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3,(9):1295-1296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平均缓解时间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尺桡骨下段骨折应争取尽早一次正确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简单,复位后稳定性好,愈合快,可有效恢复患儿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辅以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部患儿均施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夹板外固定后辅用超关节石膏托外固定,术后1~2周去除石膏托均改为中立位握住托板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解剖复位27例,功能复位10例,临床愈合时间3~7周,平均5周;结论:手法复位夹板辅用超关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正常、非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应用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本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106例。其中男78例,女28例;年龄2~12岁,平均6岁。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后应用自制小夹板外固定。结果患儿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愈合时间3~6周,平均4.2周。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本组优96例,良9例,可1例。结论手法复位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符合治疗儿童骨折的特点,相较其它治疗方法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并结合中药治疗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1-12岁,伤后就诊时间10分钟-1周,右侧30例,左侧2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采用相应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药等方法.结果 50例患者随访1-2年,平均1.5年,依据疗效评价标准,优43例,良7例.X线片示解剖复位40例,功能复位10例.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药治疗小儿尺桡骨下1/3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好,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49例患儿中,首次复位成功40例,再次复位成功9例;治疗优良率为91.84%(45/49);骨折愈合时间为(4.68±0.51)周,尺偏角为(17.49±2.64)°,掌倾角为(6.09±1.9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3/49),均较轻微,适当处理后完全消失,未对患儿康复带来较大影响,无骨折腕部畸形及慢性骨感染发生。治疗前VAS评分为(8.29±0.6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4.43±0.8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95±0.28)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效果显著,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且骨折愈合快,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夹板外固定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方式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0月本院40例尺桡骨骨干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手法复位后给予夹板外固定,试验组手法复位后钛制弹性髓内针固定。随访10周后,比较两组功能恢复、X线评分、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6、8周X线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10周两组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针内固定可以有效固定儿童尺桡骨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快、治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尺桡骨双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60例患者,恢复情况优42例,良9例,优良率为8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于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海林 《吉林医学》2011,32(28):5973-5974
目的:探讨小夹板治疗尺桡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手法整复并以杉树皮结合布胶布和卫生纸制作自制小夹板结合防旋托(又称前臂圆柱托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折患者70例,全部采用手法整复并自制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本组70例均获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3.6个月。51例获解剖复位,16例近解剖复位,2例对位3/4,1例对位1/2。临床愈合时间4~6周,前臂旋转功能和腕、肘关节活动均正常。优61例,良9例。未出现张力性水疱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情况。结论:手法整复自制小夹板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尺桡双骨折治疗中,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方法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对39例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宽掌背侧夹板加中立板外固定,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9例均愈合.结论:小儿尺桡双骨折应首先尽早应用手法复位,克服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类的中医小夹板治疔.方法 方法对215例A、B、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复位外支架固定.结果 随访6月以上90%.优良率: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87.28%、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79.76、复位外支架固定84.61.结论 未波及关节面或无骨短缩的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能达到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经小夹板外固定可达到良好固定并恢复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涛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43-4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尺桡骨双骨折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3例。对照组患儿行临床常规骨折治疗手术,观察组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进行骨折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儿骨折愈合、功能性恢复及畸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9例(44.17%),有效22例(51.16%),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对患儿无医源性损伤,治疗费用较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平乐正骨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和3D打印支具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进行疗效分析,进一步优化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的方式。方法:对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门诊和住院治疗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治疗(每组各40例)的80例名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平乐正骨手法复位后,透视位置可后分别采用小夹板和3D打印支具给予4周固定,8周后行X线检查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掌倾角和尺偏角情况,8周、12周后观察前臂、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个性化3D打印支具外固定组(试验组)的愈合时间与小夹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8周左右,骨折线模糊;而8周时试验组掌倾角和尺偏角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在8周和12周两组前臂和腕关节功能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支具较传统小夹板外固定在保持骨折端复位时可以做到精准、持久,在前臂和腕关节功能改善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高凯章  周立  何东阳  张立 《四川医学》2019,40(9):935-938
目的探讨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技术治疗老年桡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对86例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老年桡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其中70例得到6个月至1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8. 1个月。结果分析评价得到随访的70例患者在6个月时X线片愈合情况及测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结果显示解剖复位33例,功能复位37例,均骨性愈合。多数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恢复较满意,部分病例存在桡骨轻度短缩。末次随访采用腕关节Dienst功能评分优21例,良39例,可10例,差0例,优良率85. 7%。结论折顶回旋手法整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均达到功能愈合;疼痛不明显,功能活动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为老年患者所认可和接受,应为临床治疗选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尺桡骨干双骨折行手法复位外固定后,易出现骨折再移位,影响骨折愈合及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因此,复位后可靠的固定至关重要。国内有学者提出,采用前臂夹板联合长臂石膏固定[1-2],但长臂石膏的应用将减少患儿的舒适度,不利于患儿配合[3]。笔者针对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单纯夹板固定与夹板固定联合长臂石膏固定治疗儿童稳定性尺桡骨干骨折的临床有效性。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确诊的闭合性、稳定性尺桡骨干双骨折患儿108例,均非陈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过手法复位后运用传统夹板固定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选76例均来自门诊的病例,全部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夹板固定)和对照组(石膏固定),每组38例。结果两组固定效果、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夹板和石膏固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治疗组的固定效果、功能恢复、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运用小夹板固定从固定效果、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方面优于石膏固定治疗,小夹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竖飞 《吉林医学》2015,(10):1963-196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9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3.7±3.5)个月,总优良率为95.68%,局部自觉疼痛缓解时间3~9 d,平均(6.3±1.8)d;手背肿胀消退时间4~15 d,平均(5.8±1.9)d;骨折愈合时间28~63 d,平均(34.8±9.2)d。治疗后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度数均较复位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简便,易学易掌握,应用广泛,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疗效确切、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孙中伟 《当代医学》2021,27(16):162-164
目的 探究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两组均实施手法复位固定术,对照组外固定材料选用石膏,观察组外固定材料选用小夹板.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值、骨代谢[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腕关节功能[Garland-Wer-ley评分]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56±2.1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62±3.20)周(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及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RAP5b水平及GW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预后较好,促进骨密度改善及骨组织代谢,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观察组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和骨折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中药外敷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肿胀消退快,愈合时间短,功能障碍发生率低等特点,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吴敏谦 《吉林医学》2011,(17):3532-3533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30例。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手术复位小夹板治疗,功能恢复良好。其中优14例(46.67%),良13例(43.33%),可2例(6.67%),差1例(3.33%),优良率90%。手法治疗时间40~62 min,住院时间11~17 d。本组30例患者没有骨不连或骨延迟愈合病例发生,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好,患肢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安伟 《求医问药》2014,(3X):72-72
目的:探讨分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法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0~19个月的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部位均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6周。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分,其中有69例患者评分为优,有47例患者评分为良,有12例患者评分为可。功能优良率为91%。结论: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好,花费低,且操作简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