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改进灌溉技术调节土壤水分,改善生长环境及生态需水规律,降低无效水量消耗,并达到促进和控制根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合理利用光能资源,形成高产优质节水的水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水资源危机的出现,灌区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2)水资源不足,上水量逐下降,为此,提出了加快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因地制宜改进田间灌水技术;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完善水价政策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水灌区灌溉工程能源消耗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灌溉成本和灌溉效益,合理选择水泵型号及电气设备,实施泵站综合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是降低灌溉工程能源消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业优化灌溉中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绿洲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的要求。建立了使用于该地区的优化灌溉模型,求出了优化灌溉时间和最优灌溉量。为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模型可认为。灌水周期随灌溉运作费增大而增大。随作物的耗水和土壤水无效损失增大而缩短。最后结合应用实例分析,得出了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优化灌水周期和优化灌水量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稻需水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两个代表站3年的田间灌溉试验资料为基础,对正常灌溉和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水稻生理生态需水规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根据宏观的和微观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条件下水稻蒸发蒸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标准灌溉井距的含义,并根据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结合农田灌溉的要求,推导出标准灌溉井距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豫东平原的经验数值。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实时灌溉预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以及主要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抗早与节水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日趋成为广大灌区研究发展的主题。从悦来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抽水灌区如何抗早进行了初步探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葛市古桥乡是个农业大乡,农业灌溉条件比较落后,农田灌溉用水量较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较突出。根据古桥乡农业灌溉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高效节水灌溉方案的实施缓解了该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合理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以高邮灌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AO56推荐的方法计算了江苏省高邮灌区1955~2007年的水稻灌溉需水量,并通过Mann-Kendall检验对其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合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高邮灌区水稻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在过去的50余年中高邮灌区水稻生育期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在降雨基本无变化的情况下,灌溉需水量有上升的趋势.在不减少灌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条件下,应通过节水措施减少水量损失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尽可能地满足灌溉需水要求,降低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水稻灌溉管理水平、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灌区灌溉保证率的概念及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延寿县水田节水灌溉用水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实际水田灌溉定额的抽样调查对比分析,总结出水田节水灌溉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确定灌溉年净效益最大为目标,以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可供水量、作物需水量、机电井出水能力、机泵提水深度、除涝防渍埋深等为约束条件,优化计算不同水平年农业最优种植模式及各种水源的最优分配,并提出了最佳的灌溉工程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物灌溉制度的模糊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 ,提出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对作物的灌溉制度进行模糊优化设计 ,寻求最优灌溉策略 ,使有限的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发挥最大的效率 ,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实例研究结果说明 ,所建模型及求解方法是合理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园林节水灌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城市园林植物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低,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城市供水更趋紧张。通过分析,指出了城市园林节水灌溉特点,即科学选用灌溉设备,改善灌水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展望我国城市园林灌溉的发展,认为其将具有节水化、综合化、精准化、管理科学化等趋势。  相似文献   

18.
对低洼地种稻增产灌溉技术进行了3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歇灌溉”是理想的灌溉技术,同时指出了应用间歇灌溉技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大量资料,介绍木半县的节水灌溉实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