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沉淀法制白炭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传统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粒子(白炭黑)的过程,以及影响白炭黑颗粒大小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沉淀剂及沉淀方式等的影响。指出此种方法制备的白炭黑并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纳米实质,同时指出传统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研究重点应侧重于改进其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2.
直接从水玻璃合成表面修饰的纳米SiO2微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化工进展》2004,23(5):529-53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水玻璃为原料,在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的条件下,与乙酸反应直接得到纳米表面修饰的SiO2微粒。TEM照片显示,纳米SiO2颗粒为球形,粒度为10~30nm,统计平均粒径为20nm。合成工艺研究表明,纳米SiO2粒度大小和分散度大小可由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分散剂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控制,其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物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0.6mmol/L,0.6mol/L,7mmol/L,55℃。  相似文献   

3.
《无机盐工业》2005,37(2):57-57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水玻璃为原料,在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的条件下,与乙酸反应直接得到表面修饰的纳米SiO2微粒。其过程包括:将水玻璃与表面活性剂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酸溶液,得到透明凝胶,洗涤,过滤,加入分散剂,在105℃烘干,得到白色蓬松粉末。TEM照片显示,纳米SiO2颗粒为球形,粒度在10~30nm。合适的条件为:水玻璃浓度0.6mol/L,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65mol/L,分散剂浓度为0.007mol/L。  相似文献   

4.
粉煤灰气相法制备纳米白炭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利用粉煤灰与氟化钙等反应,用气相法直接制备纳米级S iO2.xH2O的工艺条件。通过控制酸解和水解的速度,并在水解过程中加入乙醇作为分散剂,制备纳米白炭黑,借助红外光谱、XRD、TEM等技术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使用乙醇作为分散剂可以有效防止对纳米颗粒的团聚,制备出的白炭黑粒径可控制在10~20 nm,纯度高达99.95%。  相似文献   

5.
纳米白炭黑对NBR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香  王鲁鑫  孟莲香  尚波 《橡胶工业》2005,52(10):601-604
试验研究表面改性剂品种及其用量、纳米白炭黑粒径及其用量以及纳米白炭黑/炭黑并用比对NB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剂对纳米白炭黑填充NB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硅烷偶联剂KH-550、钛酸酯偶联剂NDZ-201、表面活性剂ABS。用0.6份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白炭黑进行改性后,当纳米白炭黑粒径为5~15nm(用量为30份);纳米白炭黑用量为50份(粒径为15~25nm);纳米白炭黑/炭黑并用比为15/35(纳米白炭黑粒径为15~25nm)时,NBR硫化胶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张亚楠  刘妮  由龙涛  柳秀婷 《化工进展》2015,34(4):903-910,920
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分散剂,广泛应用于新型换热工质——纳米流体中.研究纳米流体的各种特性对于其在实际的能量传递系统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重点总结和比较了水基纳米流体中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稳定性、热导率和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阐述了纳米流体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对目前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有助于完善表面活性剂对水基纳米流体特性影响的4点建议: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组合及其配比对纳米流体的稳定性、热导率和黏度的影响;使用分子动力模拟等方法来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纳米流体特性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影响下的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和热导率及黏度之间的关系;纳米流体中众多不确定因素的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选用ZrO2纳米微粒悬浮于镀锌电解液中,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复合镀液.通过沉降试验研究了分散剂、分散方式、镀液pH及加料顺序对ZrO2纳米微粒在镀液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超声分散并采用加料顺序1),可以得到分散性较好的复合镀液.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使白炭黑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量实验,研究了在SiO2含量相同或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种的表面活性剂在其含量改变时,对提高白炭黑DBP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在传统的酸性硅溶胶两步法生产白炭黑的工艺基础上,增加一次添加表面活性剂的过程,从而获得吸油值高,比表面积大,具有气凝胶特性的优质白炭黑,同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使白炭黑改进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激光衍射法测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粒度分布使用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由于无水乙醇具有危险性大、废液处置难等缺点,本文以水作为分散剂,以聚氧乙烯辛烷基苯酚醚为表面活性剂开展试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加入量、样品质量、搅拌速率、测试时间等因素对UHMWPE粒度分布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为0.2~0.3 mL,样品质量为600~700 mg,搅拌速率为2 000~2 200 r/min,测试时间为15 s条件下,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好且准确度高,适用于UHMWPE的粒度分布测试。  相似文献   

10.
《炭素》2019,(3)
本论文探索应用于金属浸渗剂石墨材料的封孔。浸渗剂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钾溶液,向其中加入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钾: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为70:13:7,其气孔率降低了42.77%。  相似文献   

