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1年浙江省台州地区新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基本情况以及不同HIV-1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台州市2011年新发现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抗凝全血标本140份,提取血浆中的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HIV-1 pol 区的蛋白酶基因全序列与反转录酶基因部分序列,使用HIV-Blast软件判定亚型。结果 2011年台州地区新发现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3.24:1,感染者中92.86%为性传播感染,3.57%为注射毒品感染;共检测出5种HIV-1基因亚型,分别为CRF01_AE、CRF07_BC、CRF08_BC、B和C亚型。性传播感染人群中57.14%为CRF01_AE亚型,注射毒品人群中以CRF07_BC亚型为主。结论 台州地区艾滋病患者以性传播途径感染为主,HIV-1基因亚型呈多样性特点,CRF01_AE亚型流行于性传播感染人群,而CRF07_BC亚型流行于毒品注射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上海市2013年新发现的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未经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感染现况进行调查,为上海市老年人群医疗保障措施及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知情同意前提下,对新发现HIV感染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NA测序与亚型鉴定。将52例50岁年龄组与591例50岁年龄组人群做相应对比,揭示该人群人口学、行为学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结果 50岁MSM人群亚型分析结果以CRF01_AE为主,占48.1%(25/52),其次为CRF07_BC占26.9%(14/52),B亚型占11.5%(6/52),CRF08_BC占3.8%(2/52),01B亚型为9.6%(5/52)。CRF01_AE在50岁年龄组中的比例(48.1%)明显低于50岁年龄组的63.8%(2=11.18,P0.05),并且在病程进展及死亡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50岁年龄组可能更容易进展到艾滋病期。结论 上海市50岁MSM人群感染者以上海本地户籍为主,虽然基因亚型也以CRF01_AE亚型为主,但基因亚型呈多样性。应重视该人群亚型的发展和演变,有针对性地加强本地户籍50岁男性艾滋病宣传、高危行为干预,制定科学并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确认的未经抗病毒治疗HIV-1感染者亚型分布和原发性耐药的流行情况,为当前该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确认HIV-l感染者血浆标本77份,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进行DNA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时与国际HIV耐药数据库比对,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获得45份pol区基因片段,其中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亚型占68.9%(31/45),CRF07_BC亚型占22.2%(10/45)、B亚型占6.7%(3/45)和C亚型为2.2%(1/45)。CRF01_AE亚型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其中男男同性接触(MSM)和异性性传播分别占为66.7%(20/30)和33.3%(10/30),在异性性传播、MSM和注射毒品中均存在CRF07_BC;B亚型均为MSM人群,C亚型为异性性接触者。本研究共发现3例耐药者,包括同时发生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原发耐药、只对NNRTIs的原发耐药和对整合酶抑制剂(INIs)的原发耐药各1例。测得的耐药突变位点为L74IL、V179D及V179E、E92Q和L74M。结论:上海市卢湾区2010年新确认HIV-1感染者中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在耐药监测中发现NRTIs、NNRTIs和INIs耐药突变株;加强对HIV-1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的监测具有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沈阳市新诊断的HIV-1感染者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 InIs)耐药株的传播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沈阳市新诊断的HIV感染者80例,扩增血浆病毒RNA的整合酶编码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病毒基因型,以Stanford HIV耐药数据库解读耐药基因突变,计算原发耐药率并分析不同亚型毒株耐药相关自然多态性。结果 80例HIV-1感染者中共检出CRF01_AE感染者51例,占63.8%;CRF07_BC感染者14例,占17.5%,B亚型感染者6例,占7.5%;其他不典型重组9例,占11.3%。2例CRF01_AE感染者检出R263K突变,1例B亚型感染者检出E138A突变,耐药率3.8%。CRF01_AE感染者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 50、74、119、153位氨基酸具有多态性,频率分别为5.9%、2.0%、13.7%和4.0%;而CRF07_BC感染者在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50、74、157位上氨基酸具有多态性,频率均为7.1%。结论 沈阳市新诊断HIV感染者InIs原发耐药率较低,但少数感染者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具有氨基酸多态性。