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204例,根据Gennisi积分(GS)分为低分组(72例)、中分组(81例)、高分组(51例),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血脂比值与G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HDL-C、non-HDL-C/载脂蛋白A1(ApoA1)、LDL-C/ApoA1、载脂蛋白B(ApoB)/ApoA1水平均与GS评分呈正相关,ApoA1水平与GS评分呈负相关。在控制影响因素空腹血糖和HbA1c后,这些血脂比值仍与GS评分存在较强相关性(r值分别为0.266、0.273、0.290、0.265、0.232,P0.05)。结论除常规血脂指标外,TC/HDL-C、LDL-C/HDL-C、non-HDL-C/ApoA1、LDL-C/ApoA1、ApoB/ApoA1等血脂比值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血脂成份与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DM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2型DM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超声检查异常56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29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G、HDL-C、LDL-C、ApoB、ApoA1、ApoA1/ApoB比值与2型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OR=0.99~4.5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外周动脉管壁增厚、ApoA1/ApoB比值与2型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OR=3.42~4.32,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ApoA1/ApoB比值0.86作为判断2型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界值时,判断灵敏度71.40%、特异度60.00%。结论 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各成份异常密切相关,ApoA1/ApoB比值是预测和判定动脉粥样硬化的另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方式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冠心病并T2DM患者30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214例与预后不良组89例,根据血糖控制方式分为单纯饮食控制组42例、胰岛素治疗组75例、口服药物治疗组186例。比较不同血糖控制方式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纯饮食控制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饮食控制组、胰岛素治疗组、口服药物治疗组患者全因死亡率、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C反应蛋白(CRP)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OR=5.119,95%CI(1.256,6.428)]、TG[OR=2.257,95%CI(1.055,4.828)]、空腹血糖[OR=3.074,95%CI(1.521,6.213)]、HbA_(1c)[OR=5.376,95%CI(2.777,10.407)]、CRP[OR=5.853,95%CI(2.442,14.029)]、血糖控制方式[OR=5.830,95%CI(2.564,13.253)]是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糖控制方式是冠心病并T2DM患者PCI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质及载脂蛋白A1/B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人192例,将其分成两组:合并冠心病者(A组,n=72)和无合并冠心病组(B组,n=120);另设健康对照组(C组,n=70)。每例病人于入院后第2天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ApoB,并计算ApoA1/B值。结果与C组相比,A、B两组HDL-C及ApoA1下降(P0.05),TG、LDL-C水平升高(P0.05);A、B两组相比,A组TG、LDL-C、ApoB较B组明显升高(P0.05),HDL-C和ApoA1/B比值较B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一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更加显著,ApoB升高和ApoA1/B比例下降可能促进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进程,可望成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背景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是一种特殊的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且预后差,目前CMVD的发病机制及其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与冠状动脉微血管心绞痛(CMVA)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CMVA患者57例作为CMVA组,另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糖尿病组,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受试者~(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图像,并比较三组受试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HbA_(1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MVA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hs-CRP、HbA_(1c)对CMVA的预测价值。结果 CMVA组患者~(99)Tc~m-MIBI G-MPI静息像及负荷像均见心肌放射性分布异常,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患者~(99)Tc~m-MIBI G-MPI静息像及负荷像均未见明显心肌缺血改变。三组患者TC、TG、LDL-C、HDL-C、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A组、糖尿病组患者hs-CRP、HbA_(1c)高于健康对照组,CMVA组患者hs-CRP、HbA_(1c)高于糖尿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OR=24.189,95%CI(7.153,81.798)]、HbA_(1c)[OR=7.596,95%CI(2.712,21.278)]是CMV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hs-CRP、HbA_(1c)预测CMV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95%CI(0.785,0.911)]、0.830[95%CI(0.757,0.903)]。结论 CMVA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而HbA_(1c)是CMVA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对CMVA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行冠脉造影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85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5例,女性60例,年龄范围29~78岁,平均(60.35±10.04)岁。入选者首次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9例)与非冠心病组(5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尿病及吸烟史等资料。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进行评价。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中男性、高血压、肥胖、高LDL-C、低HDL-C、糖尿病及吸烟史的比例升高,年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OR=1.876,95%CI:1.452~2.345)、性别(OR=1.755,95%CI:1.430~2.486)、肥胖(OR=1.268,95%CI:1.011~1.567)、高LDL-C(OR=1.928,95%CI:1.478~2.559)、低HDL-C(OR=1.378,95%CI:1.045~1.981)、糖尿病(OR=2.345,95%CI:1.526~3.677)以及吸烟史(OR=2.239,95%CI:1.460~3.329)均为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肥胖、高LDL-C、低HDL-C、糖尿病、吸烟史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吸烟史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背景冠心病(CHD)患者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确切效果,但存在靶血管支架再狭窄和非靶血管病变进展问题。