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凤娜  高伟勤 《黑龙江医学》2019,43(11):1295-1296
目的探讨6MWT对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的评估。方法选取2018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HF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试验组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两个月后根据两组患者6MWT距离评估沙库巴曲缬沙坦对于CHF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6MWT距离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WT距离统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提高CHF患者运动耐力,改善CHF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44-47
目的对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首先经过厄贝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单盲导入期后,进入双盲导入期:1:1随机分配,30例继续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为A组,30例用厄贝沙坦治疗为B组,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钙蛋白(cTnT)变化,计算对比治疗后的有效率、6个月再住院率、心源性死亡率、高血钾症发病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NT-proBNP的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NT-proBNP明显小于B组,A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B组60.00%,A组再住院率6.67%明显低于B组3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前后的LVEDD、c TnT数值、心源性死亡率、高血钾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效果优于厄贝沙坦,能起到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能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灵 《当代医学》2021,27(19):125-127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扩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A组给予常规抗心衰疗法,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疗法,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疗法,各20例.比较3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后,3组6 min步行距离均变长、左室舒张末径及血清BNP水平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均上升,且C组均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扩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规律行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缬沙坦组(n=25)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25)。缬沙坦组接受缬沙坦胶囊80 mg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片50 mg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情况,并统计两组6个月内再住院率。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有效率较缬沙坦组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NP、LVESD、LVEDD均下降,而SV、LVEF均上升,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缬沙坦组(均P<0.05)。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结束后6个月再住院率较缬沙坦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腹膜透析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和再住院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7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单一治疗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组则采取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LVEF等心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组疾病疗效、心衰纠正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LVEF等心功能情况相比较单一治疗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辅助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诊疗时间,有效纠正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合并心衰常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及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进行心衰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LVEF、NTproBNP改善程度及预后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患者的改善效果明显,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血清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因子[C反应蛋白(CRP)、半乳糖凝集素-3(Gal-3)、N末端脑钠肽前体(BNP)]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Gal-3、BNP等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LVEF较高,LVESD、LVEDD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袁玉香  袁永红 《中外医疗》2024,(1):90-93+113
目的 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0例慢性心衰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采取常规疗法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肾功能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33%低于对照组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尿素氮、脑利钠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慢性心衰伴高血压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肾功能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张希  张笑男  周雪 《当代医学》2021,27(29):44-46
目的 探究标准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治疗组采用标准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R、LVEDD均低于对照组,LVEF、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治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张晶  董桂娟  孙昂 《当代医学》2021,27(26):108-109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慢性心衰高龄患者射血分数、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高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射血分数、心功能、生物标记物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Hs-CRP、可溶性ST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39,P=0.215).结论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衰高龄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心功能,降低NT-proBnp指标,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贝贝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320-2321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急性失代偿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月间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例)和研究组(n=41例).对照组使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药物治疗,研究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机构指标变化、血清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5,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4,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01,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在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有效重建其心脏结构,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2.
侯威  王萌萌  杨阳 《安徽医学》2021,42(7):799-80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安徽省肥西县人民医院住院的HFpEF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赖诺普利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LHFQ)、左房大小(LA)、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NT-proBNP、MLHFQ、LA、6MWD及NYHA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NT-proBNP、MLHFQ、LA及NYHA分级降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6MWD升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相较于赖诺普利可进一步提高患者心功能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宪  金桥  卓晓曼  刘宏  曾琪 《当代医学》2021,27(29):127-128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参附强心丸治疗慢性心衰(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9月本院收治的CHF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参附强心丸治疗.比较两组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LVEF、SV.结果 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均长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参附强心丸可明显改善心衰指标,延缓心衰进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试验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具体包括LVESD、LVEDD、LVEF及BNP,临床试验室指标(Gal-3、sST2、sICAM-1、GDF-15)及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SD、LVEDD及BN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Gal-3、sST2、sICAM-1及GDF-1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显著,且整体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1例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5.65%)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醛固酮(ALD)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ICAM-1、NT-pro BNP、ALD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何卫斌 《黑龙江医学》2021,45(17):1853-185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钠水潴留及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于平顶山是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钠水潴留改善情况和心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困难评分、24 h尿量、LVEF、E/A较治疗前均上升,体质量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24 h尿量、LVEF、E/A高于对照组,体质量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具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脑啡肽酶双重抑制作用,用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单会艳 《当代医学》2021,27(20):81-83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贝那普利,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及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7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加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BNP等相关指标水平以及心功能状况、肾功能状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BNP、hs-CRP、ET和NO水平,各项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以及各项肾功能指标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hs-CRP、ET及N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其BUN、Scr、24h尿蛋白以及Ccr水平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诺欣妥)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并能够有效改善其心功能状况,同时对其肾功能影响较小,临床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珂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868-869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短期小剂量米力农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短期小剂量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每搏量心脏指数(SV)]、血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 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0.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CI、SV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短期小剂量米力农应用于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常规药物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