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组合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濮城低渗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使得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递减大,开发效果变差。针对此油藏以前调剖存在的难点,研究改进并应用了"2+3"组合提高采收率技术,即NAL可控无机凝胶调剖技术与ZY微生物驱油组合技术。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不但能在纵向上改善吸水剖面,还可大幅提高洗油效率,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低渗裂缝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因而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产量递减快,开发效果变差。针对油藏低渗裂缝的特点,研究与应用了NAH(硅酸钠和盐酸)凝胶调剖技术。简要描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机理、室内评价情况与适合的调剖剂配方。该技术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沙三中1~5油藏调剖技术的研究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濮城油田沙三中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使得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递减大,开发效果变差。从1996年开始了旨在改善剖面、降低对应油井含水的调剖作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施工困难、处理半径较小、有效期短等许多不足。为此,针对此油藏调剖存在的难点,研究改进并应用了NAL可控凝胶调剖技术。简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存在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作用机理与室内评价情况,确定出适合的调剖剂配方,并在沙三中1~5油藏整体实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1-5油藏属于低孔低渗裂缝型油藏,是濮城油田的主力油藏之一,由于层间非均质性强、渗透率级差大,使得油藏层间动用状况差异大,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非主力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油藏递减大,开发效果变差.从1996年开始,旨在改善剖面、降低对应油井含水的调剖作业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施工困难、处理半径较小、有效期短等许多不足.为此,针对此油藏低渗裂缝的特点,研究与应用了低渗裂缝油藏调剖技术.简要描述了应用区块的地质特点与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该技术的机理与室内评价情况,确定出了适合的调剖剂配方,并在沙三中亚段1-5油藏整体实施,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5.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自1991年全面注水开发后,油田已稳产12年。随着油藏注水开发的不断深入,矛盾逐渐加剧。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高含水井逐年增加。主力层采出程度高、吸水好、含水高;部分次主力层和非主力层动用程度低、采出程度低、含水低。表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自然递减加快、油藏稳产难度加大。因此,加强油藏综合治理,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提高次主力层和非主力层的动用程度是确保油藏稳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谭光明 《特种油气藏》2007,14(1):87-90,93
河31断块是胜利油区现河庄油田的主力开发单元,经过近30a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平面和层间矛盾极为突出,水驱油效率低。为了改善断块的水驱开发效果,结合精细油藏研究成果及动态监测资料,在充分识别断块大孔道分布状况及剩余油潜力的基础上,利用储层优势渗流通道预测技术和堵水调剖技术挖掘油层潜力,充分动用剩余油富集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明十四块整体调驱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的孔隙结构和物性参数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往往在注采井之间形成大孔道或高渗透条带。注入水沿大孔道或高渗条带窜流严重,水驱油效率变低。特别是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以来,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和油藏水淹程度加剧,平面上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针对明十四块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吸水剖面极不均匀,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无效循环,区块主力层系进入高含水期的问题,采用DJ凝胶调驱、SP水膨体堵剂、酸性单液法调驱等调剖调驱技术对明十四块进行整体调驱,解决了该区块措施挖潜的余地小、难度大、产量递减快等突出矛盾.达到了提高油藏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减缓油藏递减、改善区块整体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濮53块是一个多油层非均质的油藏,由于层间强烈的非均质性和长井段大渗透率级差多油层合采合注,导致Ⅰ类主力油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Ⅱ、Ⅲ类非主力油层水驱动用低、采出程度低.通过对油藏构造、储层特征精细描述和油藏剩余油分布精细研究,依靠多元化的分层配套挖潜技术,在濮53块细分了Ⅰ类层和Ⅱ、Ⅲ类层的注采井网,扩大注水波及体积,提高了Ⅱ、Ⅲ类层的水驱控制储量和动用储量,从而提高区块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大厚层、层内非均质严重的地质特点及注水波及系数小、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快的开发现状,指出了挖掘南区沙二上2+3油藏潜力的方向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实现稳产;挖潜措施是应用PI决策技术进行区块整体调剖。实践证明PI决策技术在南区沙二上2+3油藏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大厚层,层内非均质严重的地质特点及注水波及系数小,水驱动用程度代,产量递减快的开发现状,指出了挖掘南区沙二上^2+3油藏潜力的方向是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实现稳产;挖潜措施是应用PI决策技术进行区块整体调剖。  相似文献   