目的探讨血脂指标动态变化与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择期PCI后二次入院的CHD患者150例,根据非靶血管病变进展情况分为进展组45例和无进展组10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包括回族、汉族)、吸烟情况、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CHD家族史、体质指数(BMI)、随访时间及syntax积分及第1次入院、第2次入院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TG/HDL-C及non-HDL-C/HDL-C〕;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non-HDL-C对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进展组患者女性比例、糖尿病发生率、syntax积分高于无进展组,第1次入院TC、TG、non-HDL-C低于无进展组,两次入院TC、TG、LDL-C、non-HDL-C、TG/HDL-C、non-HDL-C/HDL-C差值高于无进展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302,95%CI(0.122,0.751)〕、糖尿病〔OR=2.946,95%CI(1.222,7.102)〕、non-HDL-C动态变化〔OR=1.900,95%CI(1.131,3.192)〕、TG/HDL-C动态变化〔OR=1.506,95%CI(1.024,2.215)〕是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n-HDL-C动态变化与TG/HDL-C动态变化预测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n-HDL-C动态变化、TG/HDL-C动态变化是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其对CHD患者择期PCI后非靶血管病变进展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明确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在评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n=261),依据ApoB/ApoA1比值的均值分为高比值组(n=125)和低比值组(n=136),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生化、冠状动脉Syntax评分等指标,分析ApoB/ApoA1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1)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oB/ApoA1高比值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总胆固醇(TC)高于低比值组(P 0. 05),而ApoA1水平低于低比值组(P 0. 05),同时,中重度冠状动脉病变多于低比值组(P 0. 05)。(2)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TC、LDL-C、ApoB、ApoB/ApoA1比值逐渐升高,ApoA1逐渐降低,P 0. 05。(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人群的血管病变Syntax评分与ApoA1水平呈负相关(r=-0. 42,P 0. 05),与TC、LDL-C、ApoB、ApoB/ApoA1比值呈正相关(r=0. 47,0. 51,0. 62,0. 66,P 0. 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poB/ApoA1比值升高,与冠状动脉Syntax评分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患者血脂水平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t=3.419,P<0.001;t=11.873,P<0.001),载脂蛋白A1(ApoA1)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t=-3.412,P=0.001);年龄、非HDL-C(N-HDL-C)、LDL-C/HDL-C、T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OR=0.95,95%CI(-0.074,-0.034),P<0.001;OR=0.3,95%CI(-1.675,-0.765),P<0.001;OR=1.55,95%CI(-0.735,-0.144),P=0.004;OR=0.71,95%CI(-0.627,-0.054),P=0.02]。结论受检者的血脂水平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以N-HDL-C、LDL-C/HDL-C、TC/HDL-C和ApoA1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因"胸闷、气促、潮热"而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及沧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围绝经期女性1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53例和非冠心病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腹型肥胖情况、久坐情况]、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Lp-PLA2水平、MPV、PDW,血清Lp-PLA2水平、MPV、PDW与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腹型肥胖者所占比例、久坐者所占比例、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TC、LDL-C及血清Lp-PLA2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MPV、PDW大于非冠心病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水平[OR=1.662,95%CI(1.154,2.393)]、MPV[OR=2.575,95%CI(1.439,4.610)]、PDW[OR=1.540,95%CI(1.045,2.271)]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MPV、PDW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脂质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A1/ApoB)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住院病人155例,按是否有冠心病分成两组,即A、B两组,A组为合并冠心病组,共60人;B组为不合并冠心病组,共95人。另外收集门诊健康体检病人作为对照组,即C组,共70人。比较三组间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ApoB及ApoA1/ApoB值。结果 A、B两组相比,A组TC、TG、LDL-C、ApoB较B组明显升高(P<0.05),HDL-C和ApoA1/B比值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B两组中HDL-C及ApoA1下降(P<0.05),TC、TG、LDL-C、Apo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存在多种脂质代谢紊乱。血清HDL-C、ApoA1水平和ApoA1/ApoB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行冠脉造影的连续住院的患者731例。通过冠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者674例为冠心病组,5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狭窄程度<50%者为对照组。记录纳入样本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中男性、2型糖尿病和吸烟与冠心病相关[P均=0.00,OR(95%CI)分别为18.692(12.599~27.733)、17.533(10.421~29.500)和48.200(19.982~116.854)]。2型糖尿病,吸烟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P均=0.00,OR(95%CI)分别为7.18(1.528~2.220)、10.09(1.998~2.527)]。冠心病患者伴随左心室射血功能减退[P=0.00,OR为1.041,95%CI(1.036~1.045)],肌酐清除率下降[P=0.00,OR为2.051,95%CI(5.137~17.594)],hs-CRP水平升高[P=0.00,OR为2.125,95%CI(1.863~2.423)],而且这些参数变化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结论:在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中,吸烟、男性及2型糖尿病与冠心病患者联系更加紧密,而且心肾功能下降和hs-CRP水平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与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282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分为中低危组(SYNTAX积分≤32分)210例和高危组(SYNTAX积分32分)7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HbA_(1c)与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_(1c)与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SYNTAX积分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HbA_(1c)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吸烟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年龄大于中低危组,体质指数(BMI)高于中低危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中低危组(P0.05)。(2)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酐(Cr)、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HbA_(1c)高于中低危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_(1c)是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7.592,95%CI(1.390,41.438),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A_(1c)与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SYNTAX积分呈正相关(r=0.545,P0.001)。(5)ROC曲线显示,HbA_(1c)预测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83,最佳截断值为6.30%,灵敏度为80.6%,特异度为78.1%。结论 HbA_(1c)是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复杂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与冠状动脉复杂程度呈正相关,HbA_(1c)≥6.30%对冠心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高危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血脂及部分血脂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1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冠状动脉无狭窄者)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再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测定血脂水平并对其单项血脂和部分血脂比值与冠脉狭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高于正常对照组,载脂蛋白A1(Apo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冠心病组的TC/HDL-C、TG/HDL-C、LDL-C/HDL-C高于正常对照组,ApoA 1/ApoB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增加,TG/HDL-C、TC/HDL-C、LDL-C/HDL-C值升高,ApoA1/ApoB值降低(P<0.05).