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针对某高速大功率柴油机高速性能较差的情况,运用发动机喷油系统模拟软件AVL HYDSIM和发动机工作过程模拟软件AVL BOOST进行耦合计算,找出了原机性能较差的原因,并通过优化喷油器针阀直径、喷孔数、喷孔直径和柴油机供油提前角,改善了柴油机燃烧过程和整机性能。对优化后的柴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柴油机在满足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限制要求的前提下,标定点燃油消耗率降低8%。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活塞顶部损伤形式主要是烧蚀、裂纹和烧溶. 烧蚀的原因是由于喷油压力调整不当、雾化质量变差,使燃烧时间延长,活塞顶部温度升高;裂纹是热应力引起的;烧熔的原因是:发动机冷却不良,供油提前角不正确,喷油器雾化不良,柴油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使用燃油牌号不当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分析了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油提前角18PoPCA时的燃油经济性较好;在较小负荷处,无论是增大还是减小供油提前角,都会使燃油消耗率增大;在中高负荷处,供油提前角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转速、负荷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供油提前角增大,CO和碳烟排放降低,而NOx排放则升高,HC排放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结果研究了柴油温度对柴油机功率的影响情况。试验表明,柴油进油温度的高与低,与柴油机的燃油消耗量和功率成反比。当柴温度升高时,油泵的供油速率下降,喷油时刻的延迟,间接形成喷油提前角的滞后的现象。并且由于柴油机喷油器的喷射为体积流量,柴油机在体积流量不便的情况下,密度下降,消耗的燃油质量流量将下降。在这两种原因的影响下,柴油温度上升最终将会造成柴油机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是工程机械的心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机械的动力性能,而供油系统是柴油机动力输出的关键。喷油器作为整个供油系统的三大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高压柴油雾化成细小颗粒喷入燃烧室,油雾与高压空气混合生成可燃烧混合气,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使柴油机运转做功。由于喷油器受高速流动的燃油冲击和燃油杂质的冲刷,燃烧不充分产生积碳,并长期在高温恶劣环境下工作,极易造成喷油器各部件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损坏,导致喷油器故障。基于此,本文针对工程机械柴油机喷油器使用过程常见的故障类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喷油器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及维护措施,以此减少柴油机喷油系统故障,延长柴油机使用寿命的,降低企业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矿用防爆柴油机工作时排出的有害气体对煤矿井下环境的污染,针对某型防爆柴油机不同供油提前角下的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下该防爆柴油机的排放曲线,通过分析这些曲线并依据防爆柴油机的工作性质和排放要求,确定了防爆柴油机的最佳供油提前角.证实了在此供油提前角下防爆柴油机的排放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利用GT-POWER建立16V柴油机热力学计算模型,通过整机台架试验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标定验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整机额定工况下负荷特性计算研究,通过对不同压缩比16、16.5、17、17.5、18及不同供油提前角15°CA、15.5°CA、16°CA、16.5°CA、17°CA工况模拟计算研究其对发动机有效功率、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等总体性能指标影响规律。表明当整机压缩比取17.6、供油提前角为16.5°CA~17°CA区间时,常用工况燃油消耗率为204.1g/kWh,柴油机综合性能最佳,为进一步开展整机功率提升及可靠性技术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中速柴油机在试验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缸工作不均匀,从各缸供油、进气状况、供油时刻、压缩比、喷油器喷射位置等原因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该措施已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燃油供给系统是柴油机的核心。柴油机主要故障,如启动困难、工作无力、运转不稳、工作粗暴、自动熄火等,都与柴油机燃油供给系技术状态有关。减少燃油供给系故障,就能改善柴油机的工作状况。燃油供给系统常见故障有漏油、油路系统进空气、油路无油、喷油泵供油不足或不供油、喷油泵供油不正时、喷油器故障等,我们需要知道这些故障对柴油机的正常工作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以便工作中注意预防,发生了故障知道怎样去排除。  相似文献   