11.
《录井工程》2021,32(2)
小集油田是位于大港南部地区的多层非均质油藏,1981年正式投入开发。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主力区块套损套变井数逐年增加、非主力区块高压低渗动用程度低,注采井网适应差,开发指标变差,受套损套变、储集层非均质性及采出程度的影响,注水流线损失,剩余油分布不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潜力研究,建立基于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与驱替速度相匹配的井网优化调整技术,并选取合理的注水层段划分作为不同井距油井的转注依据。根据研究结果,选取小集油田25口井实施修复、转注、调驱、调剖等作业,实现油井纯增油近万吨,经济效益较为可见。  相似文献   

12.
调剖技术在下二门油田后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二门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高水淹区,调剖是改变渗流方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油藏地质特点,选用交联聚合物调剖体系和含油污泥调剖体系。前者适用于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地层孔隙度20%以下、渗透率<0·5μm2的油藏、采出程度较低的单井点或小断块的调剖,以改善平面矛盾为主。后者适用于采出程度比较高、地下大孔道发育、油层连通状况好的整装油藏的整体深度调剖。通过5个层系23口井的实施,增油7600余吨,对油田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彩南油田西山窑组油藏多年注水开发,进入高含水后的开采效果,分析了调剖效果逐年变差,多次重复调剖井组增油效果逐渐变差的主要,提出了酸压调剖技术思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注水井的吸水剖面,使注入水发挥更有效的驱替作用,提高动用程度,增加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谐波井下振动驱油技术先导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油田油藏物理性差、低渗透、非均质性严重、层同差异大、采出程度不高,水驱动用差异大。我们认为提高油田产量的挖潜重点应放在如何将非均质性严重的、水驱波及不出或波及不到的剩余油开采出来。为此,应用了谐波井下振动驱油技术,在卫城油田进行了先导试验。  相似文献   

15.
高温高盐油藏二次开发深部调驱技术与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二次开发为背景,针对油藏开发后期开发矛盾凸显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问题,开展高温高盐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矿场试验,在油藏精细化研究基础上,优选试验层位,以“15注30采”部署调驱井网,结合水流优势通道研究,建立“堵、调”相结合的深部调驱工艺技术路线。通过丙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实施调驱后试验区提高采收率2.1%,取得了较好的调驱效果,在试验过程中加强调驱机理认识和注入参数调整,通过调驱前后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对比分析,试验区调后层间、层内矛盾得到改善,主力层驱油效率提高、次、非主力层得到动用,表明深部调驱是一项既有提高油藏驱油效率又能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处于开发后期的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技术运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非均质性较强、原油粘度较低的层状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后可达到较高采出程度。但同时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层问动用矛盾.直接影响了开发效果。泡沫驱作为一种新的EOR方法.能够有效地起到调剖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PI调剖决策技术在蒙古林砂岩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古林砂岩油藏油层薄,主力层单一,层间调整的余地小,油层平面矛盾突出。调剖是该油藏的一项主要的控水稳油手段。1995年引入了PI调剖决策技术,科学地指导了该油藏的控水工作,使得油藏的稳产期延长,保证了该油藏的持续高效开发。截至1999年底,共实施11轮计279井次的粘土调剖措施,累计增油达10.89×104t,施工单井次增油390t,减少产水35.6×104m3,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8.
渤海QK油田西高点区块属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油藏,该区块非均质性较强,注水井各层吸水不均,存在注入突进等问题。为此,开展了复合调驱技术研究,该技术运用乳液交联调剖、预交联剂驱油等复合体系,实现调驱结合,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矿场单井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调驱体系在双高油田中能够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实现深部调驱,提高剩余储量动用程度,有效改善注水开发效果。2017年4月至12月期间,7口调驱受益井累计增油3 978.2 m~3,目前仍有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二连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调剖堵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整体调剖稳产技术,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相似文献   

20.
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属于普通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薄、非均质严重、地下原油粘度大。经过20多年的水驱、聚合物驱及后续水驱开发后,油藏采收率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二次聚合物驱采用井网调整技术、注采参数优化技术、全过程调剖技术、动态调整技术等关键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矿场应用效果。实践表明二次聚合物驱能较好地改善该油藏的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下二门油田核二段Ⅱ油组普通稠油油藏二次聚合物驱是国内第一个开展二次聚合物驱的单元,其成功经验为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