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汪永  晏歆 《铜业工程》2021,(1):56-58
烟气制酸净化工序产生的高铜、砷废酸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通过对硫酸车间废酸硫化工序使用硫氢化钠和硫化钠作为硫化剂处理高铜、砷废酸的过程及可行性进行阐述,并介绍了硫氢化钠完全替代硫化钠处理含铜、砷废酸所需的工艺改造,给废酸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精苯废酸组成极为复杂,长期以来对精苯废酸的处理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济钢采用缩聚-萃取法对精苯废酸进行了净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后的净化酸外观为淡黄色,硫酸浓度35%~45%,COD脱除率在85%以上,色度脱除率在95%以上,完全能满足硫酸铵生产要求;同时回收黑色粉状固体聚合物5%~25%,可用于配煤炼焦。根据中试试验情况,工业生产建议采用串联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反应器可采用搪瓷内衬,其他部位可采用钢衬塑料,管道可用加强塑料。  相似文献   

3.
在大城市中,钢瓶装乙炔用于原子吸收分析中已很普遍,而在中小城市及边远山区,大多数试验室仍采用乙炔发生器。发生器中产生的乙炔通过浮筒稳压后进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石罐中水的加入,靠Y型三通或h型玻璃管控制,一般要待稳压管气体压力降到一定位置才能加水,因此乙炔气的压力不大稳定,另外稳压罐升到最高位置后,乙炔气还会进入罐中,以致乙炔气通过水封逸出罐外,造成乙炔浪费。由于乙炔气压力不够稳定,往往不能满足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焕玲 《山东冶金》2006,28(4):57-58
精苯废酸经过初步处理、静置分离去除酸焦油后送入硫酸生产装置沸腾炉沸腾层进行焙烧,通过高温裂解、吸收得到硫酸,将废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介绍了试验原理、生产工艺及操作参数的确定,按规模为年产1万t的粗苯精制加工装置产生废酸700t计,年效益可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5.
一种黄金提纯装置,包括反应容器及其酸气吸收装置,其技术要点是:采用耐腐蚀塑料制成的反应容器,将其上盖的酸气排出孔与酸气吸收装置相连通,反应容器通过架空支架置于外加热器的装有离子导电溶液和加热电极的壳体内。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加热效果好,节能、显著提高溶金速度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废酸气外溢,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产电解二氧化锰的制液过程中,产生含有粉尘、酸雾废气的特点.并对这种废气的治理提出了采用湿式除尘器与气液吸收设备相组合的装置——文丘里除尘器及改进的玻璃钢酸雾净化塔净化方案。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研制、生产既能除尘,又能吸收酸雾的高效气液吸收设备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化学工业中的三废一直是各个企业及环保部门防治的重点,废酸液的处理更是三废处理的难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以下简称吉化染料厂)大量的废酸液——T-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将其排放到废水处理厂,严重腐蚀处理设备,让其流入松花江,含有较多的有机物的废酸液将严重污染江水,破坏下游省份的饮水源.因此此项废酸液的处理,被列入化工部三废处理的重点及吉林省三废处理的头号工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小型沸腾炉SO2烟气的净化处理工艺,采用湿法处理高SO2含量烟气。探讨了吸收剂的吸收率与烟气中SO2含量、吸收剂浓度、液气体积比值及吸收液循环利用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钛白废酸喷雾浓缩装置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钛白废酸回收工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喷雾浓缩技术处理钛白废酸.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并借鉴喷雾干燥技术,设计并研制了钛白废酸喷雾浓缩装置.该装置对钛白废酸的浓缩质量分数可达80%以上.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喷雾浓缩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废酸净化和酸再生工艺的原理和主要工艺流程。分析了废酸净化机组的热交换器、浸溶塔、反应罐、压滤机、泥浆泵等设备以及酸再生机组的喷雾焙烧系统、双旋风分离器、文丘里预浓缩器、吸收塔等主要设备。应用废酸净化技术可生产出高品质氧化铁粉;酸再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酸洗机组吨钢新酸耗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某厂‘硫磺-氧气燃烧法’制液体二氧化硫技改工程的主要内容及经验。介绍了新旧生产装置在焚硫方式上的不同及改进方案,将原有装置‘粗放型’的燃硫方式改为硫磺与氧气摩尔比为1.05~1.1燃烧,有效的控制了硫磺蒸汽的产生量,减小了收尘系统的负荷,降低了操作费用,对提高产品质量起了重要作用。新装置通过增加浓硫酸喷淋洗涤塔和浓硫酸填料洗涤塔洗涤二氧化硫烟气,能有效去除烟气中所含超细硫磺粉使液体二氧化硫产品达到优等品指标。新装置没有生产废水和废渣的排放,在开车后72 h内需要逐步对装置中的设备进行排空产生含二氧化硫的废气,可以对其进行碱液吸收,所以新装置对环境不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2.