需要加强整合酶耐药监测,并加强对我国常见HIV流行株的耐药基因型及表型研究,更好地解读耐药突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沈阳市新诊断的HIV-1感染者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s, InIs)耐药株的传播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沈阳市新诊断的HIV感染者80例,扩增血浆病毒RNA的整合酶编码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病毒基因型,以Stanford HIV耐药数据库解读耐药基因突变,计算原发耐药率并分析不同亚型毒株耐药相关自然多态性。结果 80例HIV-1感染者中共检出CRF01_AE感染者51例,占63.8%;CRF07_BC感染者14例,占17.5%,B亚型感染者6例,占7.5%;其他不典型重组9例,占11.3%。2例CRF01_AE感染者检出R263K突变,1例B亚型感染者检出E138A突变,总体耐药率为3.8%。CRF01_AE感染者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50、74、119、153位氨基酸具有多态性,频率分别为5.9%、2.0%、13.7%和4.0%;而CRF07_BC感染者在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50、74、157位上氨基酸具有多态性,频率均为7.1%。结论沈阳市新诊断HIV感染者InIs原发耐药率较低,但部分感染者在HIV整合酶耐药相关位点具有氨基酸多态性。需要加强HIV整合酶耐药监测及对我国常见HIV流行株的耐药基因型和表型研究,更好地解读HIV整合酶耐药突变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云南省德宏和昆明两个地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在接受HAART后的变异情况.方法 选择接受HAART 1年以上血浆HIV-1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的139例HIV/AIDS患者,提取血浆中HIV-1 RNA,采用RT-nested-PCR扩增HIV-1的pol区基因蛋白酶(PR)和逆转录酶(RT)基因片段,测定DNA序列.经拼接整理后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网站提供的HIV耐药数据库(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进行比对,分析耐药突变位点,采用MEGA 4.1构建系统进化树以确定HIV的亚型,结合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昆明地区患者HIV以T215F/NY/I、M41L/M和T69G/N/I/S/A/D突变较多,突变率分别为39%(24/62)、27%(17/62)和27%(17/62),高于德宏地区患者HIV的相应突变率[分别为16%(11/69)、13%(9/69)和9%(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46、4.242和7.909,P均<0.05).德宏地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亚型主要为CRF01_AE亚型为32%(22/69)、C亚型为25%(17/69)、B亚型19%(13/69).而昆明地区主要是08_BC亚型60%(37/62)、CRF01_AE亚型21%(13/62)和07_BC亚型15%(9/62).结论 云南省德宏、昆明两地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PR、RT基因突变频率存在部分差异,昆明地区T215F/N/Y/I、M41L/M和T69G/N/I/S/A/D突变率高于德宏地区.两地共检出HIV-1流行毒株pol区基因CRF01_AE、B、C、BC、08_BC和07_BC共6种基因亚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in the pol region of HIV-1 strain in treatment failed patients in Yunnan province's Dehong prefecture and Kunming. Methods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39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treatment failure ( HAART treatment > 1 years and HIV-1 RNA Viral load > 1 000 copies/ml). HIV-1 RNA was extracted from plasma, and nested-PCR was performed for amplification of PR and RT genes on the HIV-1 pol region. The PCR products were then sequenced and submitted to Stanford HIV Drug Resistance Database for comparison. The evolution tree was built up with MEGA 4. 1 system, combined with patients' demographics. Results The most prevalent mutation in Kunming patients were T215F/N/Y/I, M41L/M, and T69G/N/I/S/A/D, the mutation rates were 39%(24/62), 27% (17/62) and 27% (17/62) ,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mutations in the Dehong prefecture [16% ( 11/69), 13% (9/69) and 9% (6/69)]. The rat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x2 = 8.646, 4.242 and 7. 909, all P < 0.05 ). The most common HIV-1 pol region subtype in the Dehong patients were CRF01_AE subtype (32%, 22/69), followed by C subtype (25% ,17/69), and B subtype ( 19%, 13/69). Major subtypes in Kunming patients were 08_BC (60%,37/62 ), CRF01_AE subtype(21% , 13/62 ) and 07_BC ( 15% ,9/62). Conclusions Par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oint mutations of the HIV-1 strain pol region and frequency of their occurrences exist among Dehong and Kunming patients, HIV-1 strains in Dehong prefecture for the NNRTIs mutations at the T215 Y/N/T, M41L and T69G/N/I/S/A/D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Kunming. Six isoforms are found respectively:CRF01_AE, B, C, BC, 08_BC and 07_BC from the epidemic strains of HIV-1 pol region subtype in Dehong and Kunming areas.