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8例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敏  杜湘燕  徐清祥 《山东医药》2007,47(2):F0003-F0003
2004年8月~2006年4月,我科对28例患者行无刨正压通气治疗,疗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荣昌 《临床内科杂志》2004,21(10):655-658
无创正压通气(NI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常通过鼻(面)罩、鼻枕(nasal pillow)或接口器等方法连接病人。近10多年来,MPPV已经成为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方法。临床研究证明,在合适的病例中NI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需要以及相应的并发症;减少慢性呼吸衰竭呼吸机的依赖,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促进NIPPV的发展以及规范其临  相似文献   

3.
有创正压通气(IPPV)的治疗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人工气道的治疗作用(引流气道分泌物、防止误吸)和呼吸机的正压通气作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与IPPV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相似文献   

4.
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洁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7):444-447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相对于有创机械通气不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通过口、鼻面罩与呼吸机连接的通气方式,是近年来机械通气临床应用的新进展。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范畴不断扩展,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辅助通气技术,亦是近年来机械通气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无创正压通气 (NPPV)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尤其在COPD呼衰患者治疗中积累经验最多 ,疗效最肯定。如何能够及时恰当地应用该技术 ,普及和规范操作 ,提高医护人员对NPPV的认识 ,是成功使用NPPV的关键。临床上对于COPD呼吸衰竭的传统治疗 ,病情轻者多以药物及氧疗为主 ,呼衰严  相似文献   

6.
重症肺炎是指除肺炎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老年人的重症肺炎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因素多,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而且还易合并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衰竭等,死亡率较高,治疗上非常棘手〔1〕。正压  相似文献   

7.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COPD呼吸衰竭仍存在不少问题,作者对治疗的机制、策略与方法及如何提高耐受性和依从性等方面进行文献复习,旨在合理、规范化应用NPPV,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3):436-436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是指通过鼻罩、口鼻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从而实施的正压辅助通气[1]。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应用指征的扩展,无创通气尤其是无创双水平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重度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BiPAP辅助药物治疗重度哮喘发作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气分析结果及气管插管率的差别.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4小时患者症状、血气分析结果及插管率方面表现明显优势.结论 BiPAP在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方面有较好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对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治疗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臣  朱旭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23-1324
目的探讨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病人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在抗感染、平喘、激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PPV。多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测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并在通气前、通气后30min,1、2h分别取其具体数值进行统计。结果治疗后30min、1h:RR、HR、SaO2的两组间差异均表现出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h:两组的RR、HR、SaO2在监测数据上虽然有明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PV能迅速改善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缺氧状态、缓解呼吸肌疲劳、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患者耐受性好、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需要严密的临床监护。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神智状态 ,并监测患者呼吸肌运动情况 ,观察辅助呼吸肌的运动、是否存在矛盾呼吸运动、是否存在人机对抗 ,同时结合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经皮CO2 监测以及动脉血气分析 ,来确定患者的病情是否在继续进展 ?无创通气是否有效 ?无创通气的参数调节是否恰当 ?是否发生了机械通气相关的合并症 ?是否需要转为有创通气治疗。这些临床监测方法对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心衰有较高的死亡率。作者自2003年至2006年间对40例顽固性心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无创通气治疗,收到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顽固性心衰患者共78例在本院治疗,均符合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心功能4级,男性4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7±16·2岁。基础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瓣膜病,心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等,其中38例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无创正压通气(CPAP PSV)(治疗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的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呼吸机为Drage…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 ,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是机械通气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可避免气管切开和插管的并发症 ,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使用简单 ,撤机方便 ,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广泛。我科自从 1998年至 2 0 0 1年使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 3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8例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 8例。年龄 2 1— 80岁。急性 I型呼吸衰竭 2 4例 ,Pa O2 3.2 kpa~ 5 .7kpaPa CO2 3.8kpa~ 5 .3kpa.其中卡氏肺囊虫肺炎 10例 ,肺间质纤维化 4例 ,肺癌晚期 10…  相似文献   

14.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呼吸衰竭后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预后差,无创正压通气(NPPV)能够迅速纠正致命的血气异常及代谢紊乱,从而避免气管插管及相关并发症。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进行综述,推荐NPPV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呼吸衰竭的可选择的通气手段。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吸氧及呼吸兴奋剂治疗,一部分患经上述治疗,病情缓解,但由于呼吸兴奋剂作用有限,用量过大反而会加重呼吸肌疲劳,因而对严重的COPD呼吸衰竭患,单纯药物治疗会导致行有刨通气机率升高。如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以无创正压通气会降低呼吸功耗及改善呼吸肌疲劳,插管率会明显下降。近来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中应用也越来越多。现就2003.9~2004.9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4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和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接受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两组同时使用抗感染、化痰、解痉支持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对呼吸和循环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呼吸治疗设备的改进,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PPV)用于治疗急性肺水肿(APE)的情况不断增多,研究结果表明NPPV不仅可以改善APE患者的肺水肿和气体交换,同时能改善心功能,这与传统观念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51,自引:3,他引:251  
近年来有创机械通气在我国发展很快 ,与其相比 ,无创通气则相对滞后 ,其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医生们对无创通气的疗效尚有疑虑。据了解无创通气应用方法不当、没有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来实施 ,可能是疗效不理想或者患者不耐受的常见原因。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经过数次讨论 ,委托陈荣昌教授草拟了“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一文。本文之所以没有以“指南”的面目出现 ,是因为觉得临床实践尚有不足 ,希望读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自己的宝贵经验 ,提出修改建议 ,使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呼气阀是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时重要的呼气通路,是减少死腔通气,提高通气效率的重要无创呼吸机配件,临床常用的呼气阀有平台、侧孔和单向3种类型,本研究比较这3种呼气阀对面罩二氧化碳(CO2)重复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本文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患者40例,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22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7例,其中4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支气管哮喘1例,肺癌术后2例,胸部外伤2例,胸腹复合伤2例。采用PSV(压力支持通气)+PEEP(呼气末正压)模式。结果COPD患者16例有效,有效率72.7%;外科患者5例有效,有效率83.3%;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例及支气管哮喘1例均有效,有效率100%。1例肺炎及1例肺炎合并ARDS患者有效,有效率28.6%。结论NIPPV对COPD急性加重期、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胸部外伤及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在无禁忌症时可首选;对于肺炎所致的ARDS疗效较差,应首先考虑人工气道机械通气(ET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