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机组概况 某发电厂1号机组单机容量为300 MW,锅炉为DG1025/18.2-Ⅱ(3)型亚临界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炉膛汽包炉,汽轮机为N300-16.7(170)/537/537型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双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 热控系统中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CCS)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系统(DAS)选用美国西屋公司的WDPF-Ⅱ系统;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DEH)为东方汽轮机厂配套产品;锅炉燃烧器管理系统为美国FORNEY公司的ECS系列。2 事故经过 1999年10月10日4:00,1号机组有功功率210 MW,投入机炉协调控制CCBF运行方式(以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系统),…  相似文献   

2.
华蓥山发电厂两台100 MW机组热控系统改造工程采用MACS Ⅰ分散控制系统,实现DAS、MCS、SCS、DEH、CCS五大功能,DCS/DEH一体化.重点介绍MACSⅠ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华蓥山发电厂两台100MW机组热控系统改造工程采用MACS I分散控制系统,实现DAS、MCS、SCS、DEH、CCS五大功能,DCS/DEH一体化。重点介绍MACS I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淮沪煤电有限公司田集发电厂一期2×600MW超临界机组分别于2007年7月26日、10月15日投入商业运行。热工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EMERSON公司生产的OVATIoN1.7,投产以来,通过对热工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及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技术改进,提高了热工系统运行可靠性和自动投入率,为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手段。本文就田集发电厂热控系统所做的技术改进作些简单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宝鸡第二发电公司4X300MW机组汽轮机安全监视保护系统存在问题,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1机组的改造方案并进行改造,改造后,#1机组TSI的安全可靠性得到提高,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1 主设备简介 沙角A厂4号机组是Ⅱ期工程第一台300MW机组,采用上海生产的亚临界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型号:SG—1025/183/M317),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型号:N300—167/538/538)。其热工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WDPF微机分散控制系统,实现DAS、CCS、DEH、BCS四部分功能,是目前国内较完整引进微机分散系统的300MW机组之一。  相似文献   

7.
杨坚伟 《中国电力》1993,(10):16-17
1 主设备简介沙角A电厂4号机组是二期扩建工程的第一台300MW机组,采用上海生产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汽包炉(SG-1025/18.2/M317型),亚临界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凝汽式汽轮机(N300-16.7/538/538型).其热工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美国西屋公司的WDPF分散控制系统,实现DAS、CCS、DEH、BCS四部分功能,是目前国内较完整引进国外分散控制系统的机组之一.  相似文献   

8.
300MW、600MW机组锅炉岛控制系统都普遍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功能覆盖CCS、DAS、BMS及SCS系统。而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汽轮机旁路及汽轮机辅机都由各自的主机厂配套专用控制器,存在汽轮机岛的各个控制系统之间的互相通讯以及分别与锅炉岛DCS系统的数据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9.
石横电厂300MW机组于1987年6月投产发电,在机组的整个调试试生产期间以及投产运行至今,机组设计配置的热控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1.石横电厂引进300MW机组热控系统设计配置  相似文献   

10.
上海闵行发电厂9号机组是国产第1代125 MW机组,1973年投运至今已运行26 a。该机组原设计为油、煤两用锅炉,投运后一直以燃重油为主,1983年改为燃煤锅炉后,出力以400 t/h降为360 t/h,机组供电能力也从125 MW下降为110 MW,供电煤耗为380 g/kW·h。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从1999年11月对该机组进行整机增容降耗改造,2000年4月9日并网发电,改造效果非常显著。出力由110 MW提高到133.4 MW,供电煤耗降至350 g/kW·h接近国内300 MW机组水平。热控系统采用DCS装置,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烟气、灰、渣排放均达到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11.
周平  刘惠芳  周密 《华东电力》2000,28(12):46-48
结合嘉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2×300MW)机组厂用电系统改造,对300MW大型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启动备用电源原设计存在问题及厂用电系统实施改造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提高厂用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丰镇发电厂在3年内分别在3台200MW机组上用国产分散控制系统进行了热控系统改造,通过介绍改造中保证安全运行的措施和对运行情况的分析,证明了国产的分散控制系统应用于200MW机组的热控系统改造的定位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台州发电厂1号机组DCS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闭环控制系统(CCS)的设计、调试 ,对125MW机组自动控制系统特点及主要控制系统的调节情况作了初步探讨 ,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批300MW和600MW机组的投产,125MW机组已转变为调频调峰机组,原液压调节系统总体说来调节比较灵敏,系统工作比较正常,但是由于设计、安装、使用等原因,调节、保安系统存在一系列缺陷。针对十里采电厂的N125机组调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邓庆松 《湖北电力》1997,21(2):9-12
汉川电厂3号机组三大主机设备均为上海三大动力厂生产,锅炉是上锅引进CE技术生产的SG1025/18.3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为上汽引进西屋技术生产的N300-16,7/538/538型300MW亚临界、中间再热、高中压合缸、双缸双排汽单轴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为上海电机厂引进美国西屋技术生产的QThN-300-2型发电机。热控设备采用WDPF分散控制系统完成CCS、DAS、BMS石CS和旁路控制等功能。在机组试运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的问题,经过分析处理得到了解决,其主要问题及处理过程简述如下,以作为以…  相似文献   

16.
上海闵行发电厂 9号机组是国产 1 2 5MW机组第一代产品 ,1 973年投运至今已运行 2 6年。该机组原设计为油煤两用锅炉 ,投运后一直以燃重油为主 ,1 983年改为燃煤锅炉后 ,出力从 4 0 0 t/h降为 360t/h,机组供电能力也从 1 2 5MW下降为 1 1 0 MW,供电煤耗为 380 g/( k W· h)。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从 1 999年 1 1月对该机组进行整机增容降耗改造 ,2 0 0 0年 4月 9日并网发电 ,改造效果非常显著。出力由 1 1 0 MW提高到 1 33.4 MW,供电煤耗降至 350 g/( k W· h) ,接近国内30 0 MW机组水平。热控系统采用 DCS装置 ,自动化水平提高 ,烟…  相似文献   

17.
300MW机组汽机旁路系统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上海电力》2008,21(1):12-13
目前大容量中间再热汽轮机组大多采用单元制,为了便于机组启停、事故处理以及某些特殊的运行方式,绝大多数机组都设置了旁路系统。吴泾热电厂300MW机组由于投产时间早,旁路系统设计不够完善,与原机组的不匹配促使旁路系统需要进行改造和完善。通过分析原旁路系统的设计缺陷,提出了旁路系统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改造后的旁路系统达到100%全自动运行,提高了机组启停阶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江苏常熟发电厂在300MW机组热控系统DCS改造过程中独辟溪径,采用低压透平油伺服系统为基础的纯电调系统的论证、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显著效果,可供同类型机组借鉴。  相似文献   

19.
300MW机组厂用电系统改造的几个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龙胜 《湖南电力》2010,30(2):56-59
以某发电公司2×300MW机组为例,结合该公司厂用电系统进行改造的情况,对300MW大型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起动备用电源存在的问题及厂用电系统实施改造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东北电网已完成了多台国产200MW机组的热控系统改造,目前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文中论述了通辽电厂3号机组DCS改造的总体情况,包括改造前热控系统的状况及改造后系统配置、功能、特点、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系统投入情况等。可为其他国产机组热控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