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湛江市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基因分型,推测湛江市HIV病毒来源,为湛江市防控艾滋病和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从23例经湛江市CDC WB法确认的HIV无偿献血者血液中提取RNA,用RT-PCR进行gag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对68例ELISA单试剂阳性者献血后每2周采血1次再次检测,检测呈双试剂阳性者通过WB法确认。结果 23例阳性感染者均为HIV-1,其中12例(52.2%)为CRF01_AE重组亚型;10例(43.5%)为CRF07_BC重组亚型;1例(4.3%)为01B型。68例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者中有1例8周后确认为HIV-1 CRF01_AE重组亚型,1例10周后确认为HIV-1 CRF07_BC重组亚型,35例连续追踪6个月后依然为单试剂检测阳性,31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法追踪,最后放弃。结论湛江地区献血人群中HIV-1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35例单试剂阳性者可能与感染了弱病毒株或其体内病毒受体或其他病毒感染相关的基因存在变异有关,需要进一步追踪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绍兴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HIV-1感染者的亚型类型和特征 。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本地区新确证未经抗病毒治疗的50例MSM感染者样本,采用RT-PCR和nest-PCR方法扩增HIV-1的gag和pol全长基因区,成功扩增46份样品,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基因亚型。结果 46份样品中发现CRF01_AE、CRF07_BC和B三种亚型和1株AE、BC重组亚型,各占52.17%、39.13%、6.52%和2.17%。结论 绍兴市 HIV-1感染的MSM人群中主要流行的亚型为CRF01_AE和CRF07_BC,该人群感染率高,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本市95例已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和耐药性突变研究,以了解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及耐药性HIV-1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聚合酶基因,经DNA测序后进行进化系统树分析和重组分析,以确定HIV-1基因亚型和重组体,并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辨别耐药性突变位点,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在95例本市HIV感染者中经RT-PCR扩增并获得基因亚型序列70例,基因分型以CRF01_AE重组体30例(42.9%)为主,其余分别为B亚型6例(8.6%)、B’亚型10(4.3%)、G亚型2例(2.9%)、K亚型1例(1.4%)、CRF02_AG3例(4.3%)、CRF07_BC8例(11.4%)和CRF08_BC7例(10.0%),亚型间或重组体间二重重组体(CRF02_AG/CRF01_AE、B/CRF01_AE、K/G)3例(4.3%);②耐药分析结果表明,本组人群的蛋白酶抑制剂(PIs)原发耐药突变率为4.3%。在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15例中,11例(73.3%)发生反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基因突变,其中核苷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率分别为10例和11例(66.7%和73.3%),远高于未治疗者。结论: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HIV-1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的流行与变迁情况,对HIV-1遗传变异多样性和耐药监测体系的建立及上海市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江山市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HIV亚型分布情况和分子传播簇特征,为该市HIV流行趋势分析和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江山市2014 — 2018年新诊断的中老年HIV/AIDS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从94例感染者(含3例暗娼)血浆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巢式PCR扩增pol区基因并进行核酸测序,运用MEGA 6.0软件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分析亚型,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对遗传距离≤0.01的序列构建HIV分子簇。结果HIV毒株序列成功获得率为86.2%(81/94),毒株亚型以CRF01_AE为主(93.8%,76/81),其余分别为CRF07_BC型3例(3.7%)和B亚型2例(2.5%);共发现3个分子传播簇,均由CRF01_AE亚型构成,总成簇比例为84.0%(68/81),大簇包含64例病例(含1例阳性暗娼),2个小簇均由2例病例组成。