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决定活力,产权决定效率,产权决定出路。备受瞩目的全国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伊春林区正式启动了。这是全国国有林区一开先河的历史性创举,是惠及林业职工、实现林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变革的开始,在中国林业发展史上必将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为了使广大读者对国有林区林权改革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本期刊发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民政府市长、伊春林管局局长许兆君同志《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前瞻》一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现代产权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林权和林业产权的关系,对白龙江林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中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该林区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区的体制改革尤其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和难点。2004年,我为此到全国重点国有林区伊春考察调研,对森林资源产权不明的体制弊端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较清晰的认识,随即专门向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尽快启动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时隔三载,看到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倍感欣慰和振奋,作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热心支持者.我愿谈几点个人认识和体会,希望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改革实践取得圆满成功,以促进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而国有林地流转作为林权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年来经过实践被逐步确认为拓展森林资源经营方式的一个大胆尝试,特别对于国有林区意义重大。通过林地的流转,改变国有林业企业固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营方式,促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改变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职工收入现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及跨部门、跨区域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5.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2006年1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伊春作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先行进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尝试。其实早在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就已经提出,要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  相似文献   

6.
孟莉  王立海  万阳 《森林工程》2006,22(6):57-59
应用熵理论对我国国有林区目前的林业系统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国有林区林权制度必须改革的结论,并从系统论、经济学和林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了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工作者都从多个角度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与林权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的资源经济学理论,在基本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也应当作出调整与改革,从而逐步形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资源配置方式。林权制度改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充分考虑约束其生存的各种因素,并对制度的选择进行成本一收益比较,才能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8.
林业职工是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主体,是推进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力量。国有林区改革作为一项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政府、企业、职工等多方利益关系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职工的满意程度关系着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所设计的“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生态功能不断增强、职工生活不断改善”的三大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漠河市与西林吉林业局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凸显,已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2020年4月,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正式启动,这场改革将彻底改变国有林区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漠河市与国有林区政企分置改革同步进行,机构改革后有必要对政企合一体制下共同管理的自然资源进行重新区划界定,从而引起林地林权发生变化。文章就漠河市自然资源区划界定成果及林地林权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该市国有林区改革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是国有林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介绍了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国有林权改革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十二五"森工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林权改革趋势的基础上, 分析了经济转型国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林经营理念、经营主体、管理体制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所发生的变化, 最后总结了经济转型国家国有林林权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4条经验:渐进式是改革方式, 不完全私有化是改革道路, 完善配套措施是改革保障, 推进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是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2.
亚洲部分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巨大。文中回顾了自上世纪末出现的世界林权制度改革浪潮, 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印度、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和越南5个亚洲国家的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特点, 揭示了亚洲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密切相关。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核心的内容,是在不改变自然保护区内集体林地所有权关系的前提下,协调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土地利用关系,依法维护集体林权和落实林地林木管护责任与补偿责任。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以后,还需要进行配套的制度改革,实现生态公益林制度的法律化,建立自然保护区林地管理契约制度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制度,区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责任及建立自然保护区资金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退耕还林地块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退耕还林可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为适应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区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要准确定位林业地位,科学区划林业发展布局,提高林地比较效益,发展林业产业,创新投资和管理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实现林地可持续经营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笔者通过全面对神农架林区国有林场改革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国有林场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管护、造林绿化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为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国有林场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离退休人员多,负担沉重,债务缠身,发展艰难。进而从改革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森林资源流转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合理分流富余人员,稳定和完善对国有林场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了林区国有林场深化改革之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国营林场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经验,提出国营林场产权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探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毅昌  蒋敏元 《林业科学》2005,41(5):163-168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所有的最大的重点林区。长期以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企资不分已成为制约林区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森工林区管理体制问题对于重点国有林区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林区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指出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森森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履行不到位。通过改革环境分析,提出了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建立“三权分治”和“专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打破林区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三权合一”的管理体制,构建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个主体”,强化森林资源、企业经营、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三种职能”,促进林区生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是我国众多林权农户的重要生计来源。为了实现农户增收和森林资源增长,我国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改政策可以分为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2类。主体改革通过下放林权和分权到户,为新一轮集体林改奠定了基石,并于2013年我国基本完成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其后,各地逐步进行配套改革,主要解决主体改革后在集体林地流转、社会化服务、林权抵押贷款、集体林采伐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的问题。集体林改政策效应研究可为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但已有相关文献尚缺乏对新一轮集体林改整体上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应的研究。文中在简要回顾集体林改研究进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集体林改的经济、社会、生态绩效政策效应相关文献,分析已有研究的贡献和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林区具有"小社会"的特征,林区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国有林区的功能定位和林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标志着国有林区处在社会转型之中。国有林区社会转型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不仅事关国有林区改革发展,而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因此对国有林区社会转型要加强引导、给予扶持、确保有序、系统应对,特别要改变原来行政命令为主、以权代法的管理模式,强化法律在国有林区社会转型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其中要特别重视健全和完善国有林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与林区和谐。能否科学、合理、有效地经营管理林地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本文针对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束后林地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