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将可中断负荷引入输电阻塞管理成为缓解阻塞和消除市场力的有效手段。提出通过潮流优化并将可中断负荷引入输电阻塞管理,提出潮流优化与可中断负荷联合调度模型解决输电阻塞问题。对该模型以及IEEE 6节点仿真表明,在电力市场下,采用潮流优化与可中断负荷联合调度模型,可以有效缓解输电阻塞。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中断负荷的新型输电阻塞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力市场条件下,传统的阻塞调度方法往往会使得阻塞线路节点的电价攀升许多,在对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输电网络阻塞调度方法,利用最优潮流辅助以可中断负荷控制加以实现。与传统调度方法之间的经济比较以及3节点的算例表明,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应用最优潮流与可中断负荷控制相结合的阻塞调度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网的阻塞成本,为电力用户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大用户直购电是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必然趋势,将成为用户实施选择权的主要方式。根据大用户直购电交易的特点,提出一种考虑可中断负荷的大用户输电网过网费定价方法。该方法在综合考虑合同电量约束和中断负荷约束的前提下,建立了大用户中断阻塞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输电长期增量成本法(transmission long run incremental cost,T-LRIC)进行过网费定价。最后,以IEEE 30节点测试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定价模型的正确性,并计算分析了不同交易量以及中断负荷对输电阻塞和过网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配置合同电量及选择中断负荷,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网的经济利用效率并改善线路阻塞延缓投资时间,过网费用也有所降低,为发电企业和大用户合理申报直购电量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大用户直购电长期交易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的电网输电阻塞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刘昌  姚建刚  余虎  葛亮  李继传 《电网技术》2005,29(12):16-21
作为削峰减荷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中断负荷管理利用用户的用电灵活性,来缓解负荷高峰期供电的紧张状况,减少昂贵的发电旋转备用,这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从可中断负荷管理的原理出发,将可中断负荷引入到输电阻塞管理中,提出了通过潮流优化辅以可中断负荷控制的消除阻塞的最优调度模式.对该模式的经济性分析以及IEEE6节点的算例表明,在电力市场条件下,采用潮流优化辅以可中断负荷控制的阻塞管理模式是可行的,也是较优的.  相似文献   

5.
对跨区域互联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侧响应的阻塞管理方法,通过整合需求弹性、温控型负荷和可中断负荷等多种需求侧资源,和设置补偿价格、阻塞价格等价格信号,进行灵活的负荷计划调整,进而缓解和消除阻塞。根据用户的需求弹性系数建立了分时电价响应模型,并基于温控负荷的热力学特性建立了温控负荷和可中断负荷的联合响应模型。通过节点电价和最优潮流计算确定阻塞价格和补偿价格。并在考虑输电损耗和和用电时差的基础上,对跨区域互联系统阻塞问题进行了分析。分别设置了3个场景,对互联电力市场阻塞程度、区域电价、阻塞剩余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和阻塞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可中断负荷参与输电阻塞管理的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市场环境下,输电阻塞严重威胁系统安全,并加剧了市场力滥用行为.可中断负荷作为一种电力资源可有效缓解阻塞.文中建立了一个可中断负荷参与电力批发市场竞价的阻塞管理模型.该模型是一个2层优化模型:外层优化潮流模型可确定节点电价,并进行电能调度;内层优化模型旨在选取有效消除阻塞的可中断负荷.在模型求解时,针对出现的非线性互补问题(NCP),通过NCP函数将其转化为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然后用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求解.最后以一个修改的IEEE 30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系统时常发生输电断面阻塞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多个地区的可中断负荷合同,从控制时段、控制负荷等方面提炼了可中断负荷的控制要求,以此为基础,考虑可中断负荷响应后最优购电策略,提出了基于可中断负荷的经济调度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布式发电机和可中断负荷,建立了配电公司(Disco)在竞争的日前市场下的多时段能量获取模型.假设各发电公司和其他Disco的费用信息能够得到,Disco之间的竞争用一个两层优化问题描述.外层子问题代表Disco的优化决策,目标为自身利润最大化;里层子问题为独立系统运行人考虑安全约束的能量出清模型,目标为最小化购电成本及中断补偿费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及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用来求解两层模型.8节点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算例同时分析了分布式发电机和可中断负荷在输电阻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激励相容的输电阻塞管理模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基于激励相容的可中断负荷管理机制,提出一种新的解决电力市场环境下输电阻塞问题的模型。该模型涉及两个问题,可中断负荷的选取问题和经济补偿问题。可中断负荷的选取通过一个两层优化模型实现。