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了减少生物质热解燃气中焦油含量,设计了一种适宜燃气生产过程净化脱焦的逆流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与气化机组进行选型匹配和参数优化,确定喷嘴口径和水压后再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试验表明:该清洁装置能较好的去除生物质热解燃气中的焦油和灰尘,除焦效率大于70%;在入口焦油和灰尘平均含量为539.92 mg/m3时,采用清洁管52的平均除焦效率为8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燃气清洁管采用管径较小的52管比62管的除焦效率高。该研究为生物质热解燃气的净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提高秸秆类生物质利用效率与利用价值、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生活品位、减少污染、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延缓不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持续利用等,阐明推广应用秸秆类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技术的重要意义;介绍气化基本原理与工艺流程,秸秆类生物质粉碎后通过干燥、裂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即可完成气化全过程;气化工程由燃气发生炉机组、储气柜、输气管网和用户燃气设备4部分组成;秸秆类生物质燃气与城市管道煤气具有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某洗衣粉项目为例,对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来源种类、燃烧设备、烟尘净化措施和污染物产排进行了介绍,并对使用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质燃气产能及碳减排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和来源分类预测模型对2020~2050年生物质燃气产量和能源结构占比进行预测,并对碳减排潜力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分析预测偏差较小,其中逐步回归预测偏差值为9.34%,略小于多元线性回归的13.99%.来源分类模型的准确度高于回归模型.到2050年,沼气增幅约为176%.在低碳情景中提高生物质燃气应用比例最高可降低未来情景中10%的碳排放量,表明大力发展生物质燃气对于碳减排和碳循环有较为明显的正面效应.结合现状对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下一步发掘生物质燃气产品市场潜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净化处理金城造纸有限公司氯碱厂排放的含汞废氢气所采用的工艺及其试验条件和确定的工艺参致,并使净化的气体作燃气。成功的用于水晶制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以农作物秸秆,野草等为原料,开发与生物质握化工程配套的连续进料处热式生物质制气机 的研制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此项技术可解决农村分散,小型村落以往无法进行管道燃气问题,并可促进实现燃气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湿地中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机理以及水生植物的生长、收割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对收获后大量水生植物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途径进行了综述,认为利用水生植物进行厌氧发酵制取清洁生物质能源是一种环保、经济、可行的方法,并探讨了水生植物成分对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2012,(8):70
2012年4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四川深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质燃气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启动暨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心主任王伟教授、四川深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非介绍了双方情况、中心筹备成立的背景、合作基础、研究方  相似文献   

9.
竹炭净化文物保存微环境空气低浓度氮氧化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围绕竹炭对低浓度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展开研究,测定了不同NOx浓度、不同流量、不同湿度条件、不同竹炭量对低浓度氮氧化物的净化效果;研究了表面改性生物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选用3g以上竹炭,在湿度〈20%,流量控制在1—1.5L/min的情况下对低浓度(150ppb)氮氧化物具有最佳的净化效果;流量控制在2L/min以下(停留时间为1.5s以上),竹炭对NO2净化效果变化不大;活化剂改性和对竹炭进行超声处理后,生物质对NO净化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净化技术,以农林秸秆生物质发电后的废料制成的生物质基材为填料,考察填料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效果,并借助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RR)中的悬浮填料,多孔生物质基材中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多孔生物质基材能够深度净化市政污水处理厂尾水,对MBBR出水NH4+-N、T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0.9%、19.0%、7.1%和10.5%。此外,由于多孔生物质基材的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高于MBBR,其微生物群落结构中反硝化相关菌属占优势(24.2%),并含有一定比例的聚磷菌(4.6%)和自养硝化菌(1.3%),因此多孔生物质基材更利于脱氮除磷等功能菌群的富集和生长,可对污水的强化处理起关键作用。该结果可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净化过程中强化脱氮除磷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依据和参数。  相似文献   

11.
空气污染物中的粉尘、烟、飞灰、黑烟、雾、煤烟尘、悬浮微粒等会促使文书档案纸张加速氧化分解,导致纸张中的纤维素氧化腐败,从而降低纸张保存的耐久性,分析空气污染物对文书档案纸张保存耐久性的影响。对不同成分的文书档案纸张进行实际检测分析,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对纸张具有加快氧化分解的作用,使得纸张的内部碳结构不稳定,在温度、湿度、光照等催化作用下,空气污染物加速了纸张的化学分解,从而导致纸张损毁,在纸张保存中,需要注意环境大气污染,采用空气净化和防潮等手段,提高纸张保存的时效。  相似文献   

