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IP over WDM光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协议规范.讨论了IP over WDM光网络的相关技术,并对分组交换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最后,为了实现IP over WDM光网络,提出了6MPLS T-MPLS和GMPLS ASON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波分复用(WDM)系统基于光传送网络(OTN)接口的互联互通技术,包括基于TCMi级联实现的跨域端到端性能监测,并对多厂商WDM系统基于OTN接口的互联互通测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光谱分析仪(0SA)的光通道性能监测(0PM)系统在WDM网络中的设计与实现,详细阐述了该模块的硬件结构与软件开发流程,并说明了该模块在WDM网络节点设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作为一种大容量、易升级、对称性和高度保密性的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波分复用和码分多址技术结合的可能性,介绍了混合WDM/OCDMA-PON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三种混合PON系统的实现方案,提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对海底观测网络的无源光网络组网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Optisystem次级接驳盒分支网络设计的仿真模型。在分析WDM-PON光接入技术原理和在海底观测网络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利用Optisystem仿真软件设计构建了基于FBG的次级接驳盒分支WDM网络仿真系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了 IP组网技术 ,一般地 ,IP光网络设计包括 IP光传送层设计和 IP业务层设计。重点介绍了 IP/ Ethernet over SDH技术、IP over re- configurable WDM技术和 p- cycle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勇  卢彬 《电信快报》2003,(4):12-15
随着通信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常采用多敷设光缆(空分复用技术,SDM)、提高通信设备的处理速度(时分复用技术,TDM)及将多个通道复用到一对光缆上传输(波分复用技术,WDM)三种技术,扩展光网络带宽,本文重点讨论WDM技术。WDM的出现使光网络容量成百倍增长。目前,我国许多干线传输系统都采用WDM技术,已有超过15000km的光缆采用WDM技术进行扩容升级。WDM技术在实现产业化的同时,向更多波长、更高速率、更大容量及更长距离发展。如Alcatel公司实现了256个波长、单信道速率40Gb/s、传输距离100km的实验系统,以及80个…  相似文献   

8.
彭承柱 《电信科学》2001,17(10):3-7
本文首先阐述了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史、发展现代WDM系统的条件,接着讲述了现代WDM所用的新技术即改善EDFA性能的技术、提高光源的稳定性、窄带光滤波器技术以及构成直流控制的可变光衰减器,最后阐述了第四代与第五代WDM系统以及WDM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党明瑞  周明拓  毛幼菊 《中国激光》2001,28(10):932-936
光波分复用 (WDM)互连接是并行计算机系统克服“电子瓶颈”的可行方案 ,光纤传输的特性可使大容量、低时延、低误码率传输的并行计算机互连成为现实。探讨了并行计算机光WDM互连的一种结构 ,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 ,并设计了一个实验系统。分析和实验表明采用光WDM互连可以实现超大容量的并行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0.
WDM技术为通信网络提供了巨大的带宽资源,包交换技术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二者的结合即在WDM网中进行包交换必然是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趋势.本文讨论了光包交换的分层网络模型、目前正在研究的两种包交换技术以及实现包交墓丶际?最后就光包交换技术对未来光通信网络的影响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