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作为未被企业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电费已成为这些商业企业经营成本中紧随场地费用和人工成本之后的第三开支项目,专家称,节电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质的朝阳产业之一。在中国,商业电力用户比工业用户、家庭用户、农村用户要承受更高的民价。平均而言,中国商业电价在每度0.8-1.0元之间。调查显示,目前在酒店、超市、商场等商业行业电费成本已成为这些商业企业经营成本中紧随场地费用和人工成本之后的第三开支项目。中国多数城市的酒楼每年的电力消耗在5万-100万度,其中年耗电在8万-60万度的用户占绝大多数;一般酒店每年的电力消耗在30万-1…  相似文献   

2.
秦学华 《中国能源》1991,(8):31-32,15
<正>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中心任务,发电企业要实现这一中心任务,就内涵而言,抓好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电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已在不断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①电力成本管理意识不强;②电力成本管理不严、不细、浪费较大;③成本反映不真实,有乱挤乱摊现象;④成本控制不住,即使是承包也包不了,包不了年终就设法让主管部门调整;⑤成本计算  相似文献   

3.
目标成本管理是火电企业成本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火电厂电力生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目标成本管理、全员参与、精细化管理、纵横对标管理和严格绩效考核的火电厂目标成本控制体系,针对影响火电厂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燃料成本,提出了完善配煤燃烧目标成本管理机构和制度的措施,可为火电厂进行目标成本管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朱睿博 《太阳能学报》2022,43(2):504-505
<正>化石能源的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可再生绿色能源取代化石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有效缓解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助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以光伏发电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得到广泛关注,我国光伏技术发展、推广应用更是领先于其他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给用户端提供日常电力供给。对企业发展而言,企业能源管理与成本控制息息相关,采用光伏发电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广泛,如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等。LED用于照明具有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的优势,与光伏发电结合可达到环保、高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金芳 《节能》2019,(4):6-7
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的重点行业。而工业企业耗电普遍偏高,一般高于发达国家的15%~30%,电费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比重加大,有的企业已占到全部成本的30%以上。在安徽中烟及下属单位全年的能源费用支出中60%以上是电费,2016年达到了69%。可以说,电费已成为工业企业成本中除物料成本、人工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项目。经过分析,公司电力转换系统普遍存在大马拉小车的问题,变压器负荷率极低。通过提高变压器利用率,实现变压器经济运行,对稳定供电质量,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节电的意义  随着各种尖端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借助高科技手段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用电成本已成为了现实。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够有效控制电能消耗,缩减企业的电费成本,企业是乐于接受和投资的。据分析,节电投资是一项长期性的高回报投资,企业将因此得到至少不低于60%的年投资回报。美国的权威媒体《华尔街日报》就曾对各种投资形式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其结论是:节电投资是一种回报最快、最稳妥的投资方式。在国外,节电投资作为一项全新的投资方式,因其简便易行、周期短、回报高而得到迅速普及。  二、供电中的电能过度消…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因其开发周期长,科技含量高,材料材质、工艺路线复杂、环保要求高等原因,而成为高成本的制造行业。因此,有效的成本控制已是发动机制造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SAP系统因其数据集成性、资源共享性、传输及时性等特点,摈弃了以往发动机制造企业传统成本管控中的数据多源、信息屏蔽、权限分散等弊端,做到了研发、工艺、生产、物流、财务数据同源、资源共享、责权分担,为柴油机制造企业从产品研发源头就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成本管控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氧化铝生产具有高能耗特性,节能降耗改造是提升氧化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了采用电站锅炉替代熔盐炉加热矿浆的方案,并提出运行方案,以有效降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蒸汽成本和电力成本,为企业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9.
梁业 《广西节能》2010,(3):25-27
节能减排已成为企业和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企业里能源的消耗成了企业管理者棘手的问题,安装实时的监测设备,投入太大,成本太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根本不可行。为了使企业的能耗得到有效的控制,企业管理者能快速查出能源浪费究竟在哪个环节,一种"可视化节能报表"——Excel表格的巧妙应用技术将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0.
控制发电工程造价目前已成为各电力设计院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本院在设计中所涉及的此类问题分可行性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浅议火电企业成本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晓敏 《江西能源》2005,(3):21-23,48
国家电力改革已按“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力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进行划分。并在发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本文在分析电力企业的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成本的因素,提出了降低成本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成本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思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电开发企业作为竞争的主体.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应该树立怎样的成本控制思路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对水电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力求通过分析使得成本控制在水电开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已成为电力体制改革的争论焦点,提出了考虑环境外部成本和断电成本的电力市场长期资源规划模型,以社会总成本最小化建模,并运用折现率体现成本的动态变化,形成一整套以发电为约束的长期资源规划综合模型。以云南省未来发电资源规划的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我厂是生产生铁、线材、螺纹钢等产品的冶金企业。电力占总能耗的30%,日平均用电量为35万kWh。近几年来,电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厂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厂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葡萄牙电力公司EDP发布报告称,在与化石能源发电、水电、核电的发电成本比较中,风电已胜出成为欧洲最廉价的发电模式.EDP是葡萄牙最大的能源公司,也是全球第四大风能运营商,该公司控制的24 GW年发电量中约有8.7 GW为陆上风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燃煤电厂的经营模式已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发电厂不得不面对"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严峻挑战,燃料成本已成为影响电厂经济性的关键因素。以山西南部某发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煤种、多工况试验,定量地分析了煤种变化对锅炉效率、排灰成本、环保成本、检修费用等指标的综合影响,提出用综合标煤单价来全面衡量燃煤的经济性,使燃煤由定性分析变为定量管理,实现燃煤管理的新突破。对燃煤电厂的经营决策、成本分析、燃料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能推动企业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如何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工作,降低能源消耗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大家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江苏油田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提出降低能源消耗成本的措施,供各企业管理部门在经营决策中参考。二、江苏油田能耗与成本现状江苏油...  相似文献   

18.
董国俊  王晨 《节能》1995,(5):34-36
企业生产用电效果的最佳控制镇江轴承厂董国俊,王晨1前言1992年,镇江轴承厂电力消耗占能耗总量的65%,电费支出85万元之巨,其中27万元是支付议价电费用。这里还不包括预购电量与实耗电量之间的正负差额所引起的罚款。由此可见,电耗是影响我厂成本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为人类服务已有几千年。但只是在近50年才出现现代太阳能技术,并取得长足进步。光伏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建筑、风能和生物质能技术,其效率和可靠性都已提高,成本亦已下降,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走整合之路。在建筑物上可以窥见这种发展趋势。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已经不是建筑物的附属品,它们已越来越多地成为与建筑物一体的结构件。建筑师、工程师、企业家和建筑公司正在使各种有效能源和太阳能技术最佳整合起来生产电力、供热、降温和照明,这样家庭、办公室和工厂实现了节能,环境更加舒适,对能源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能源评论》2012,(12):17-17
读《分布式光伏政策能否拯救产业》有感:光伏界已陷入产业悖论的怪圈中。2005年,尚德电力上市被神话后,举国大跃进。国际资本控制下的光伏生产线企业、销售配件、银浆和有关专利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套利,大发其财。但是,这场皇帝的新装之戏,在欧美已正式谢幕,中国的悲剧仍在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