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香葱(Allium schoenoprasum L.)又称细香葱,百合科葱属,以嫩叶和假茎供食,产品柔嫩,具有浓烈的特殊香味,多用于调味。广西柳江县种植香葱历史悠久,但在2004年以前,种植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从2005年开始,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当地经纪人、种植大户的带动下,香葱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李进  顾绘  殷琳毅 《中国蔬菜》2019,1(4):107-109
在草莓种植行间套种细香葱,对草莓病 虫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草莓、细香葱采收 后再浅水栽培蕹菜(空心菜),水旱轮作模式 对防控土壤连作障碍效果显著。大棚草莓/ 细 香葱—空心菜栽培模式每667 m2 纯收益可达 34 800 元。  相似文献   

3.
细香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江苏省金坛市细香葱栽培面积实现了持续的增长,但由于栽培水平不同,产量相差甚远,产品质量不一,每667m^2细香葱产量低的不足1000kg,高产可达5000~8000kg。为了进一步规范细香葱生产技术,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细香葱的品质、产量和效益,笔者对本地细香葱生产进行了认真总结,制定了无公害细香葱生产技术规程,2003年本市金城镇233.3hm^2细香葱生产基地通过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04年金城镇细香葱通过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  相似文献   

4.
柳江县子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能 《长江蔬菜》2005,(12):16-17
柳江县子姜又叫嫩姜,以其个大、肉白、细嫩、肉厚,口感好而著称,近几年的种植面积都在2000 hm2以上.2000年,在柳江县三都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内,进行了子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子姜每667 m2产量由1000~1500提高到2000~2500kg,最高达到3500kg,且病虫害特别是姜瘟病的发生率较轻.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葱别名细香葱、四季葱,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的王前山等村已有近2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种植面积有50hm2之多。近年来,香葱作为鲜食调味品和脱水加工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大,虽然也可四季栽培,但产量以春季和秋季为主,尤其夏季生产要获得一年中最好效益,就要在移栽初期越过炎热的梅雨季节,同时还要把好品种选择、移栽、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这四关。……  相似文献   

6.
细香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特征特性细香葱(Allium schoenoprasumL.)耐寒、耐热性较强,四季均可种植,最适生长温度为18~23℃。其根系浅弱,需水量小,不耐干旱,适宜在沙性土壤种植。要求中等光照强度,水源、土壤、  相似文献   

7.
张国春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1):148-148
为调整农村的种植结构,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消费者能吃到无公害的绿色蔬菜,2009年进化镇杭州辽大食品有限公司对马兰头进行人工种植培育,种植面积约为5.33hm2,外协基地20hm2。经专家指导,培育种植已成功。试验证明,马兰头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培育种植的品种,它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199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开始引种火龙果,2002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目前,钦南区火龙果主要由钦州市高丰农业有限公司在钦南区水东、沙埠、久隆等3镇和钦廉林场种植。目前,钦南区种植火龙果约466.67hm^2,占全广西火龙果种植面积1333.33hm^2的1/3,占全国种植面积2333.33hm^2的1/5。2007年,钦南区火龙果产量已达500t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挖定植穴 沙地保水保肥差,种植时应挖1m&;#215;1m&;#215;1m的种植穴,用垃圾、土杂肥、牛栏厩肥和绿肥等优质有机肥按1:1混合粘土和磷肥作基肥,定植穴应在种植前3个月挖好,并风化一段时间后再填埋基肥,筑好种植墩,墩高出地面20cm,此项工作应在种植前1个月完成,确保穴土紧实不下沉,防止枇杷苗下沉而伤根死苗。开大穴改土,改良沙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团粒结构,使沙地有保水保肥的能力,利于枇杷苗定植后生长。  相似文献   

10.
香葱别名细香葱、四季葱,在义乌市北苑街道办事处的王前山等村已有近20年的栽培历史,目前种植面积有50hm2之多。近年来,香葱作为鲜食调味品和脱水加工生产的需求不断增大,虽然也可四季栽培,但产量以春季和秋季为主,尤其夏季生产要获得一年中最好效益,就要在移栽初期越过炎热的梅雨季节,同时还要把好品种选择、移栽、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这四关。1 选择品种和称栽期  相似文献   