锌湿法冶炼浸出、净液及电解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酸雾、水蒸气等产生,车间工作环境恶劣,污染严重.作者考察了国外冶炼厂湿法车间,通过本文进行介绍,同时分析探讨反应槽废气处理及锌电解车间的通风方式与国内不同之处,提出改善工作环境、节能减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钛白生产水解后浓废酸经过吸滤,滤液含1.3~18.7g/LTiO2的偏钛酸,它的回收可降低产品原料单耗3~4%,提高废酸质量,有益于废酸综合利用,减少产品单耗。本文以工厂实例介绍了料管沉降槽回收偏钛酸的装置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放热反应发生,产生大量的废热。本文系统阐述该过程中的中、低温废热回收方法和主要设备,对公司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废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公司技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鹏  姚海峰 《钢铁研究》2011,39(4):49-51
针对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酸性气体含量高,容易造成煤气管网及其附属设备严重腐蚀的问题,首钢京唐公司采用了喷水(碱液)中和、降温方法,并加强管道保温和管道设备内的防腐等措施,对减少腐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硫铁矿制酸工艺存在大量具有很高回收价值的余热资源,不同工段的余热烟气参数及余热品位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硫铁矿制酸工艺过程中余热的产生及余热回收方法,分析了余热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微波-固体废弃物吸附法降低烧结低浓度有害废气的新方法。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探讨了微波功率、废气流量、固体废弃物用量、粒径等5种因素对固体废弃物脱硫、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微波改性固体废弃物降低烧结低浓度有害废气是可行的,微波功率、固体废弃物用量及粒径是决定脱除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在用的两套制酸系统530 kt/a和300 kt/a分别建于2005年和2006年,两套系统原设计中转化工序全部采用“3+1”双转双吸的转化流程,2012年合成炉系统大修中率先将530 kt/a系统转化工序升级为“3+2”流程,并增加了配套的余热锅炉,但制酸系统的净化工序和干吸工序并未升级,导致整套系统在匹配性能提升方面存在短板。采用“回”型喷头布置、水平放置的新型等压捕沫器、“塔-槽一体式”浓酸吸收设备等新技术后,吸收塔的吸收率由99.88%上升至99.9%,酸雾含量减少了至少50%,净化工序酸水排放量降低了40%,制酸系统二段电除雾器出口氟元素含量由1.5 mg/m3降低至0.6 mg/m3,烟气杂质去除率提升了60%,吸收塔循环槽容积提升后,制酸系统处理烟气量增加了0.3×105 m3/h(两系统合计)。  相似文献   

19.
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技术进步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过程余热回收与利用是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主要手段之一。概述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从工艺流程、技术特点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和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给出了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的基本思路。提出应积极推广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技术,加快开发烧结矿余热竖罐式回收发电工艺,深入倡导烧结烟气余热回收与脱硫脱硝一体化的理念,为中国烧结工序的节能减排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POC型干式煤气柜是一种近年来新开发的圆筒、薄壁、穹拱活塞、稀油密封的新型煤气柜,现广泛推广运用于钢铁燃气行业中。文章介绍了包钢新型干式煤气柜(POC型)主要构件制作过程。此煤气柜的设计、制作及安装均采用国内的新技术,为今后钢厂煤气设施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