11.
研究环保型白炭黑分散剂AT-BTP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并与含锌白炭黑分散剂AT-BTJ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白炭黑分散剂AT-BTP为不含锌的偶联活性剂和多元醇酯的复合物,可以提高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与未添加白炭黑分散剂的胶料相比,添加白炭黑分散剂AT-BTP和AT-BTJ的胶料门尼粘度降低,F_(max)增大,硫化速度提高,300%定伸应力略有提高,耐磨性能改善,生热降低,耐热老化性能较好;白炭黑分散剂AT-BTP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较白炭黑分散剂AT-BTJ小,且其胶料生热低,耐磨性能和耐屈挠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气相水解法制备纳米白炭黑,并对所得产品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先将粉煤灰按常规沉淀法制得白炭黑,再将白炭黑与氟化钙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将该气体通入由氨水和分散剂组成的溶液中进行水解而制得纳米白炭黑。TEM和FTIR分析表明,采用分散剂SDS或CTAB制备的纳米白炭黑粒径较小,球形规整,未出现团聚现象,且具有较高的纯度。  相似文献   

13.
张良  李晓林  韩冬礼  蔺延喜 《橡胶工业》2020,67(6):0410-0414
先采用偶联剂KH590与分散剂MOA液相改性白炭黑制备改性白炭黑水浆,然后分别制备干法混炼和湿法混炼天然橡胶(NR)/白炭黑母炼胶,再在后期混炼时补加偶联剂Si69,通过制备NR/白炭黑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考察液相改性后的白炭黑表面是否还有剩余活性位点与偶联剂Si69反应。结果表明,后期补加的偶联剂Si69无法接枝在白炭黑表面而起到偶联作用,不能改善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和NR/白炭黑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液相改性后的白炭黑表面活性位点已全部被占据。  相似文献   

14.
碳纳米管分散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加入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并用超声波振荡方法,研究碳纳米管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状态。通过沉降时间观察其分散性,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分散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一定浓度的阳离子型全氟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互配作为分散剂使碳纳米管达到很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氧化镁和碳酸铵为原料.以表面活性剂A17为分散剂,采用直接转化法成功地制备了平均粒度为60nm的氧化镁粉体.通过热力学核算,从理论上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表明,制备纳米氧化镁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6℃,反应时间90 min,碳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35 mol/L,氧化镁与碳酸铵摩尔比1:1.3,表面活性剂A17加入量为反应溶液质量的0.5‰,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RD、T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最终产物纳米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粒径分布窄、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65nm.该工艺流程简单,制备条件温和,产品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CTAB与SDS以及等摩尔的SDS-CTAB混合胶束,还有不同比例的SDS-CTAB胶束为表面活性,以六水氧化镍为金属镍源,以尿素为沉淀剂来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类型对金属氧化镍形貌的影响。通过SEM电镜得知,加入CTAB的表面活性剂为稀疏型纳米花,而加入SDS的表面活性剂为紧密型纳米花,而等摩尔的CTAB-SDS阴阳胶束为球状氧化镍与稀疏型纳米花球.而加入多摩尔量CTAB的CTAB-SDS阴阳胶束表面活性剂只是出现不规则的细小型纳米花球。加入多摩尔量CTAB的CTAB-SDS阴阳胶束表面活性剂,出现了较大的纳米花实球。此文的亮点在于利用阴阳离子互配体系为表面活性剂,开创了一种新的表面活性剂机理,更为金属氧化物制备,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超支化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颜料分散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妍  黄静红  房宽峻 《染料与染色》2009,46(3):51-53,1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应用自制的超支化分散剂(Hyperb舢ched dispersant,HPD)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水性颜料分散体系,研究其他表面活性剂种类、超支化分散剂与表面活性剂比例等条件对颜料分散体系的粒径及其分布、离心、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支化分散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7:3、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6:4时,体系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超支化分散剂与阴离子分散剂复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赛  周莹  汤林  李青 《贵州化工》2006,31(5):37-39
硝酸锌和尿素的浓度、反应温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种类都是影响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ZnO时,控制硝酸锌的浓度0.6~0.9mol/L,尿素的浓度2.6~2.8mol/L,反应温度95℃,加入表面活性剂能制备出粒径在40~70nmZnO。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氧化铅粉体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bAc4与Na2CO3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AA)作为胶团分散剂,实验结果表明:随SAA质量分数增大,产物四氧化三铅(Pb3O4)粒径逐渐变小,当SAA质量分数达到一定(临界下限)值时,就可以得到纳米级Pb3O4;当SAA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监界上限)值时,Pb3O4粒度不再变小。复配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下限为3.0%、上限为5.2%时,红丹粒径最小,平均粒度25nm,为单分散球形粒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下限为4.1%、上限5.2%,可得到片状纳米Pb3O4粒子。阴离子表面活性质量分数下限3.1%,上限5.2%,纳米Pb3O4粒子为串珠状。  相似文献   

20.
Ni-P-SiO2/TiO2化学复合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正交实验初步确定了Ni—P—SiO2/TiO2纳米化学复合镀工艺的基本配方。研究了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加入量、pH值、温度对沉积速度的影响,以及纳米粒子加入量、搅拌方式、搅拌速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对镀层纳米粒子复合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