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中的重要教育项目,新疆汉维双语教学是新疆民族教育中的重点问题。在这样一个多语种、多文种的社会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交融和语言的沟通所需给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一个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双语教学也正式步入新疆各族群众的视野,成为他们获取知识、进步发展、走向未来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下巴扎乡为例,汉维双语教学在下巴扎乡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新疆伊宁开展了维汉双语教学实验,数学是双语教学实验的重要课程.完整的双语数学教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业汉语的教学,即数学语言的教学;另一部分是数学知识的教学.在维汉双语数学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忽视数学语言在维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理解上有差异的教学,没有重视数学语言结构的分析;未处理教学中的语言难点,教师包办应用题的文字分析;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母语思维和母语交流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双语学界对预科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方法、维汉两种语言某一方面的对比等,谈论较多,而对于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文化因素的教学谈论甚少,至今未见有专文论及.为此,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以向专家、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4.
基于贵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学前教育基础薄弱,以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特殊性的实际等,培养具有双语言双文化技能、专业知识素养技能、教育教学实践技能的民汉学前双语教师,从而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激发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的兴趣,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等。  相似文献   

5.
<正>有学者曾提出,制约西藏教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分散办学问题;2.语言问题;3.师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制约我国许多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多元文化时代下,双语教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民汉双语教育问题,即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语和汉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双语教  相似文献   

6.
彝语和汉语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彝汉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将对彝汉双语的语法特点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口较少民族实施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民汉双语教育是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教育和保存传统特色文化的重要手段。仡佬族语言与传统文化濒临失传,在其母语保存地区开展早期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有助于母语维持、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多种语言,双语和多语现象在我国民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何为双语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就是特指民族教育中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为教学用语,借助民族语文学习汉语文,以实现民汉语文兼通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包括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以母语为辅助手段,以学懂汉语文为目的的初级形式;也包括采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与汉语文对比教学的高级形式。1.双语教学顺应母语与思维发展的规律。双语教学符合少数民族儿童语言、思维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学原理。任何民族的第一语言———母语,都是思维和表达…  相似文献   

9.
"双语教学"是指用两种语言或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以具体学科知识为载体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对拉萨市曲水县15所农牧区幼儿园50名幼儿教师的藏-汉双语教学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西藏农牧区幼儿园教育得到健康发展,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实践证明,推行汉-藏并重的双语教学,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详细分析了西藏农牧区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为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结合体,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它具备了工具性、欣赏性和传承性的特点。就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而言,语文的工具性显得尤其突出,汉语文的学习重点就是汉语言的学习。认识到这一点,汉语文教学就应当向语言教学转变。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偏低、汉语交际能力差的现状,本文试从教学实践出发,就民族院校的汉语文教学怎样转变到语言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少数民族共操26种语言,不通汉语的人口比例较高,操双语或转用其他民族语的人口比例较小。从学前开始实施双语教学,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要从民语入手,进行民汉双语教学,帮助学生达到“民汉兼通”,这对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社全进步、少数民族化的传承与弘扬,必然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化适应影响第二语言习得教育教学水平,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是影响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藏汉双语"教学模式中,汉语文是第二语言。学生汉语文水平普遍偏低,关键原因是学生对汉语文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够,文化适应度低,融入汉语文学习情境有困难,影响语言信息输入与输出。为此,"藏汉双语"教学中,应加强大学生汉语文文化适应教育教学,增强学生对汉语文文化背景的了解和认同,缩小学生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学生的文化紧张期,增强学生文化适应度,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汉语文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的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①本文论述的是白-汉兼通型双语现象,是白语和汉语的双语教育,其中它括了双语言、双文化教育内容,是在白族地区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及保存和发扬白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白语不仅是白族文化的载体,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彝语和汉语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彝汉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将对彝汉双语的语法特点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白族文化发展中的白、汉双语教育,依据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的白、汉双语教育现状,探讨白、汉双语教育对白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认识到白、汉双语教育是在白族地区发展民族教育和保存发扬白族传统特色文化的必要手段,并针对白、汉双语教育对白族文化传承的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言环境与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关系入手,重点讨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多解性和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多样性,特别是因语言接触而形成的民汉双语及其方言间的交互影响,进而通过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汉语环境,消除语言距离,推动民族中小学汉语教育科学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朝、汉翻译教学实践作为一种跨语言的特殊的交际活动,不仅有助于强化朝、汉双语学习,而且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朝鲜民族的文化。在朝鲜族中小学强化朝、汉翻译教学实践,不仅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大脑和强化朝、汉词汇的记忆,而且有益于互补朝、汉双语语法知识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朝鲜族中小学的翻译教学实践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应抓紧制定课程标准,完善教材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强化语言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玉树藏文化环境有其自身特点,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玉树藏文化环境下,要发展玉树地区教育,就需进一步确定双语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系统的双语教学体系,合理选用教材,以推广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制度为契机,改革汉语教学,并对少数民族语言采取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锡伯族双语教育开始较早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功的典范。在锡伯族汉语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锡伯族语言文字传承面临着挑战。锡伯族在清朝初年就通用了满语满文,锡伯语是在满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锡伯语的发展不仅关乎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关系到满文研究。本文在梳理锡伯族双语教育虏史的基础上,尝试探索一条既能保持现阶段锡汉双语教育的成就,又能传承锡伯语文的新的锡汉双语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深入挖掘第二语言习得内在规律,对语言教学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我国藏区实行一类模式双语教育中,开设了一门汉语文为第二语言.目前,一类模式下汉语文教学中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运用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水平偏低,影响一类模式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合理运用第二语言理论,促进一类模式下汉语文教学水平提高,推进藏区一类模式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