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从设计要求方面对ASME规范进行了介绍并与我国压力容器标准进行了对比,有助于理解和掌握ASME压力容器规范。  相似文献   

2.
在650℃和670℃条件下,对Cr9Mo炉管的母材和焊缝进行了高温短时拉伸试验。并对该炉管母材和焊缝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伸长率以及材料的应力变形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可为高温加热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材料性能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版ASME B31G-2009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标准先进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腐蚀现象日趋严重,对腐蚀管道进行剩余强度评价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预防管道泄漏事故的发生。1984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布的ASME B31G-1984标准是研究腐蚀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面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评价标准之一,之后又推出了ASME B31G-1991修改版及改进的RSTRENG方法。为此,重点介绍了最新版ASME B31G-2009标准的分级评价方法以及较之前两版ASME B31G的先进性。根据收集到的67组管道全尺寸爆破试验数据,分别利用新旧ASME B31G标准和RSTRENG方法计算得出预测失效压力,并与实际爆破压力进行了比较。通过实例验证和对比分析可知:新版ASME B31G-2009采用4个等级进行腐蚀管道的剩余强度评价,更便于评价人员根据现场操作难易程度、资料详细程度以及评价精度等要求选择不同的评价等级进行操作;其保守性明显降低,预测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与RSTRENG相比,它仍存在一定的保守性。另外,新版ASME B31G-2009仍不适于评价大口径、高强度的管道,在评价范围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从设计要求方面对ASME规范进行了介绍并与我国压力容器标准进行了对比,有助于理解和掌握ASME压力容器规范.  相似文献   

5.
GB150、ASME Ⅷ-1是使用较多的压力容器常规设计制造标准,但这两个标准对冲击试验的免除要求各不相同,导致很多设计人员、检验人员对冲击免除的要求出现混淆。本文通过对两个标准在材料、焊接工艺评定、产品试板等方面冲击免除的比较,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制定钛钢复合板高温压制工艺,通过试验,模拟了钛板的热处理过程,经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测定,各项性能均符合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ⅡB篇非铁基材料的SB265中Gr2的要求,在钛复层涂高温材料后,进行高温压制对钛复层的各项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ASME高压U型管换热器管束设计及制造的工艺要点。若按标准设计制造ASME换热器,因为规范中只给出了管板的计算公式,没有管束制造的详细要求及设计参数,这对于高压换热器还远远不够。结合多年的容器设计经验,文中给出了高压U型管管束具体设计及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适用范围、限制条件、基本评价准则、关键参数取值、公开试验数据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国内常用6项油气管道体积型缺陷剩余强度评价标准。结果发现:在原理上,ASME B31G-2012、API 579-1-2007、SY/T 6477-2014、SY/T 6151-2009均采用了失效应力评价方法;GB/T 19624-2004也基于极限载荷评价,但没有使用鼓胀因子;BS 7910-2013以失效评估图横坐标是否达到临界值作为评判准则。在适用范围上,6项标准均可进行钢管、焊缝缺陷的评价。标准通用限制条件为:管道材料是韧性的,不存在疲劳环境,服役温度满足设计要求,不存在应力集中,非尖锐缺陷。对于焊缝气孔、夹渣、咬边缺陷基于尺寸的直接评价,可依据BS7910-2013或GB/T 19624-2004进行。对于典型体积型缺陷的剩余强度评价,建议的选择次序为:国外标准ASME B31G-2012、API 579-1-2007、BS7910-2013,国内标准:SY/T 6151-2009、SY/T 6477-2014、GB/T 19624-2004。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我国石油工业标准化领域战略目标是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将我国管道行业的先进技术制定为国际标准。为此,阐述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标准制定工作程序,重点说明了标准草案投票和反对票意见的处理程序,列出了ASME与管道行业相关的技术委员会,系统梳理了ASME与管道相关的标准。此外,介绍了ASME在标准自动更新和信息化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最后分析了我国管道行业标准国际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SME标准采标建议和参与ASME标准制定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气田集输设计规范中,GB 50350《油气集输设计规范》与ASME B31.3《工艺管道》中管道壁厚计算公式存在差异,导致国内外工程类同工况条件下管道壁厚的选择不一致。同一工程因所处地区类别不同,管道壁厚的选择也可能不同。管道等级表是工艺配管、材料选择设计的基础性文件,管道规格及壁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管道壁厚规格种类对于设计标准化、选材统一化、施工预制化等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工程中实际计算数据的对比,讨论能否在管道等级表中统一管道壁厚的选择,减少工程中管道规格型号,以便于集中采购与施工。  相似文献   

