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园城市是针对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本文旨在剖析公园城市的价值目标,明确公园城市的建设目的,借鉴景观生态理论构建"斑块—廊道—基质—中心城区"的景观结构模式,建立广西公园城市的建设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广西在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生态基质和中心城区方面建设公园城市的实施策略,为今后广西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承载着许多的生物种类、复杂的生态类型和多样化的生态服务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整体的韧性水平,因此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需基于韧性景观理念,思考和回应城市发展中所面对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该文主要内容在对韧性景观理念解读的基础上,探索其理念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设计原则得出设计策略,以咸阳渭柳湿地公园为例,探究如何利用韧性景观设计来应对雨洪、污水和生态破坏等威胁,其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公园是城市公园发展的较高标准,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需要.以益阳市会龙山生态公园为研究范例,以生态修复为基本思路,通过景观格局恢复、优化功能格局、焊接文化生态、协调植物群落、强化社会调控等方法和措施,探讨以生态修复复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图为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安全问题是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对城市生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能够为城市提供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从4个层面完善公园城市体系:(1)问题诊断层面;(2)格局优化层面:包含指标选取、生态敏感格局识别、阻力面设置及生态廊道提取;(3)主体分类层面;(4)优化策略层面。针对目前我国公园城市构建面临的生态问题,提出优化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策略,以期为我国探索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蕾 《居业》2022,(2):107-109
全域公园城市理念为城市生态河道的景观建设提供了先进理论保障,也为克服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提供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探究全域公园城市理念下生态河道景观建设的内涵,拓展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新思路.本文基于淄博市南部排洪沟设计工程,就全域公园理念下生态河道景观设计总体理念和具体实施方案与技术成果进行分...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方针,当今城市化浪潮下,景观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山地步道作为绿道系统的重要环节,应满足人们日益上升的对城市山水休闲游憩活动的需求。基此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鼓楼区福山生态郊野公园为例,对福州城市西北片区最具原生态的自然山地型公园,同时也是登山漫步揽城临江和亲近自然、沁人心脾的郊野公园的生态保护理念为依托,秉承保护山地景观肌理和自然本底的生态公园,通过主游步道建设串联起沿线景观资源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山地步道在建设过程的技术要素和相应的景观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城市海绵型公园特别是城市湖体公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海绵型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公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但是,有的城市湖体公园设计只注重调蓄以及雨水滞纳的需求,而忽略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所须具备的景观与休憩空间的需求,没有完全实现生态功能与游赏功能的统一。基于此,以福州琅岐红光湖公园设计为案例,分析设计条件及背景、设计理念与公园景观元素以及建设要点,探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湖体公园建设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的生态公园景观的建设为环保型领域的公园建设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对于建设环保型的生活方式有着很重要的发展意义,以太原某生态公园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公园景观建设的生态效益,同时提出相关的发展策略,为新时代生态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进程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规模逐步扩大,一个城市的景观是城市发展程度最直接的体现。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具有较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结合城市公园的概述,从城市景观改造的意义和原则出发,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原有公园景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涛  李保峰 《规划师》2015,(12):122-129
湿地公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和城市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热捧,成为近年城市建设的宠儿。广西对湿地公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湿地公园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由于建设的盲目性和管理法规监管缺位,城市湿地公园存在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生态硬质化和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贵港市鲤鱼江湿地公园总体概念规划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对公园进行功能分区设计,以期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游赏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1.
吴弋  朱兴彤  李梅丹 《中国园林》2006,22(12):21-26
绿洲和水岸是现代都市最可珍惜的财富。伴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推进,绿地和水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以“绿源共生——绿地、水体和城市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为主题,从生态整合的角度,探讨当前城市滨水岸线及周边生态景观用地的发展模式,强调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为未来城市的生态演进探索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绿地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各大城市都在开展园林绿地工程的建设,以便更好地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园路是城市园林绿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为此,论文探讨了园林绿地工程中园路的具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王悠  陆丽君 《中国园林》2007,23(3):92-94
随着社会的发展,植物景观设计以改善整体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突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植物景观设计是“生态健全城市”的主要工作之一。详细分析深圳市深南路植物景观设计特点,在城市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建立人文、生态、景观相协调的人工植物群落,使道路绿化发挥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廖小春 《城市建筑》2014,(20):270-270
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中的作用和意义十分巨大,不仅代表着城市形象,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本文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工业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即在满足工业厂区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工业景观的可持续性营造过程中,运用生态设计手法创造绿色工业景观,这对于推进现代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工业景观的发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某船厂绿色景观设计建造为研究对象,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4个方面,提出十余项具体改造措施,通过模型比较与数据分析,深入探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工业船厂建造绿色海岸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低碳园林的生态学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急剧退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低碳城市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低碳园林开始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规划人员的重视.但目前低碳园林仅处于概念层面,缺乏具体的实施途径.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低碳园林概念及其与低碳城市关系辨析的基础上,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低碳园林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增加城市绿量、改善景观布局、选育应用功能性植物、建设近自然园林、综合利用水资源及引导居民参与园林建设等低碳园林规划建设的生态学途径,以期为低碳园林和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冯萤雪  ;李桂文 《新建筑》2014,(4):150-153
矿业棕地的景观生态恢复应是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有鉴于此,其规划设计应探求新的基础理论,即景观生态学、景观都市主义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并遵循三个理论分别倡导的理念: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的理念:景观成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复杂整体的有机规划设计理念。以此为指导的矿业棕地景观规划设计,方能符合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确保矿业棕地景观生态恢复的实现和矿业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城绿地建设有利于解决城市或城市群生态环境的恶化、空间结构的混乱、区域功能的退化等问题。以北京水乡和珠江三角洲河口为例,从区域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区域生态恢复等3个角度探讨了区域性环城绿地生态规划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向可持续性发展城市转变迫在眉睫,玉龙新区的建设无疑缓解了经济发展对枯竭资源的依赖,城市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园林过于追求理想的景观效果而忽略节能、环保的初衷,在城市人居环境亟待提高的情况下,城市园林的被动式节能应运而生,对于构建绿色生态城市、低碳环保城市有着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5)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is the most vital landscape form in a city, the most quality urban green line, and also an ideal habitat corridor.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belt has inborn lasting attractiveness for urban citizens. Considering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and redevelopment of waterfront areas have been initiated in many cities to meet relaxation and leisure needs of citizens. This paper analyzed landscapes of urban riverfront environment, embankment landscape engineering, and waterfront plant cultivation, so as to further explor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