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3,(9):1276-1277
目的:探讨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的用药方法及特色。结果: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以祛痰为主,常用药物葶苈子、贝母清热化痰;麻黄、杏仁温肺化痰;僵蚕、防风熄风化痰,且临证时善用药对、虫类药物,喜用白芥子等。结论:刘茂林教授治疗急性发作期哮喘用药独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夏翔教授临证用药独具特色,益气补气,首推黄芪;祛风解表、宣肺固卫,常选苍耳子、辛夷;滋阴清热凉血,重用生地黄;活血化瘀,丹参堪比四物。学习名老中医用药经验,应深究用药之理,从根本上掌握其指导思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3.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多属中医"吐酸""吞酸""反胃""嘈杂""胃痞""胃痛""梅核气"等范畴。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或外感六淫,以及久病内伤等,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胃气上逆而发病。袁教授中医临证20余年,擅长运用经方理论治疗脾胃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行宽教授辨治胸痹心痛,从肝治心,善用经方—小陷胸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活用古验方—生脉散、柴胡陷胸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等,创"心痛治肝"之法,拟心痛灵系列(Ⅰ、Ⅱ、Ⅲ号)方、平肝煎;辨治风眩推崇从肝论治,遣古验方—六味地黄丸、二至丸、天麻钩藤饮、滋水清肝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等,自拟验方—加味滋生青阳汤、平肝煎等等,乃王老临床辨治心系病的遣方经验。  相似文献   

5.
岭南儿科学作为岭南医学的重要分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岭南儿科治法用药特色鲜明,主要表现为:(1)固护脾胃,运脾和中先行,同时注重疏肝健脾及平肝补脾泻心。立足中焦脾胃,则可治小儿湿温、小儿五脏疾病;(2)清法见长,不远温补,体现在用药清凉,温清并进;(3)擅用岭南草药,如独脚金、孩儿草、青天葵、布渣叶、芒果核、鸡蛋花、木棉花等;(4)药食同源"治未病",如针对四季调养的食疗方如疏春方、健夏方、安秋方、暖冬方等;(5)灵活运用小儿推拿、刮痧、热奄包、放血疗法、针灸等外治法。总结岭南儿科治法用药特点,可为现代儿科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是妇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该病以月经紊乱、不孕、肥胖、多毛、双侧卵巢持续增大,以及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1].肖承悰教授为中医妇科名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她临证多年,治疗PCOS独具特色,能显著改善该病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妊娠率,在临床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有待进一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明代医家缪希雍现存代表著作中有关泄泻的方药、医案及相关论述,探讨缪希雍治疗泄泻的临床用药特色。包括安胃补脾,升清利尿;善用单方,博采众长;湿盛洞风,风药治之;五更肾泄,脾肾双补。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论治骨痹用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痹 (骨关节病 )是骨科的常见病之一 ,尤其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以缓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在中医学治疗骨关节病史上 ,历代医家对此病的治疗用药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见解。至明清时期 ,诸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提高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骨关节病治疗体系 ,在组方用药方面亦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分述如下。1 补肝肾与壮筋骨《内经》中首次提出了“肾气衰弱 ,寒湿入骨”[1]是骨关节病发生的病机关键 ,经宋金元医家的补充和发展 ,至明清时期确立了从肝肾论治骨关节病的大法。这一点可以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0.
对明代中期著名医学家汪机所著《石山医案》中所载处方进行分析,总结了汪机临床辨证遣药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参芪所宜,当用则用;药有禁忌,遣药审慎;症有缓急,治有先后;审证定药,随症调量。  相似文献   

11.
王中男教授临证遣方多采用古方化裁,同时也不乏自拟验方,方中药味最多不过14味,药量最大不超30 g。认为药有专性之长,方有合群之妙,精于方者,必精于药方配伍。并根据中药的七情相伍,灵活运用药对。在诊疗疾病过程中以整体理念为出发点,局部与全身辨证相结合,临证缜密。同时擅用经方,用药精准,配伍合理,形成了独特的遣药组方风格。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疾病,而且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病。本文从组方遣药、配伍、用量、煎服法、药后调护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加深对经方的配伍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赵文魁为清朝光绪末年及宣统年间太医院院使。从“凭脉辨证,以法定方;温热之证,重在升降;湿热温病,清宣分化;养阴补虚,善用地黄”等方面,对先生用药特色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中可以窥见宫廷用药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4.
15.
李晓春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现就李师在中西药配伍方面的经验,略介绍一二。1辩证用药重视经方李师在临床上特别强调认证准确,是寒是热,是虚是实,要心中有数,用药当知药,知药才能善用。且善用经方,重视经方,可以说用经方得心应手,屡屡奏效,如用白头翁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为96%,近期治愈率为72%。李师虽喜爱经方,但并不拘泥于经方,l%床证型变化多端,经方也不一定通治所有证型,故摸索经方的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总结临床经验,研制了肠炎康、脑心康和三参滋胃…  相似文献   

16.
温立新 《西部医学》2015,46(2):14-15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提供借鉴。方法对王老治疗失眠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用药规律。结果纳入271例临床病例,451诊次,涉及148种药味。用药频次80%以上的13味药组成治疗失眠症核心方,用药频次60%以上的还有6味中药形成治疗失眠症基本方。通过药物聚类分析进一步揭示处方中的药物配伍关系。结论王老治疗失眠强调从肝论治,临床常以疏肝解郁、平肝潜阳、活血清热为法。  相似文献   

17.
宋贵杰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经三十余年的骨伤医、教、研工作,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临床治疗特长。宋师医理精深,勇于实践,既擅长手法,又善用药治,其伤科用药颇具特色,强调辨证论治,突出整体观念,注重调补气血、肝肾;主张用药之道,法乎自然,据因立...  相似文献   

18.
产后病组方用药规律与特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多虚、多瘀、易寒、易热",故产后病治疗重在补虚化瘀祛邪,产后调养以药膳为佳。纯补纯攻均非产后病所宜,因为补虚有留瘀之弊,化瘀有伤正之忧。补虚当以气血为重,然气血之虚,有轻重缓急之异,故用药须分主次。攻邪务辨邪之属性,谨守平和。化瘀不但要善于选用既能活血,又能兼顾脏腑生理解剖特点的引经报使药物,而且应注意攻逐不能太过。产后用药,还应注意解表不可过于发汗,攻里亦当削伐有度,清热慎用芩连,温里谨投桂附,消导之品不可重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除强调辨证准确外,重视药物的选用对提高临床疗效尤为重要.慢性前列腺炎的特色用药有牛蒡子利湿解毒、通淋化浊;连翘清心利尿、解郁散结;大黄祛瘀导浊、通利二便;威灵仙祛湿导滞、通络止痛;延胡索通利小便,镇静安神.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外治用药的特色和规律,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启示。[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的外治中药方剂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分析,研究本书的外治用药特色和规律。[结果]书中外用药材402种,其中外来药物27种,多为化学药物,外治剂型共21种剂型。传统外用药剂拟用的基质约13种,记载频次最多的是油脂性基质。主治病症非常广泛,其中主治病症频次较多的前5位属外科、内科、皮肤科、喉科、骨伤科等。按原文治法表述用语归类统计外治方法计63种。[结论]《本草纲目拾遗》蕴藏着丰富的中药外用药材、验方、制剂及传统的外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药外治的特色和优势,对促进中药外治方法的挖掘利用、改良优化及开发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本草纲目拾遗》是研究"浙派中医"之"本草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