12.
造纸废水可生化性差,处理困难,对其进行生化前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有机混凝剂联合处理,有助于提高混凝效果。实验研究了两种造纸废水混凝处理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分析,确定了最佳投药量,得到的结果分别是:卫生纸车间废水为聚合氯化铝(PAC)75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0.075 mg/L;板纸车间废水为聚合氯化铝(PAC)350 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0.125 mg/L。在此工况下,卫生纸车间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了62.12%,色度去除率达到92.12%,SS去除率达到了95.36%;板纸车间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了44.03%,最佳色度去除率达到90.25%,SS去除率达到93.18%。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物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的思路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我国造纸行业的污染现状及治理现状的基础,雌出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的初步思路框架,在该清洁生产思路的指导下,以茂名市造纸厂为案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造纸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徐杰  刘维平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0):4378-4384
以无水氯化铁为氧化剂,碳纸为基板,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钛(PPy/TiO2)光电阴极,采用XRD、IR、SEM对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以碳纸为阳极;碳纸、TiO2改性碳纸和PPy/TiO2改性碳纸为阴极,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光照条件下,研究了MFC废水处理效果、产电性能及阴极钴酸锂的浸出情况.结果表明:PPy/TiO2改性碳纸最大功率密度为10425.7mW/m2,分别是碳纸和TiO2改性碳纸的1.97和1.86倍;PPy/TiO2改性碳纸阴极Co(Ⅱ)浸出率为47.8%,分别是碳纸和TiO2改性碳纸的1.87和1.76倍.  相似文献   

15.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我国未来的造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纸工业是我国制造业中为数不多的朝阳产业,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在结合目前国内外造纸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从三个层面上探讨了如何构建我国未来的造纸业,提出了我国未来造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先组织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其次结合自身和周边环境的特点构建有效产业链,同时积极开展废纸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形成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最终实现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在处理造纸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国内外有关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的资料 ,综合分析讨论了粉煤灰处理造纸废水的机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杰  刘维平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378-4384
以无水氯化铁为氧化剂,碳纸为基板,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二氧化钛(PPy/TiO2)光电阴极,采用XRD、IR、SEM对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以碳纸为阳极;碳纸、TiO2改性碳纸和PPy/TiO2改性碳纸为阴极,构建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在光照条件下,研究了MFC废水处理效果、产电性能及阴极钴酸锂的浸出情况.结果表明:PPy/TiO2改性碳纸最大功率密度为10425.7mW/m2,分别是碳纸和TiO2改性碳纸的1.97和1.86倍;PPy/TiO2改性碳纸阴极Co(Ⅱ)浸出率为47.8%,分别是碳纸和TiO2改性碳纸的1.87和1.76倍.  相似文献   

18.
卷烟包装材料及滤嘴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目前几种常见的卷烟包装用商标纸、卡纸、铝箔内衬纸、透明塑料薄膜以及卷烟滤嘴为实验材料,采用ATSMD-5338标准方法,进行了为期25天实验。结果表明商标纸、铝箔纸内衬纸和卡纸的生物降解性能比较好,而滤嘴和透明塑料薄膜的生物降解性能比较差。今后研究开发可降解卷烟包装材料应该把重点放在滤嘴和透明塑料薄膜上面。  相似文献   

19.
Worldwide, paper production is a major industry that contributes about 3 percent of Gross World Product. The paper cycle involves a broad range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because fiber supply relies on trees, paper manufacturing requires fuel inputs, and paper waste disposal can contribute to emissions of the potent greenhouse gas (GHG), methane (CH4). In some countries, the paper cycle may be seen as a net sink for GHG because of reliance on renewable wood by-product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forest plantations. On a worldwide basis, however,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paper cycle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GHG emissions, adding emissions at least comparable in magnitude to that of Australia each year. The estimated global warming contribution of paper in landfills is estimated to be similar to that of pape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n a heating-equivalent basis. In some temperate regions, original old-growth forests are still harvested to supply pulpwood,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loss of carbon (C) storage. In theory, the paper cycle holds the promise of achieving zero net emissions if pulpwood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disposal are carefully managed. In practice, even stabilization of emissions at current levels would be challenging and entail changes comparable to a 20 percent reduction in CH4 generation from landfilled paper, and a 2.5 percent annual increase in plantation establishment would be needed to offset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emissions from paper 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20.
废纸回收企业的竞争和国家再生资源税收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废纸回收行业影响很大,分析了产业环境的变化对废纸行业的影响,以及废纸回收行业面临的困境,被提出废纸回收行业走出困境的做法和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