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路面病害率高,不同路面的病害形式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青康公路姜路岭至清水河段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大量调查资料,对各种病害发育性状及分布现状进行统计,详细计算每公里路面的单项病害率和总病害率.结果显示:水泥混凝土路面比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数量多,规模大,以破碎板、纵向裂缝为主;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最为显著,其次是网裂、波浪,沥青的吸热作用严重影响路基稳定,不利于保护多年冻土.进一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作了分类分析,研究主要病害机理及规律,正确地评价多年冻土区公路病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多年冻土区典型公路G214沿线不同冻土条件下沥青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状况,对两种路面类型的路面病害分布规律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就当前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路面病害分析过程中,采用现场踏勘的方法首先对路面病害类型、病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统计,然后就两种路面类型病害分布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病害分布规律差异状况,以及在多年冻土地区两种类型路面的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多年养护管理经验,分析了青藏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及其产生原因,从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技术措施。认为,沉陷变形、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特殊使用条件与施工条件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加强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重视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提高路面养护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减轻各种病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际改造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调查,分析了病害类型及其分布特点,主要包含开裂、板角断裂、断板破碎、板底脱空等病害问题,对各类病害的特点、形成机理、后期危害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提出了病害的修复措施和方法。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关病害的分析、总结和处治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104国道泰安境内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病害的处治,依据边通车边修复的原则,应用JK-24材料,对如何快速高质地维修沉陷,拱起、严重破碎板和裂缝进行了探索,并从社会经济效益角度分析了该材料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4年底,韶关市公路局管养的公路总里程为1 835km,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为900km,占49%.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断板、脱空板、接缝实脱落等病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介绍其维修养护对策,说明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以国道318线某段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程实践为依据,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损坏的类型及病害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维修方案及维修工艺。  相似文献   

8.
针对交通行业现行标准对路面病害分类评价的不同,以及现场病害调查方法的缺失,分析了不同标准对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病害分类的差异,提出了修改的意见及建议,为标准的修订提供支持。结合日常大量的路面病害调查和现场试验验证,提出了人工和自动化设备路面病害调查方法,分析了两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下冻土路基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冻土断面类型,不同路堤高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观测结果比较后证实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法是正确可靠的。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相同冻土断面地区,水泥路面基底融深较沥青路面下基底融深浅,体现了较好的热稳定性;不管何种冻土断面及路面类型,随着所处环境气温的升高,路面基底年最大融深均有所增加,沥青路面基底融深对中低温冻土地区气温升高的响应迅速,水泥路面基底融深对高温冻土地区气温的升高响应迅速;对于中低温多年冻土段水泥路面的大致路堤临界高度为1.2 m,对于高温不稳定多年冻土段,路堤临界高度在1.6 m左右,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多年冻土段,路堤临界高度在2.1 m左右。  相似文献   

10.
对204国道苏州地区公路桥头跳车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钢筋混凝土搭板、水泥混凝土板和变刚度路面结构及沥青碎石柔性基层路面结构等工后处治措施,并对比研究、分析其处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分析甘肃白银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原因,该文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对该地区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气候环境、交通情况进行了调研,以国道109线白银段为例,对其具体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路面使用状况的调研,分析了当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具体情况及其衰变规律;基于气候环境的调研,分析了太阳辐射、温差等条件对当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基于交通状况的调研,分析了特大货车比例、交通荷载等级对当地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气候环境、交通荷载等级、路面面层厚度及养护方法的合理性为影响该段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岗 《公路》2007,(2):153-157
对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宁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国道(109国道、214国道、227国道和315国道)、省道(S101、S102、S103、S202和S301线)和市区街道的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实地勘查,初步揭示了路面的破坏特征及规律,分析了路面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付强  卜凡民  任洪鹏  巩建 《公路》2023,(9):395-405
公路和城市道路最主要的路面损坏类型是裂缝类病害。能否准确识别,尤其在众多路面信息图像中高效甄别各类表观病害,为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养护科学决策和路面病害处置提供基础数据,是当前领域研究的重难点。为此,对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裂缝长度类和龟裂、破损板面积类等典型裂缝类病害几何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了自动识别裂缝样本标注方法,构建了路面裂缝目标检测样本库,包含沥青裂缝长度类图像样本6 311个、龟裂面积类图像样本4 086个、水泥裂缝长度类图像样本37 945个、破碎板面积类图像样本7 310个。基于Faster-RCNN进行训练验证,开展路面裂缝目标检测并实现自动识别。利用北京市政道路2 000 km路面图像进行试验验证,并与路面裂缝Unet分割自动识别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开展路面裂缝目标检测可通过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召回率和准确率,其值高达85%以上,自动识别运行效率为12.3帧/s,与Unet分割自动识别方法对比更接近路面裂缝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地质及交通荷载情况,对接缝位置、填挖交界地段、半填半挖地段裂缝进行调研及数值分析,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裂缝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合适的水泥路面养护建议,为广东省水泥路面的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吉林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调查和病害成因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对刚性路面断板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崔凌秋  杨晓青等 《东北公路》2002,25(4):31-32,100
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季节性温度变化,会产生脱皮,错台,断板和啃边等病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施工,冰冻,行车荷载作用和地下水变化引起的,这些病害的产生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提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清远~连州一级公路、桂林~柳州高速公路、梅州~河源高速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过程,发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病害的过程一般是:道路通车2年后接缝填缝料缺损和脱落,3~4年后发展为板底脱空和板间错台,4~5年后才发生板块断裂等路面病害,随后路面病害的范围和程度将迅速扩大与加剧。为此,从材料、力学等方面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及其产生病害的机理,揭示了填缝料缺损、板间错台、板底脱空和板块断裂的具体破坏形式和破坏规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和路面维修提供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清远—连州一级公路、桂林—柳州高速公路、梅州—河源高速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过程作了调查,从材料、力学等方面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病害的原因及其机理,揭示填缝料缺损、板间错台、板底脱空和板块断裂的具体破坏形式和规律,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具体时机与方法,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和路面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G214既有公路现场调查和实体监测,对公路沿线冻土特征与道路病害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路面病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主要与路面类型、冻土类型和路基高度有关。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和监测资料分析,对G214沿线公路病害成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得出冻土区道路的病害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融沉变形引起的。通过对沿线路面实测变形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在路面宽度为8.5 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裂发生的位置和路面发生纵裂时的临界沉降值,这对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增利  张宗军 《公路》1996,(7):51-5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行车平稳的主要因素之一,灌缝不好渗水后易使路面板产生错台和卿泥;若接缝中落入石子等硬物会导致板的拱起、破碎等病害,可以说接缝养护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防止路面板出现病害的关键环节。107国道泰安段1988年建成通车,施工时采用沥青灌缝,通车不久填缝料就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散失。为找到较理想的填缝材料,我们在养护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路面接缝填充料必须具备以下特点:(0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板的频繁位移,且不传递内力。m粘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