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地区连续的地震使得众多建筑遗产受到损坏,地震对古建筑的破坏有的时候是毁灭性的,为了避免建筑遗产在震后的二次破坏,并且能行之有效的组织救援、安排维修工作,本文对震后维修的工作原则和程序提出探讨。旨在对震后的建筑遗产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能使建筑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和信息尽量完整的保留,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与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与灾后恢复重建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受到全世界瞩目。为了我国今后防灾减灾的长远需要,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地震案例进行了全面收集,对国内外防灾减灾与震后重建的经验和教训加以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工程建设领域灾后重建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介绍,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汶川映秀镇渔子溪村震后重建的设计,提出了绿色安全的理念与基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减灾防灾的原则,介绍了重建的村落结构、功能布局、建筑群组织、生态景观设计和防灾空间布局等内容,并结合住宅单体设计与建筑细部塑造,探索了村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重建具有文化认同感的精神家园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震后中小学重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在震后重建中小学中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使学校成为在灾害发生时最安全的地方。在提出震后重建中城镇中小学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之后,对选择建筑结构形式和提高建筑抗震能力提出了新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UNESCO亚太遗产保护奖的原则和标准为参照,基于对我国获奖项目的调查研究,探讨世界遗产保护发展趋势下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策略;并基于中国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健全体制保障、适应区域条件、提升工程完成度、改善建筑性能、提升人文环境、鼓励公众参与、利用信息平台、发展应急防灾几个方面研究我国遗产保护策略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正>唐山是一座震后重建的特殊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唐山在震后城市恢复重建过程中,受当时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全市建设了大量保温隔热性能差的住宅。这些老建筑基本未考虑建筑保温隔热措施,建筑功能不完善,外表陈旧,与近年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刚刚出版的《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为载体,研究了如何在“导读”20世纪建筑遗产知识化体系中,用一个侧面解读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工程”,其中包括重建遗产细读的评论与认知文本及方法,因为建筑遗产研究应用至今一直未能解决全类型的遗产“补课”任务。《20世纪建筑遗产导读》以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具的特点,成为有文献价值的科教读本,不仅对业界呈现了20世纪遗产的视野,也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下让国际社会认知现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必读书。文章以客观的品评分析了在建筑文博与城市管理诸领域,推介20世纪建筑遗产对城市更新及既有建筑文脉的改造之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灾区重建中对墙体材料大量和迫切的需要,以及震后大量建筑圾垃急需科学有效的处理,以保障重建工作安全有效进行,2008年6月26日,环资司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题研究了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生产及震后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座谈会邀请了建材工业规划、建筑材料研究和质量监督检验、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等单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地震灾区重建中对墙体材料大量而迫切的需要.以及针对震后大量建筑垃圾急需科学有效的处理.保障重建工作安全有效进行,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环司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专题研究了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生产及震后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座谈会邀请了建材工业规划、建筑材料研究和质量监督检验、建筑工程、建筑设计等单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名称期次页码新年致辞2008,我们扬帆远航1(1)热点关注抗震救灾我们在行动6(5)加快墙材革新支援灾区重建6(8)发改委资环司召集专家研究推进墙材生产及震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7(5)建设部门正积极研究资源化利用震后建筑垃圾7(5)国家质检总局:救灾重建产品中新型墙材合格率最低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