在经济补偿问题上,针对市场环境下信息的不对称性,设计了激励相容的补偿机制,使用户在上报真实缺电成本信息时获得最大利润,鼓励其上报真实缺电成本,积极参与阻塞管理,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及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进行模型求解,并通过一个修改的IEEE30节点系统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可中断负荷参与阻塞管理的多目标模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可中断负荷参与的阻塞管理多目标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可中断负荷用户数最少、可中断负荷量最少和独立系统操作员支付给可中断负荷的总成本最少三个目标来消除阻塞。文章结合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隶属度的多目标线性优化算法。对IEEE 30节点系统正常运行情况及意外事故引起的输电线路阻塞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在模型上比单目标具有更好的综合优势,而且算法快速可靠。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可中断负荷合同、可中断电价、可中断负荷市场运营、在阻塞管理中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我国可中断负荷实施中存在的观念、设备和机制,提出可中断负荷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研究一种简单实用的竞价规则;可中断负荷购买的建模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appropriate invocation of interruptible loads by the 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 (ISO) can aid in relieving transmission congestion in power systems. An auction model is proposed, for an ISO operating in a bilateral contract dominated market, for real-time selection of interruptible load offers while satisfying the congestion management objective. The proposed congestion management scheme using interruptible loads can specifically identify load buses where corrective measures are needed for relieving congestion on a particular transmission corridor. The N  1 contingency criterion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to simulate various cases, and hence,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method can assist the ISO to remove the overload from lines in both normal and contingency conditions in an optimal manner.  相似文献   

13.
引入可中断负荷的新型阻塞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阻塞管理从发电侧调整机组出力消除阻塞,但调用高价电能消除阻塞使电网的购电成本较高.文章通过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的可行性分析,提出了引入可中断负荷的新型阻塞管理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下电网总体购电成本的计算方法.3节点算例表明该新型阻塞管理模式下电网的购电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4.
电力现货市场下输配协同传输阻塞管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电力现货市场中传输阻塞管理需要协调输电网和配电网可控资源。鉴于虚拟电厂(VPP)具有能够聚合分布式电源(DG)参与电力市场的良好特性,提出了配电网作为VPP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阻塞管理的输配协同双层优化模型。输电网层综合考虑了由母线电压越限和支路/断面功率越限引起的输电网阻塞,实现了VPP和常规机组的协同优化;VPP层考虑了配电网可控DG和可中断负荷的参与并满足了配电网安全约束。通过2层之间的交互协调,实现了输配全局资源的经济利用、给出了更加合理的价格信号。对由IEEE 30节点输电网和3馈线、16节点配电网组成的输配全局电网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文中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肖涛  张少华 《电网技术》2006,30(4):69-73
结合我国电力工业改革的实际情况,将激励理论引入可选择的电力远期合同研究领域,并结合最优化理论建立了独立发电商和电力公司之间的激励性可中断供电管理模型。在该模型中,电力公司在每个时段可根据实时情况确定合同价格和供电中断分配方法。该模型不仅可以引导独立发电商积极地参与中断管理,而且使得电力公司和独立发电商都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收益。最后通过算例仿真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节点边际价格LMP(Locational Marginal Price)在解决交易的公平性和电网阻塞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可中断负荷作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缓解阻塞。文中对发电出力再调度和可中断负荷量进行了均衡分析,提出了LMP机制下可中断负荷用于阻塞管理的最优调度原则。验证了可中断负荷在降低节点电价、增加社会效益以及解决阻塞方面的优势。文中采用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可中断负荷作为一种灵活可靠的需求侧资源,在国内外电力系统均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我国需求侧管理背景下的可中断负荷实践,总结了市场环境下可中断负荷在提供系统备用、阻塞管理、抑制市场力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分析了江苏近2年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可中断负荷实践,结合我国新一轮电改的有关政策,分析了发展可中断负荷的潜力、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