11.
美国ASME规范与中国压力容器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以GB 150-1998为核心的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与美国ASME标准的分析,在标准体系、设计思想、使用材料、制造及检验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旨在理解和运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时有个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几种旋压封头与标准椭圆封头的形状,并在理解JB4732、ASME、AD等规范关于凸形封头的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认为只要能满足GB150-98规定的标准椭圆封头的允许形状偏差,不论封头的成形方法如何,都应属于标准椭圆封头,故在材料、厚度相同时可以等效代替标准椭圆封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申请ASME许可证的制造厂,综合介绍了ASME压力容器规范有关设计、材料、焊接、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自增强超高压容器在服役过程中通常需要承受循环内压作用,研究预应变对其筒体材料34CrNiMo6钢室温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对保障超高压容器的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国产34CrNiMo6钢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拉伸预应变水平下的室温拉伸试验及对称应变控制条件下室温低周疲劳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始试样相比,在6%预应变范围内,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预应变水平的增加而增大,但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出现了连续单调下降。预应变显著改变了滞回曲线的应力幅值及形状,且预应变前后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拉-压不对称和循环软化/硬化特征;在1%~4%预应变水平下,材料的低周疲劳寿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国际通用阀门标准种类繁多,其中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阀门标准以ASME标准和API标准为主。探讨了ASME B16.34、ASME B16.5、ASME B16.10和API 6D这4种常用的阀门标准在确定阀门内径尺寸、阀门壁厚和压力等级、阀门法兰的尺寸和密封面形式、阀门结构长度、阀门材料及阀座形式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各标准在确定阀门尺寸、压力温度等级等要素上的异同,可为阀门设计和选用过程中各标准的准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低温脆性断裂发生,一般通过冲击试验检测材料韧性,而冲击试验在压力容器建造中所占成本较高。对于何种条件下必须进行冲击试验,何种条件下可以免除冲击试验,ASME规范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国内很多设计人员在使用ASME规范时,往往概念不清,容易造成误用。文章通过全面梳理2017版ASME规范中有关碳钢和低合金钢材料和零部件冲击试验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判断材料和零部件是否需要或免除冲击试验的流程,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全面了解这些规定。  相似文献   

17.
大型塔器直径大、设备高,需要在现场进行预制、空中组对焊接以及组对环焊缝的局部热处理,而相关标准中缺乏Q345R钢板的高温许用应力数据,无法对热处理环焊缝进行稳定性计算。采用恒温加载试验方法,在SANS-CMT5305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上进行了不同厚度Q345R热轧钢板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试验,得出了Q345R在600~700℃的高温力学性能数据,包括抗拉强度、规定非比例伸长强度、断后伸长率,并且计算拟合了Q345R材料的许用应力,试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服役炉管材料Incoloy 800H高温断裂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服役炉管材料Incoloy 800H在550,680 ℃下高温断裂韧性的试验研究情况.研究表明,服役炉管材料Incoloy 800H高温断裂韧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680 ℃下约为80~100 kJ/m2,550 ℃下断裂韧性值更高,试验结果为服役炉管高温短时断裂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某采油厂加热炉火管使用一年后发生烧损变形,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直读光谱分析仪、万能力学试验机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对火管烧损处的材料性能及其微观组织结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火管烧损后,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明显下降,屈服强度仅为标准下限值的64%,抗拉强度仅为标准下限值的70%。火管内壁存在严重的脱碳现象,材料在高温下进行了重结晶,有碳化物新相沿铁素体晶界析出。  相似文献   

20.
《石油工程建设设计专业标准体系表》与《石油工程建设施工专业标准体系表》(第二版)已实施五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第二版标准体系表已不能适应当前石油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专业标准工作的需要,为在九五期间使石油工程建设与国际接轨,将原设计、施工两个标准体系表合并编制,形成了《石油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第三版)。第三版标准体系表内容分三个层次,12个门类共254个标准。以便及时使从事油气田地面建设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了解所从事专业的标准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