)的关系,以及偏心距(桩顶横向位移)的临界值,提出PHC管桩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也适应于对其他类型桩在偏心荷载(或在桩顶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作定量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地应力卸荷和爆破荷载的耦合机制及其对深部岩体裂隙区拓展的影响方式,建立了初始地应力条件下岩体裂隙区范围的计算模型,并对不同初始地应力下的岩体爆破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模型与数值模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计算模型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近区爆炸荷载对围岩裂隙的发展起主要作用,在爆炸远区地应力对爆破荷载的干涉作用较大,地应力对裂隙区范围的拓展也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Pro/MECHANIC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柱塞悬浮式液压支柱的有限元模型。通过静态结构分析,得到支柱在偏心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对活柱和油缸的强度分析,验证了柱塞悬浮式液压支柱能够承受异常载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朱伟 《金属矿山》2020,48(11):176-171
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量大面广利用率低,加大对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估采煤塌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的可行性和适宜性,采用理论计算和工程验证方法研究了塌陷区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在充分分析研究区下方老采空区特征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并选择合理的残余沉陷预计参数计算了该区地表后期的残余沉陷变形。采用地基附加应力法计算了新建建筑荷载在采空区上方地层中的影响深度,通过对比其与垮落裂隙带高度的空间位置关系来定量评价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并综合考虑地表倾斜变形指标确定建筑物高度。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提出了基于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建筑物抗变形措施。研究表明:研究区后期将承受Ⅰ级残余沉陷变形,新建建筑荷载影响深度不会波及到垮落裂隙带范围,不会导致老采空区“活化”,实践效果验证了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工程建设利用和商业开发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利用塌陷区废弃土地资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朱伟 《金属矿山》2019,48(11):176-171
我国采煤塌陷区土地量大面广利用率低,加大对采煤塌陷区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评估采煤塌陷区土地建筑利用的可行性和适宜性,采用理论计算和工程验证方法研究了塌陷区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在充分分析研究区下方老采空区特征和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并选择合理的残余沉陷预计参数计算了该区地表后期的残余沉陷变形。采用地基附加应力法计算了新建建筑荷载在采空区上方地层中的影响深度,通过对比其与垮落裂隙带高度的空间位置关系来定量评价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并综合考虑地表倾斜变形指标确定建筑物高度。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使用,提出了基于地表残余沉陷变形的建筑物抗变形措施。研究表明:研究区后期将承受Ⅰ级残余沉陷变形,新建建筑荷载影响深度不会波及到垮落裂隙带范围,不会导致老采空区“活化”,实践效果验证了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对采煤塌陷区进行工程建设利用和商业开发具有可行性,可以有效利用塌陷区废弃土地资源,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从煤矿采空沉陷区利用的必要性出发,介绍了煤矿采空区勘察技术和稳定性评估内容;提出了物探3种常用方法的应用条件和钻探中的技术要求;通过覆岩裂缝带高度与荷载影响深度计算,系统地研究地基空间可靠性;分析了地表移动期和地表残余移动变形,给出了适宜建设的时间建议和稳定性评估标准;提出了采空区地基的5个分区方案;介绍了煤矿采空区勘察和地基稳定性评估技术范例,旨在为采空区规划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求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是合理设计底板防水安全煤岩柱,解决煤矿底板突水问题的关键。综合分析了开采深度、煤层倾角、煤层开采厚度、工作面斜长等地质采矿条件对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的影响。以27个典型工作面实测数据作为训练和测试样本,通过合理选择SVM中核函数、不敏感损失系数、惩罚因子等参数,建立了底板导水破坏深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SVM回归模型。最后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SVM所建立的关系模型可以较好地根据各影响因素求取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获得的底板导水破坏带深度精度可靠、能够满足设计需要。研究成果表明:采用SVM的方法计算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是可行的,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对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影响的多种因素,为今后快速准确地计算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深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爆破荷载是导致边坡失稳的重要外部因素。与土质边坡相比,由于节理面的存在,爆破荷载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更加复杂。综述节理对爆破应力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数值计算要点,并从岩质边坡自身特点、爆破应力波振动特性以及爆破荷载与其他外界因素耦合3方面详述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研究现状,总结得出节理力学性质及分布,爆破应力波振动速度、频率及其衰减规律等因素是岩质边坡极其重要的稳定因素。最后,对爆破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深井矿山通常面临着高地应力开采环境,同时高地应力反作用于爆破破岩过程。为研究单向初始荷载对爆破漏斗破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初始荷载对爆生裂隙的影响机制,并进行了侧向爆破模型试验及数 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外加初始荷载对爆破裂隙范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爆炸荷载大小和岩石力学参数,岩石裂隙区主要受控于拉伸应力与抗拉强度的关系;在裂隙区范围内,距离炮孔中心越近,外加荷载对裂隙的 影响越小;在混凝土爆破模型应力—应变曲线的弹性变形阶段范围内时,外加初始荷载对爆破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相比于无荷载状态,5 MPa和10 MPa下的炸药单耗分别增大了35.80%和90.12%,而外加荷载为 10 MPa时的K50、K80值分别降低了1.65%和0.44%,说明初始荷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爆破大块率,有利于改善爆破块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对于深井开采爆破参数优 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输气管道下急倾斜煤层开采应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国明  李文鹏  郭占峰 《煤矿开采》2010,15(4):29-31,108
以输气管道途经的沉陷区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差分法FLAC3D计算软件,模拟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开采水平下地表浅部应力变化过程,探讨了地表浅部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地表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应力变化对输气管道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合理解释地表裂缝的出现及输气管道运营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