11.
王孟文 《蔬菜》1999,(2):33-33
荷兰豆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喜食的一种蔬菜,其嫩荚、嫩梢、于粒皆可食用,质嫩清香可口,含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十几种营养元素。静海县二堡乡自1995年引种荷兰豆开始,目前已发展到早春种植106hm’,秋季种植26hm2,冬季在日光温室中也有一定种植面积,作到一年三季...  相似文献   

12.
我区属于滨海盐碱地区,自2005年引进芦笋种植以来,到2009年已展到5000亩,其中建成全国最大且集中连片的2000亩芦笋种植基地。经过几年摸索、总结,逐步形成一套适宜滨海盐碱地地区芦笋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水源充足,交通发达,具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2006年以来,天津市设施蔬菜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截止到2010年,全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37万hm2,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为1.42万hm2,占整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60%。大棚蔬菜种植弥补了露地蔬菜与温室蔬菜之间的产品销售空隙,保持市场的均衡供应,经济效益巨大。  相似文献   

14.
刘义龙 《蔬菜》1999,(3):32-32
山东省推广马铃薯种植技术已有多年历史,而且形成以股州为代表的马铃薯生产基地。1992年,我们巨野县蔬菜局开始引进、推广种植马铃薯。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探索出一套适宜本地成熟的马铃薯栽培技术,并培养出667m2产量达3425kg的高产典型。回想多年走过的曲折路程,在着马铃薯种植上,我们主要克服了5个方面的问题,现总结如下:一、引种不当在1992年以前,我县农民已小面积种植马铃薯,但由于所用种薯多属中晚熟品种或直接从市场购买的商品薯,生育期太长,造成只长秧不结善,或者结警少而小,产量极低。1992年蔬菜局具体分析了我县气候…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立体种植,并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年三种三收的日光温室长货架番茄、西葫芦、豇豆立体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每667m^2蔬菜产值达到30000元,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在鲁东南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物发酵与龟沟种植技术从2003年开始在山东省部分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区内示范推广,至今面积已达到2000hm^2。2004~2005年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青州市朱良镇、淄博市皇城镇、济南市曲堤镇等地示范种植番茄、茄子、西葫芦、黄瓜等蔬菜,示范区产量增加27.2%~40.0%,产值增加30%以上(表1),蔬菜长势好、品质高,受到了消费者和种植者的欢迎。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区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复种次数的面积比例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区现有各类蔬菜种植面积4.5万亩左右,按常规复种指数推算,年复种面积10万亩次左右。为摸清在这些种植面积中,具体种植了哪些种类和品种,其结构如何,它们分属于哪类蔬菜,品种种子来源等,以尽快了解和掌握实情,优化种植结构,实施分类指导,提高种菜效益,我站在2003年、2004年两年中对全区13个镇种植的蔬菜种类、品种、面积及种子来源进行了普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新兴的洋葱种植基地,2003年种植面积3066.7hm^2,2004年4820.0hm^2,2005年4793.3hm^2,栽培范围已扩大到肃州区的各个乡镇及张掖市等地区。但随着洋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许多地区多年连续种植,各种土传病害增加,虫害为害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嘉峪关市种植洋葱1600.0hm^2,发病面积533.3hm^2,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33%,成灾面积逾133.3hm^2,重灾面积26.7hm^2,减产约3000t,直接经济损失90万元,病虫害已经成为制约当地洋葱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护和促进洋葱产业的健康发展,遏制病虫害的流行蔓延,需要加强对洋葱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以减少生产损失。笔者对当地洋葱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由于退耕还湖政策的实施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和花卉外销市场的拓展,云南省鲜切花种植覆盖范围更广阔,现已延伸至滇中大部分地区和滇西、滇东北很多县区。全省花卉生产布局目趋合理,形成了以昆明、玉溪为主的滇中鲜切花生产区和以曲靖、红河为辅的鲜切花种植新区。2008年云南省鲜切花生产平稳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52.4万亩,总产值176亿元,花卉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1.7万亩、  相似文献   

20.
罗汉果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汉果属葫芦科藤本药用植物,为广西特产,其种植方式有山地种植、平地种植、大棚种植,2005~2006年开展了40目和60目防虫网覆盖栽培试验,经生产实践证明,防虫网对罗汉果病毒病的蚜虫传播途径有明显的隔离作用,同时影响网内的小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