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的性能概括地说有“四气”、“五味”的特点。“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中药的气味即指四气、五味.四气,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这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如石膏性寒、附子性热、桂枝性温、葛根性凉等.此外,有些寒热之性不显的平性药,如甘草等及微寒、微温药等也未越出四气范围.五味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对中药药性理论做了纲领性的描述,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原则,为药物四气理论的萌芽;提出了"辛、酸、甘、苦、咸"五味,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五味功能,成为五味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关于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的阐释。后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药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于中药的基本性能—中药的性味、作用趋向及归经。“性”可分寒、热、温、凉,“味”可分辛、甘、酸、苦、咸,其中辛、甘、酸属阳,苦、成属明。升浮届阳,沉降属明。它们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于中药的基本性能—中药的性味、作用趋向及归经。“性”可分寒、热、温、凉,“味”可分辛、甘、酸、苦、咸,其中辛、甘、酸属阳,苦、成属明。升浮届阳,沉降属明。它们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药作为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药材之真伪、优劣,关系到临床用药之安全、有效,因此,中药鉴别是一切中药生产、应用、研究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司马迁《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可见辨药为本草之原始,为古代医药之起源。中国第一部本草著作《本经》序论中述及:“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有毒、无毒,阴干、曝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药之不同,性味功能自然各异,不可不察也。”说明辨药之重要性。从史前的口头流传到《本经》,从《纲目》到今天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疾病与药物饮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实用医技杂志》1998,5(2):106-106
<正> 食物的性味和药物一样,具有寒、温、凉、热四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故两者均有密切的关系,掌握的适宜,可辅助药物的治疗,提高疗效,否则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服药中要掌握饮食宜忌的基本知识,是做好中医饮食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相似文献   

9.
~、城空白,(20分) 1、四气是:寒、热、温、凉.五味是:辛、甘、酸、苦、咸,另外有淡、涩. 2、活血祛淤药中兼有行气功效的药有,川芍、郁金、姜黄、三棱. 3、行气药中长于疏肝理气的药有:香附、肯皮. 4、与甘草不能配伍的药有:海藻、大戟、芫祝、划一遂. 二,下列各药的性味(10分) 旧蛤咸微寒干姜辛热 杯荷辛凉尤胆草:苦寒 党参甘平川芍辛温 白芍苦酸微寒半夏辛温 获菩廿淡平甘草甘平 三、下列各药的功效(标米的并注明常用荆皿).(20分)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枯梗;卜宣月市气,祛痰排脓. 老石肖:软坚泻下,清热泻火. …  相似文献   

10.
王华  王正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5-25
熟悉方药的性能祖国医学认为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这些规律体现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四气即寒、热、温、凉(平),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确定的,如:罗布麻、菊花、金银花可治疗日赤、发热、扁条腺炎等热症。血味即酸、苦、甘、辛、成五种味道,辛味药能发散表邪,如外感风寒用生姜、桂枝;甜(甘)味药有甘缓和中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性、味、功用是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指导用药的规律。药性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根据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来确定的。其特点是:对象在人,用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药味具有辛、甘、苦、酸、咸五种不同的味(指药效上的差别),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出来,另方面则是根据临床治  相似文献   

12.
气味厚薄理论渊源于《内经》,形成于金元易水学派,明清也有不少医家继承和应用之,而现在却弃之不用或予以回避。其实,它本身就是从中药气味学说发展起来的,对阐明药物性能功用具一定指导作用,何谓气味厚薄?张元素从天地阴阳属性立论,将气味厚薄表述为:“味之薄者,阴中之阳……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阴中之阴……酸、苦、咸、寒是也”;“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辛、甘、淡、平、寒、凉是也”,“气之厚者,阳中之阳……辛、甘、温、热是也”。此文对气味厚薄之划分已很显豁。此外,对某些特殊药物来说,气味厚薄还应包括味觉和嗅觉对药  相似文献   

13.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是以气味而成其性。同一药物,又可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味功效。清·徐大椿《制药论》曰:“凡物气厚力大,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始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醇矣。”故临床用药时,或取其偏、或制其偏,以发挥最佳疗效。药物的炮制方法有制其形、制其性、制其质、制其味之不同,兹分述其与临床药物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在中药处方中缺少某一种药物时,在同类药物中如何选取最近似药物的一种方法。按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性能,分为寒、热、温、凉、甘、酸、苦、辛、成、升降沉浮等,这些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限。用模糊数学的加数Hamming距离,度量各因素集合的贴近程度,比较那一种药物与此种缺少药物药的各种性能综合对比的结果最近似。  相似文献   

16.
药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内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热以寒,治寒以热".医者取其性味之偏胜用以消、补、温、清,是为常法.寒温并用,则是将寒凉与温热之性的药物同处一方,取其相反之性而达相成之妙,可以说是变法.将寒温并用运用于临床的首推张仲景,观<伤寒论>113方,寒温并用者竟达52方,仲景以病因病机为依据,将药性相反之品融于一方,取其相成之用,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实事求是,重视实践,使气味理论从传统理论向科学用药迈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1]序例第一卷中,综合前人观念,分别讲述了气味阴阳,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气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五运六淫用药式,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五脏五味补泻等气味理论,还结合实际,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曰:“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吻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故从旧尔。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1修正气味、增加主治《本草纲目》的编撰体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药剂性能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参阅有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了中药药剂性能,并对其临床应用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中药药剂的主要性能包括四气(寒、凉、温、热)、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沉浮(药物趋向)、归经。在实际应用中,应当对常用中药的药性、药效准确详细了解,进行药物合理配伍,掌握各种药物用量,从而使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结论加强对中药药剂性能以及应用的研究,对于促进药剂学发展,促进中药药剂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合和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不同或对立的要素、成分 ,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的整体协调 ,旨在阐发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默契、相异相成的本质关系。合和思想强调事物的整体效用 ,重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中医学秉承了古代哲学的合和观念 ,使之成为指导中医理法方药立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1] ,中药的运用便充分体现了合和的思想观念。方药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每味中药都具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 ,这些特性是根据各药施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作用和功效而确定的。四气 ,即寒、热、温、凉四性 ;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  相似文献   

20.
中药中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其最早记载,据目前资料,见于《尚书·洪范》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又云:"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