10.
正1.燃油供给系统结构我物探处使用的山推TY220/320型推土机配装重庆康明斯NT855型柴油机,该柴油机采用齿轮泵低压供油、喷油器高压喷射的PT燃油供给系统。齿轮泵将燃油输入喷油器,当柴油机凸轮轴(与柴油机进、排气门共用1个凸轮轴)转动时,通过顶杆、调整螺栓和摇臂顶动喷油器针阀,将喷油器内燃油喷出。喷油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PT燃油供给系统每个工作循环的供油量取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非道路电控单体泵柴油机作为试验样机,试验按照欧盟排放法规中的八工况法规定进行测试,研究了启喷压力、喷油泵、喷油提前角等对柴油机烟度、NO_x排放及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油器启喷压力从24MPa提高到26MPa,试验柴油机经济性和排放性均有一定的改进;柱塞直径相同,凸轮升程从11mm提高到12mm时,碳烟排放有明显下降,而NO_x排放略有增加;凸轮升程相同,柱塞直径不同时,柱塞直径增加使碳烟排放明显下降,而NO_x的排放升高。在2300r/min转速不同负荷下,烟度值和燃油消耗率都是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加而减小,而NO_x排放浓度则随着喷油提前角的增加而增大,每个工况下均存在较佳的喷油提前角使得试验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较为折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涡轮增压直喷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油提前角、不同喷油器对发动机NOx和颗粒物(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优化匹配这些参数,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使之达到美国环保局第四阶段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柴油机出现工作粗暴、转速不稳、低速敲缸、不易启动、自行熄火等时,一般都会怀疑供油提前角,喷油器或喷油泵有问题,而对出油阀住住会被忽视.  相似文献   

14.
1.启动冒白烟并有振动 1台上柴D4114型柴油机,大修之后进行调试,刚一启动就冒灰白烟,运转时伴随振动并冒黑烟,工作粗暴且发出断续异响。初步分析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供油提前角调整不当,供油正时齿轮装配不到位,喷油器雾化不良,柴油机某缸工作不正常。停机后仔细检查正时齿轮,没有发现异常。检查供油提前角,发现供油提前角不到0°,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7~9°。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专业软件AVL-FIRE建立TBD234高压共轨大功率柴油机喷油器喷嘴内部流动的仿真计算模型,研究了共轨大功率柴油机喷油器主要结构参数(包括孔径与孔数、喷射夹角)对燃油在喷嘴内部流动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速柴油机燃油系的工作参数是研究柴油机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始資料,通常由示波仪描繪的高压油管燃油压力和噴油器針閥升程两个示波图(图1)获得。这些参数是:噴油器針閥开启时的燃油压力Р_ф、最高噴油压力Р_(Тм)、油泵供油提前角ψ_(оп)~н、噴油滞后角ψ_з、油泵供油角ψ_п~н、噴油器噴油提前角ψ_(оп)ф、噴油器供油角ψ_п~ф、油泵柱塞升程h_н、噴油器針閥升程h。  相似文献   

17.
工程机械高原环境适应性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程机械高原适应性研究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使设备在高原大气条件下恢复标准大气条件下的设计性能指标,从而全面保障机械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工作效率。 功率恢复型的增压技术 普通型的增压柴油机是以强化现有柴油机功率,降低比功率,综合外型尺寸、降低燃油消耗率、降低生产及使用成本、用衍生变型品种的办法来增加主机的功率配套的覆盖面。它通过调整供油系统(增加循环供油量,调整喷油提前角等措施)、限制机械负荷和热负荷来实现,在高原地区使用功率和经济性指标仍然会下降并产生增压器转速升高、匹配喘振线右移、阻…  相似文献   

18.
12V190型柴油机的燃油系统没有采用供油提前角自动提前器,而是由人工校对后固定下来。该型柴油机转速在1000r/min时,供油提前角为32°,调整器控制转速为300~500r/min:转速在1200r/min时,供油提前角为37°,调整器控制转速为300~600r/min;  相似文献   

19.
谢纬安  瞿磊  王忠  冯伟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374(4):242-245+252
通过发动机试验台架,采用混合负荷方式对494Q增压柴油机进行了1000h的可靠性试验。分析了试验过程中遇到的润滑油油压突然降低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研究了改进后柴油机功率、扭矩与有效燃油消耗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比了试验前后柴油机的动力性及经济性指标。结果表明:增大柴油机润滑油泵齿轮宽度2mm能有效解决润滑油压力过低的问题。改进后的试验过程中,除燃油消耗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外,功率、扭矩、排气温度均随时间波动下降。试验后标定工况点的有效燃油消耗率上升了2.3%,功率下降了3.4%。随柴油机转速的增加,进气流量逐渐增大,活塞漏气量先增大后减小,在转速为3000r/min时,活塞漏气量达到最大值70.2L/min。根据柴油机技术规范,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S195柴油机上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在不同供油提前角下一定比例二甲醚-棕榈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角的变化对NOx和烟度排放有明显的影响,两者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对于供油提前角的调节,实际使用中保持柴油机的提前角(18°CA),就能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性与排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