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效的预检分诊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本文探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的预检分诊模式,包括体温检测、信息登记、健康宣教、转送入院患者处理和预检分诊环节。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三级综合医院门诊的预检分诊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强化预检分诊管理、做好门诊人力资源调配、提升认知能力、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双向防护"工作、加强心理支持等措施。认为以上措施可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院内传播。目前该综合医院已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4例,治愈出院3例,门诊运行良好,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交叉感染病例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为国内各级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门诊的预检分诊护理管理提供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快速预检分诊培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思维导图对本院护理部紧急调配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的126名临床专科护士进行岗位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预检分诊决策能力和分诊准确率。结果培训后分诊护士认知行为、经验及技术信心、批判性思维3个维度指标得分较培训前提高(P<0.05)。培训后分诊护士分诊至不同科室就诊的分诊准确率较培训前明显改善。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应用基于思维导图的快速预检分诊岗位专题培训,能使临床护士快速掌握预检分诊知识,提升预检分诊决策能力和分诊工作时效,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以期减少疑似患者漏检、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方法 将预检分诊关口外移,分别在门诊、急诊、住院部关键入口搭建帐篷,设置预检分诊点;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及物品的精细化管理和预检分诊流程及信息的精准化管理。 结果 2020年1月25日—2月20日,累计预检分诊37 698例次,其中新冠肺炎发热门诊患者301例,普通发热门诊患者639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隔离区16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并转诊3例。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零漏检,院内交叉感染零发生,患者及家属零投诉。 结论 “1移2精”预检分诊管理模式行之有效,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起到控制疫情传播的作用,将来可推广和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护理实践,包括:①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三圈层”管理;②扩建发热门诊,合理划分区域;③进行合理人力资源分配;④制定标准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实施三级预检分诊;⑤对就诊患者实施疫情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提供帮助及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下基层医院急诊消化内镜患者就诊流程,探讨基层医院急诊消化内镜患者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研究漳州市龙海区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4月本院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及分类管理的就诊流程,并分析期间患者及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患者病情好转率.结果 2020年2月至4月共接诊急诊消化内镜患者49例,食管异物患者28例(57.1%),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30.6%),腹痛患者6例(12.2%).49例患者中待排除新冠肺炎患者11例.期间患者及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为0,且所有患者病情全部好转.结论 疫情之下基层医院可根据新冠肺炎筛查情况及病情分级对急诊消化内镜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及分类管理,既可达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准,又能安全有效地开展急诊消化内镜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构建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以智能、精确、快速完成预检分流,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预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方法 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手机应用程序管理软件,操作平台分为患者自我报告操作平台和管理员监控平台。患者自我报告内容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热及呼吸道症状。从管理员监控平台调取2020年1月20日—2月3日发热门诊患者使用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的分诊时间、智能分诊符合率、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评价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 共有1 034例发热门诊患者完成线上快速预检分诊,智能决策分诊B区(疑似区域)174例(16.8%),经筛查后确定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65例(37.4%),最终确诊29例(44.6%);智能决策分诊A区(普通区域)860例(83.2%),就诊后无1例疑似及确诊病例。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耗时(1.94±0.87) min,较传统人工分诊耗时(4.03±2.15) 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9,P<0.001);1 010例(97.7%)患者对线上快速预检分诊表示满意,无投诉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发热门诊线上快速预检分诊系统能早期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患者,确保疑似感染患者提前预警分流,缩短暴露时间;同时能有效缩短发热门诊候诊时间,降低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的防控管理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成立了防控小组和医护人员救援队,建立预检分诊机制,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加强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的心理疏导,规范各项制度及流程,严格各级人员的培训和宣教,严格把控消毒质量关,积极预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在门诊正常医疗工作开展的同时保障医疗环境安全。方法 优化门诊空间布局,调整和管控患者进出路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控制出诊医生人数及号源总量,管控人流量;借助信息系统平台进行患者流行病学及相关症状筛查,建立严格、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加强各岗位医务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结果 2020年1月28日—2月6日,该院门诊共筛查出高危患者82例,全部护送至发热门诊作筛查,其中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阳性1例,疑似病例1例。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全院多部门联动,建立规范的三级预检分诊体系,能有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疑似病例,从而保证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和疫情防控策略,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方法以2020年1月20日—2月24日在我院发热门诊接受就诊患者和实施诊疗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和疫情防控策略,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疫情期间发热门诊诊疗情况和管理效果。结果预检分诊台接受就诊患者共22 382例,其中经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共1 314例,有湖北地区相关接触史患者共94例,接受进一步住院隔离治疗患者共52例,经发热门诊筛查后最终在感染科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3例,期间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在岗医务人员共48名。所有患者均得到妥善诊治,未发生患者漏诊、患者和医务人员发生交叉感染现象及候诊、分诊和转诊期间医疗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感控督查共432人次,每周感控总体正确率由最初的93.60%提高到99.20%。结论科学构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标准化预检分诊流程和疫情防控策略,有利于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有助于推动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最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选择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患者依从性比较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