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占85.7%)行Ⅰ期切除吻合术,6例(占10.7%)切除后行肠造瘘Ⅱ期吻合术,2例(占3.5%)因肿瘤晚期行双腔造瘘术;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占14.3%),其中切口感染5例(占8.9%)、肺部感染2例(占3.5%)、腹腔感染1例(1.8%).结论 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最为理想,但必须注意术中肠道灌洗和围手术期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应用术中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例,术中给予碘伏生理盐水对梗阻近端结肠进行开放式灌洗,后行一期结肠吻合术。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切口发生感染3例,换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精细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应用结肠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范波  高云升 《中外医疗》2009,28(13):26-26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64例(94.1%)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例(4.4%)切除后肠造瘘二期吻合术,1例(1.4%)一期近端造瘘二期切除吻合术;术后并发症15例(22%),其中切口感染8例(11%)、肺部感染4例(6%),吻合口瘘1(1.4%)、腹腔感染1例(1.4%)。结论 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工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有效的结肠灌洗可提高工期根治切除手术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结果:在本组75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采用Ⅰ期切除吻合术进行治疗,有6例患者进行Ⅰ期切除、结肠造瘘、Ⅱ期肠吻合术治疗,有9例患者因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治疗而接受近端肠腔造瘘治疗。在术后,本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在进行引流、胃肠减压及抗感染等处理后瘘口愈合。本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死亡。结论:重视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地为其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其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一期切除吻合术能有效降低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死亡率,是此病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与术前准备。方法 84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54例行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22例行二期吻合术。结果 54例行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者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掌握好适应证,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收治20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 20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肠切除吻合术18例(90%),行姑息性结肠造瘘2例(10%),术后切口感染3例,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结论 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行一期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共39例。39例患者中,32例患者给予病变结肠行一期切除吻合术;4例患者实施分期手术,首先对肿瘤部分实施切除,在近端结肠进行外置造口,远端封闭,而后择期再行肠端端吻合;1例患者行一期造瘘术,二期肿瘤切除及常吻合术;2例患者实施单纯造瘘术。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38例患者均给予处理后肠梗阻症状得到显著缓解。2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经相应处理后愈合。术后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给予相应抗感染处理后感染消失。本组患者中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4±5.9)天。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5年,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34/39)、52.6%(20/38)、39.4%(15/38)。结论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及早诊断及早给予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在掌握适应症情况下尽量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与术前准备。方法84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54例行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22例行二期吻合术。结果54例行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者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小华 《中外医疗》2011,30(16):104-104
目的 探讨左丰结肠癌并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过程以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衍32例结肠癌并肠梗阻老年患者,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者手术32例,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发生,也无手术引起的死亡.术后4~7d肠功能恢复.其中3例发生切口感染,换药治愈;发生肺部感染者1例,经过抗生素治疗后也治愈.无腹腔脓肿、肠梗阻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术在左丰结肠癌并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文昌玉 《广西医学》2012,34(1):123-124
目的 观察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32例,均为结肠灌洗后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结果 32例一期切除吻合均获成功,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出院.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结肠灌洗,加强围术期处理,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李帅  钟震海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19-20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性梗阻临床治疗的问题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2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自2002年6月-2008年6月的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3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21例行急诊手术,1例有吻合口瘘为Ⅰ期手术吻合后发生、1例术后肺部感染、3例发生切口感染、因中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病情加重放弃治疗离院1例,择期手术12例均痊愈。结论必要的术前准备、对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提高老年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老年结肠癌并肠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结直肠癌并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46例老年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住院病例。结果38例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其中29例行Ⅰ期切除吻合;7例行Hartmann术;2例行横结肠双腔造瘘。Ⅰ期切除吻合者中,3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死亡。结论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充分灌洗的前提下,对部分老年性肠癌并梗阻行Ⅰ期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37例老年人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一期肠切除吻合22例;一期切除吻合、近端结肠造瘘8例;近端结肠造瘘、二期手术切除吻合5例;Hartm ann手术2例。结果:37例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结直肠癌并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46例老年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住院病例。结果38例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其中29例行Ⅰ期切除吻合;7例行Hartmann术;2例行横结肠双腔造瘘。Ⅰ期切除吻合者中,3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死亡。结论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充分灌洗的前提下,对部分老年性肠癌并梗阻行Ⅰ期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黄建春 《吉林医学》2014,(18):3914-3915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病例完整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部位病变下不同术式的选择情况及不同术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左、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选择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方式或分期手术方式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同部位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术式选择无明显区别。左、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3%、9.37%,不同部位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9,P=0.69>0.05);左、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分期手术,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46.7%、42.6%,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0,P=1.00>0.05),但左、右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与行分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Ⅰ期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11.7%)与行分期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4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4,P=0.001<0.05)。即左、右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分期手术方式。结论: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对策是依据个体化情况,Ⅰ期切除吻合与分期手术结合,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陈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7):37-38,4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安全性和术式选择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普外科从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3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总结分析。结果 3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癌瘤位于升结肠6例,横结肠3例,结肠脾曲4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12例。患者I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吻合9例;I期行左半结肠切除吻合17例;3例行左半结肠切除一期造瘘、二期吻合;还有1例行姑息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者年龄都在60岁以上,全身状况差,合并症多.经积极抗感染、胃肠减压、合理的护理策略,加强支持治疗后治愈。结论正确掌握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时间和在手术中进行肠道灌洗方法,熟练掌握根治切除l期吻合术的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和术后的积极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大肠癌致肠梗阻高龄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升结肠癌和横结肠癌患者均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大多数乙状结肠癌和降结肠癌患者采用Hatmann手术,其它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和结肠造瘘术,直肠癌患者1例(5.3%)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1例(5.3%)Hatmann手术,另有1例(5.3%)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术后1例(5.%)切口感染,1例(5.%)吻合151瘘。结论提高对高龄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认知,选择好手术时机和方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1995年11月-2007年11月我们收治的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中,慢性不全梗阻有89例(79.5%),急性完全性肠梗阻23例(20.5%)。112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98例一期切除吻合术,9例切除后肠造瘘二期吻合术,5例一期近端造瘘二期切除吻合术;一期手术切除率95.5%,术后并发症12例(10.7%),死亡2例(1.8%)。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绝大多数为慢性不全肠梗阻。结肠癌是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工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有效的结肠灌洗可提高工期根治切除手术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31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95例合并肠梗阻,27例行一期切除吻合,68例行Hartmann手术。比较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手术组临床疗效。结果:一期切除吻合组与Hartmann手术组相比,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在选取合适病例的基础上,经积极适当术前准备改善肠梗阻状态,术中合理有效的肠道减压及局部肠腔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