结论江山市中老年HIV/AIDS亚型以CRF01_AE为主且种类较为单一,存在与阳性暗娼紧密关联的传播簇,应加强对簇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实施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干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为了研究在中国云南流行的艾滋病毒I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类型与变异特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血浆来源于云南省监测系统中的19例HIV-1感染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19例患者血清中扩增HIV-1pol-gag共同拥有区片段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所得序列用BioEdit和Mega软件进行亚型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 19例标本结果显示,12例为CRF08-BC、3例为CRF07-BC、1例为B型、3例为CRF01-AE型.19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都比较小,CRF08-BC亚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45%,CRF07-BE亚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16%;B亚型毒株为5.00%;CRF01-AE亚型毒株与来自泰国的流行CRF01-AE毒株AB032741、U51189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3.12%、3.22%.结论 上述结果表明,云南地区CRF-BC重组亚型已成为HIV-1流行病学优势亚型,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HIV-1分子流行病学现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2007-2013年HIV-1感染者的原发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掌握耐药毒株变化趋势。 方法 随机选取2007-2013年随访的常住上海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浆标本1296例,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DNA测序、亚型鉴定,并与国际HIV耐药数据库比对分析。 结果 获得1085例pol区基因片段,其中亚型分布显示,CRF01_AE 651例(60.0%),其次为CRF07_BC 253例(23.3%)、B亚型97例(8.9%)、CRF08_BC 52例(4.8%)、C亚型12例(1.1%)、CRF01_B 10例(0.9%)、F2亚型2例(0.2%)、G亚型2例(0.2%)、CRF02_AG 5例(0.5%)和CRF03_AB 1例(0.2%)。原发耐药率平均为1.4%,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相关突变率为0.3%(3/1085),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相关突变率为0.9%(9/1085),整合酶抑制剂(IN)耐药相关突变率为0.2%(2/1085)。同时发生对蛋白酶抑制剂(PIs)和NNRTIs的耐药相关突变1例。 结论 2007-2013年上海市HIV-1感染者中存在原发耐药基因变异,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4.5%下降到2013年的1.1%。耐药基因型以CRF01_AE为主,男男同性传播为主,极少数HIV感染者同时存在对2种主要治疗药物耐药,应加强CRF01_AE耐药毒株的动态监测和研究,尤其是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丽水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基因亚型和传播特征。方法收集丽水市2015-2018年新确证且未经抗病毒治疗MSM HIV-1感染样本,扩增pol基因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基因亚型及成簇特征,通过CPR 6.0在线软件分析耐药情况。结果105例样本成功获得89例合格序列,优势亚型为CRF01_AE(49.4%,44/89)和CRF07_BC(37.1%,33/89),其他包括B和CRF55_01B各3例,CRF08_BC、CRF59_01B和独特重组型 (01_AE/BC)各2例。 发现8个传播簇,总成簇比例为21.3%(19/89),其中7个传播簇与现住址为丽水市莲都区的病例有关(87.5%,7/8)。 发现3例样本存在1个监测性耐药突变,分别为M46I、V106A、K103N,传播性耐药率为3.4%(3/89)。结论丽水市7种MSM HIV-1亚型共存,呈现多元化趋势,莲都区发挥关键传播作用,应加强监测并重点对传播簇病例开展靶向干预。 耐药传播率处于低流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2006年HIV-1流行毒株的基因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研究在中国云南流行的艾滋病毒Ⅰ型(HIV-1)流行毒株的亚型类型与变异特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血浆来源于云南省监测系统中的19例HIV-1感染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从19例患者血清中扩增HIV-1pol—gag共同拥有区片段并直接进行序列测定,所得序列用BioEdit和Mega软件进行亚型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19例标本结果显示,12例为CRF08-BC、3例为CRF07-BC、1例为B型、3例为CRF01-AE型。19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都比较小,CRF08-BC亚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45%,CRF07-BC亚型毒株间的基因离散率为2.16%;B亚型毒株为5.00%;CRF0-1AE亚型毒株与来自泰国的流行CRF01-AE毒株AB032741、U51189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3.12%、3.22%。结论上述结果表明,云南地区CRF—BC重组亚型已成为HIV-1流行病学优势亚型,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HIV-1分子流行病学现状。  相似文献   

17.
