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煤化工基地原料煤配煤中心一期工程的设计概况,主要包括系统能力设计、卸煤系统设计、储配煤系统设计、输煤系统设计、配煤专家系统设计及建构筑物设计等,详细描述了各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设计特点和操作方法等。配煤中心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为其它大型煤炭储配煤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焦化厂自动配煤特点与要求,设计了基于复合控制策略的自动配煤系统。着重介绍了自动配煤系统的实现,给出了基于Fuzzy-PID复合控制的自动配煤系统设计。现场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配煤精度在99%左右。  相似文献   

3.
自动化配煤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张申  丁玲 《煤矿机械》2007,28(5):108-110
对如何实现配煤系统的自动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基于IFIX的自动配煤系统设计,分析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自动配煤的技术原理,并对该系统实现所用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该系统已在生产实际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南屯煤矿选煤厂无法均质配煤的问题,从自动配煤的理论研究出发,设计了返煤自动配煤系统。介绍了自动配煤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系统功能,并分析了该系统在南屯煤矿选煤厂的应用效果。生产实践表明:自投入使用后,自动配煤系统运行平稳,实现了不同煤质煤炭的自动掺配,且配煤合格率高,配煤平均灰分完全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煤质在线检测的配煤过程优化控制基本思路,建立了配煤过程稳态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煤量调节的配煤过程串级控制系统方案.结合常规PID控制方法,构建了主、副回路的自整定PID模糊控制器并对其有效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数字仿真.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配煤系统工作可靠,控制效果显著,配煤质量稳定,配煤合格率比人工配煤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化工原料煤在配煤方案制定时采用经验预测方式,存在预测效率和准确率偏低且工作量大等问题,采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及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化工原料煤智慧配煤优化系统,并结合煤气化方面的专业技术和配煤预测模型,将大量的原煤数据纳入数据库,对原煤数据开展了数据使用价值的挖掘。打造的集煤质数据库、二元/三元配煤、智能配煤、气化性能预测、可视化数据分析、系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化工原料煤智慧配煤优化系统,可为气化炉用户提供精准配煤方案,并指导化工原料煤新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基于配煤目标约束条件和配煤目标函数的确定,建立了动力配煤数学关系模型。动力配煤专家系统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实现其核心配煤计算功能。同时阐述了该系统中优选原料煤组合方案专家子系统、实用配煤比方案专家子系统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权明伍 《煤炭技术》2013,32(4):110-111
在大中型选煤厂为解决配煤系统发生各种故障和问题,实现高效、安全配煤装车,必须实施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配煤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自动化配煤装车系统的构成与特点、配煤控制系统操作控制的模式和方法、计算机自动化配煤装车系统的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煤质在线分析仪自动配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煤厂和发电厂的配煤系统采用煤质在线分析仪和控制新技术后,使煤质的在动显著减少。本文详述了几种不同配煤目标和配煤条件下的配煤系统,并且讨论了两家美国煤矿使用GAMMAMETRICS型1812C煤质分析仪自动配煤程序COBOSTM的实际经验。最后,对打算以配煤作为提高煤质手段的其它用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以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为核心的煤仓配煤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及应用软件设计,并给出了该系统应用软件的自动控制子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11.
宁超  杨振宁 《煤》2011,20(2)
文章通过对陕渑煤田区域地质和煤层发育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区内二1煤层聚煤特征、厚度变化规律和影响二1煤层聚煤特征及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聚煤环境和后期构造形变。该研究对区域煤炭资源预测评价及煤田地质勘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云南瑞气化工有限公司15万t/a二甲醚项目采用碎煤加压气化(鲁奇炉)工艺技术,煤种选用云南小龙潭褐煤。设计就其备煤的筛分、破碎、输送等进行了系统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煤炭液化技术发展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该领域的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及其前沿技术,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该领域技术研究开发的方向,阐述了该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开滦集团动力配煤煤质指标的影响规律及预测方法的研究,探索了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配煤方案,为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临涣选煤厂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煤质管理工作,提高了煤炭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黑河市151煤矿通过应用放顶煤开采技术,改变了原有传统的分层开采,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开采工艺,做到了安全管理顶板,为以后在黑河地区顶板坚硬条件下,炮采放顶煤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郑继荣  张俊  张苗苗 《煤矿安全》2012,43(10):170-173
结合焦作煤田煤层渗透率的现场测试结果和实验室测试结果,分析了煤体结构、煤层裂隙、构造作用、煤化程度、煤岩组分和煤层埋深6个控制因素对煤层渗透率的影响,预测了焦作煤田的煤层渗透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与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相关的煤质指标,着重就煤阶指标、煤岩指标、反应活性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对煤液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煤质对煤液化工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Coal gasification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coal clean conversion, but also a key technique of coalclean conver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al gasificationtechnology in China has a history of about 120 a.Three typic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i.e. fixed-bedgasifier, fluidized-bed gasifier and entrained-flow bedgasifier are all applied in China. More than 80 milliontons of raw coal is used for gasification in China everyyear. Coal gas is mainly used as industrial fuel,chemical synthesis mat…  相似文献   

20.
徐薇  张文华 《选煤技术》2001,(6):46-46,I002
根据选煤厂煤尘的特点,提出了防尘、除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