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发热患者院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教育,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6年2月28日至4月15日所有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院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检查外周血常规。结果797例患者中229例(28.7%)院前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较多。其中47例(20.5%)患者在不知道所服何药的情况下服用了抗菌药物。随着病程的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增加。院前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都低于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院前用过抗菌药物患者确实需要抗菌药物的比例为30.1%,并不高于院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5.7%),P>0.05。结论发热患者院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需采取加强教育及其他相应措施加以杜绝。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是指由微生物所产生的化学物质-抗生素及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药物的总称.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好、起效快.但滥用抗菌药物可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甚至导致药源性疾病.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临床上尤为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浅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肖永红 《传染病信息》2008,21(4):203-206
进入21世纪以来,感染性疾病流行特点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大型手术广泛开展、器官移植不断普及、免疫抑制个体增加以及长期以来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菌、条件致病菌与真菌感染成为突出问题。应对感染趋势变化,理应有相应新型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与供应,但由于药物研发成本大幅上升,抗菌药物在经历60余年的开发后所面临的困难以及细菌耐药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寿命等原因,国际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处于相对低谷状态;  相似文献   

4.
勾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学术、教育和管理路线图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勾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学术、教育和管理路线图"绝非趋时跟风,而是基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高难度.从本质上讲,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只是发明抗菌药物这一划时代的巨大医学成就所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其导致的巨大负面影响(细菌耐药、医疗费用增加和不良反应造成的机体损害)已引起广泛重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推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譬如在管理非常严格而被誉为"买抗菌药物比买枪还难"的美国,仍有大约半数抗菌药物处方属于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的各脏器发生退行性变,功能减退,代偿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增加.但目前临床上70岁以上老年腹外疝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药物剂量和给药频次均存在不合理现象.为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保证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笔者对70岁以上老年腹外疝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加是Hp根除率逐年降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动态掌握本地区常用Hp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的基础上制订经验性Hp根除方案,将会有效提高Hp根除率。总体而言,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在不同地区、人群、时间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就目前常用于Hp治疗的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类药物,涉及各个科室。随着近年来新品种的不断上市,预防性用药日益普遍,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给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笔者对所在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管理后,探讨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2011年3月~2011年12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793例,2012年3月~2011年12月骨科无菌手术患者857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比较评价。结果:2011、2012年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52.6%,使用时间为(8.61±4.47)d、(2.11±1.3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组切口感染率为0.56%,2012组切口感染率为0.42%。结论:强化管理后,短时间、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黎凯雯 《内科》2007,2(1):57-58
抗菌药物的日新月异,给临床用药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许多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特别是滥用,使细菌耐药,不良反应增加,也给临床用药带来许多问题。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安全、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现将我院2006年第三季度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抗菌活性居该类药物之首,环丙基的引入增加了它在各种组织中的穿透性和生物利用度,而且其部分代谢产物仍具有抗菌活性。CIP的疗效与感染部位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直接相关,为保证感染部位的有效浓度,确保临床疗效,应将药物的组织渗透性、局部药物浓度及抗菌活性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1.
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疗效显,因此抗菌药物在医院中是应用数量最大、品种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类药物。自青霉素问世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抗菌药物的品种目前日新月异,对人类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滥用,抗菌药物又成为今天威胁中国人健康、生命和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率高达20.7%,医院的院内感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量频繁、反复的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了细菌的耐药性,加大了二重感染的机会,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同时还会增加患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本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已有半个世纪,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明显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现在感染性疾病仍较多见,在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已达百余种,由于有些医生应用抗菌药物不够合理,导致产生耐药菌株,加之有些抗菌药物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若使用不当,会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引起医源性疾病。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或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肺炎链球菌(SP)和肺炎支原体(MP)是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最常见病原体,另外,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亦不可忽视。S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迅速增加,并且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MP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在增加。而喹诺酮类药物对SP及非典型病原体仍具有较强抗菌活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CAP的少见病原体,但是随着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世界范围内的增加,已引起了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全球范围内耐药菌不断增加,导致感染持续时间延长、罹患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病死率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成功治疗个体患者,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增加.  相似文献   

15.
Chen BY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6):453-455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全球范围内耐药菌不断增加,导致感染持续时间延长、罹患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病死率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成功治疗个体患者,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增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长期广泛应用,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已面临耐药菌和耐药菌感染的巨大挑战.相比耐药菌的迅速增加,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明显减慢,未来几年内临床新药上市的可能性较小.一边是严峻的耐药形势,一边是可能无新药可用的局面,这更要求临床医生重新审视现有药物,使其发挥最大功效.而根据抗菌药物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PD)和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两者结合的原则制定给药方案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全球范围内耐药菌不断增加,导致感染持续时间延长、罹患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病死率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成功治疗个体患者,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增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全球范围内耐药菌不断增加,导致感染持续时间延长、罹患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病死率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抗菌治疗方案时一方面要考虑成功治疗个体患者,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减少甚至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和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急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01~2008-04月份门诊、急诊处方5072份,进行了抗菌药物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28%,联用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46.27%,其中不合理联用占28.30%。结论在门诊、急诊中抗菌药物有待强化合理应用。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来规范和约束抗菌药物使用,促进我院门诊、急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细菌感染抗菌治疗的疗程多长为宜缺少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采用的疗程大多为专家建议。近年来认识到,不适当的延长抗菌治疗疗程、增加抗菌药物的暴露时间是造成耐药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快速起效的新型抗菌药物的出现、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研究的深入、合理用药剂量的确定以及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理论和方法的逐步建立,短程抗菌治疗作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一种新策略应运而生,目前已在许多感染性疾病中进行研究或已经被广泛倡导,除上呼吸道、泌尿道和肠道非威胁生命的感染外,还在肺部感染(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复杂性腹腔感染、心内膜炎和导管相关的感染以及伤寒等严重感染治疗中进行了短程抗菌治疗的研究,其中对肺部感染的研究最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