张姝  高红  倪红霞  胡逢蛟  焦素黎 《疾病监测》2010,25(11):854-858
目的研究宁波市HIV-1感染夫妻的免疫状况和HIV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收集宁波市7对已经被确认为HIV-1型阳性夫妻的全血样品,对CD4+T淋巴细胞进行绝对计数,运用巢式PCR方法扩增病毒膜蛋白env基因和gag基因区并进行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对序列和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基因亚型。结果成功获得11条env基因序列和13条gag基因序列,确定6株为B’亚型,2株为01_AE流行重组型,2株为07_BC流行重组型,4株为08_BC流行重组型。该11例HIV-1阳性全血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最低7个/μl,最高654个/μl,平均288个/μl。结论宁波市夫妻感染HIV-1毒株存在多种亚型,大多数的感染者免疫状况低下需要抗病毒治疗,流行形势严峻,应加强对该人群免疫状况和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孕产妇人群艾滋病病毒1型(HIV-1)亚型和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广州市2009 — 2014年孕产妇人群HIV-1抗体阳性样本,扩增蛋白酶(PR)和反转录酶(RT)基因序列,测序后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亚型,并与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比对进行耐药分析。 结果 成功获得178份基因片段,其中10份为外籍病例;中国籍病例以CRF01_AE [42.86%(72/168)] 和CRF07_BC [31.55%(53/168)]为主,外籍病例以C和CRF01_AE为主,各占30.00%(3/10)。 中、外籍病例的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样本总体耐药突变率为12.36%(22/178),低度以上耐药率为5.62%(10/178),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酸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率分别为2.81%(5/178)、1.12%(2/178)和2.25%(4/178)。 耐药突变率最高的亚型为C亚型[50.00%(3/6)]。 5例外籍病例携带耐药突变,其中3例为耐药病例。 3.37%(6/178)样本被预测对单类药物呈高度耐药,未发现对多类药物呈高度耐药的样本。 结论 广州市HIV感染的孕产妇人群中有12种病毒亚型,以CRF01_AE和CRF07_BC为主,耐药突变率及耐药率低,但存在PIs或NRTIs或NNRTIs的高度耐药毒株且外籍病例具有较高耐药突变率和耐药率。   相似文献   

19.
张麒  蒋岩 《疾病监测》2010,25(6):439-442
目的构建NL4-3env-EGFP/DsRed2前病毒,观察中国主要流行的HIV-1 CRF01-AE?CRF07/08-BC和B′亚型构造病毒株体外适应性。方法 5份HIV-1B′,CRF07/08-BC,CRF01-AE亚型感染的干血斑样本和1份Zambia C亚型PBMC DNA样本,经单基因组扩增技术获得env全长基因,克隆、亚克隆、转染等步骤构建14个NL4-3env-EGFP/DsRed2前病毒,按顺序进行配对竞争实验,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被感染细胞的数量。结果 CRF01-AE亚型前病毒适应性最强,适应性值W1,其次为B′,Zambia C,CRF07-BC/CRF08-BC,P0.05。结论可利用NL4-3env-EGFP/DsRed2构造前病毒,通过竞争实验比较流行病毒株的体外适应性,推测env基因对适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上海市发现的1例独特类型的CRF01_AE/B’重组病毒株进行近全长序列分析,以了解其DNA序列的特征.方法: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段扩增HIV-1近全长基因组相应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分析其遗传进化树和序列断点位置。结果:近全长序列分析提示,该患者所感染的病毒由CRF01_AE和HIV-1B’亚型嵌合组成,两者各占约50%:其多聚酶蛋白基因(Pol)和外膜糖蛋白基因(Env)区均有HIV-1B’亚型片段和CRF01_AE片段嵌合组成:2种亚型病毒DNA片段嵌合点的位置与过去报道的重组病毒株(CRF15_AE/B、CRF33_AE/B和CRF34_AE/B)均不同:结论:在我国常见流行的HIV-1CRF01_AE重组病毒与B’亚型已在HIV-1感染人群中发生重组,其可能是在我国散发流行的独特型重组病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