结论 血脂和血脂比值异常对冠心病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上具有一定意义,血脂比值较单项血脂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即动脉硬化指数,A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和血脂综合指数(LCI)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胸痛、心前区不适住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的患者148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40~65岁。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86例)和对照组(62例)。检测所有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HDL-C,计算non-HDL-C、AI值、LDL-C/HDL-C比值、AIP和LCI。并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血脂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C、LDL-C、non-HDL-C、AI、LDL-C/HDL-C值显著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1);HDL-C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non-HDL-C、AI、LCI和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47,r=0.314,r=0.178,r=0.278,P均0.05)HDL-C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231(P0.05)。结论 AI在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与早发男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65例早发男性STEMI患者(早发男性组),选取同时间段因胸痛、胸闷就诊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31例年龄≤55岁男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on-HDL-C/HDL-C比值与早发男性STEMI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on-HDL-C/HDL-C比值对早发男性STEM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早发男性组糖尿病患者比例、non-HDL-C水平、non-HDL-C/HDL-C比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non-HDL-C/HDL-C比值与早发男性STEMI风险增加相关(OR=2.96,95%CI 1.82~4.83,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与高血压、糖尿病相比,non-HDL-C/HD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本溪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347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患者)(n=151)和冠心病组(n=196)。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non-HDL-C和AI,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分析上述指标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TC、LDL-C、non-HDL-C、A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isini积分与HDL-C呈负相关,与non-HDL-C、AI及TC、TG、LDL-C均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与患者non-HDL-C和AI呈正相关,临床中应将上述指标与单项血脂指标联合应用以便更好地评价冠脉病变情况,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中原地区冠心病患者血脂谱特征,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ApoB/ApoAI)比值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评估指标的必要性和优势.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脂及载脂蛋白生化分析,统计各血脂谱的相关性,比较各相关系数的差异.结果:①TC、LDL-C、non-HDL-C、ApoB、TC/HDL-C和ApoB/ApoAI各指标在冠心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组HDL-C浓度在各水平分层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而TC和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LDL-C与non-HDL-C有最密切的相关性(r=0.959),两者与ApoB/ApoAI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分别与ApoB/ApoAI的相关性与ApoB/ApoAI和ApoB、TC/HDL-C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原地区冠心病患者具有低HDL-C的特征,由于各血脂谱统计学相关性的显著差异,ApoB/ApoAI比值可能是反映此类患者心血管病风险的理想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收集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21例,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89例与对照组32例。收集2组患者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男性、糖尿病、吸烟比例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OR=3.769,P=0.042)、LDL-C水平(OR=1.873,P=0.021)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吸烟比例均高于轻度狭窄者,中度狭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与尿酸水平和重度狭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轻度狭窄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1.094,P=0.001)、高血压(OR=3.340,P=0.003)、糖尿病(OR=3.877,P=0.003)和吸烟(OR=4.536,P=0.003)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结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糖尿病是两者共同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背景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炎性标志物,与人体内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目前已证实,MHR升高与冠心病的病理过程及不良预后有关,且与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高尿酸血症参与了炎性反应,在理论上会提高MHR,从而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但相关研究较少。目的分析MHR在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 337例,根据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318)和尿酸正常组(n=1 019);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n=507)、中度狭窄组(n=482)和重度狭窄组(n=348);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健康者204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受试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MHR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HR低于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组(P0.05),尿酸正常组患者MHR低于高尿酸血症组(P0.05)。对照组受试者LDL-C、尿酸及MHR低于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患者糖尿病病史率、吸烟史率、LDL-C、MHR低于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患者糖尿病病史率、吸烟史率、LDL-C、MHR低于重度狭窄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R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8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OR=3.228,95%CI(1.374,7.588)]、MHR[OR=3.597,95%CI(1.024,12.634)]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R在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较高,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且是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