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国有8亿人口在农村,其生活用能已超过2.9亿吨标准煤,占农村总能耗的75.7%,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农村生活用能的现状和特点是:①薪柴和秸秆等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的传统燃料,耗量大,每年作燃料的薪柴和秸秆的数量折合标准煤达2.2亿吨,占农村总耗能量的60%。②生活用能短缺,全国约有一亿多农户全年缺柴三至六个月。③利用方式落后,生活用能热效率平均只有10%左右,浪费惊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8亿人口在农村,其生活用能已超过2.9亿吨标准煤,占农村总能耗的75.7%,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农村生活用能的现状和特点:①薪柴和秸秆仍是我国农村的传统燃料,耗量大,每年作燃料的薪柴和秸秆的数量折合标准煤达3.2亿吨,占全国能耗的38%。②生活用能短缺,全国约有一亿多农户全年缺柴三至六个月。③利用方式落后,生活用能热效率平均只有10%左右,浪费惊人。  相似文献   

3.
湖南平江县有山地面积四百多万亩。农村居民生活燃料,历来以薪柴为主,由于过去对森林没合理利用和过量采伏,薪柴量日趋减少,农村燃料日趋紧张。为了缓和解决农村燃料短缺情况,该县最近几年来采取“三植”办法,积极营造薪炭林。到目前止,全县已飞播马尾松和栎类混交林10万亩,黄山松,外松近3万亩。现在这些幼林生长良好。一、广植。选择海拔在3~800米之间,土壤均系由花岗岩发育如成的黄壤或黄红壤,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土层厚度为304~0厘米。天然植物主要由茅栗、映山红、大叶胡枝子、蕨类、铁芒箕等组成,属于人烟较少、山峦起伏的群山低山地形、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粮食增产秸秆增多,加上推广省柴灶节余的秸秆和被商品能源替换下来的秸秆估计有近亿吨,再加上秸秆还田尚不普遍,每年全国废弃的秸秆约有1.2~1.5亿吨。在国家不可能拿出大量商品能源供应农村的情况下,农村生活用能还必须依赖生物质能(秸秆、薪柴),解快能源短缺必须从农村内部挖潜力,在提高生物质能利用率上下功夫。秸秆经成型提高了燃料品位。秸秆及其它生物质原料和农村废弃物经粉碎,加压在加热(150~200℃)或不加热下成型即制成成型燃料;形状有棒状、粒状、球状等多种。容重可比木材高出一倍,达1.1~1.4公斤/分米~3  相似文献   

5.
桓仁县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境内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林木繁茂,是我省重要的林业基地。几年来,该县在抓好现有林的经营管理和植树造林的同时,积极改革薪柴利用的落后方式,大力推广省柴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全县总面积533.3万亩,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总户数5.14万户,农业人口z3.24万人。目前有林面积287.1万亩,森林蓄积量为1,099万 m~3,森林复盖率53.8%。各种林木折合薪柴最为34,675万公斤,平均每人占有薪柴量1,492  相似文献   

6.
农村生活用柴灶是目前萧山县农村能源的主要耗能设备。一九八二年全县农村生活、生产共耗燃料电力折标准煤30.4万吨,其中由农村生活柴灶烧掉的柴草就达24.0万吨标准煤(实物量46.7万吨),占79%。萧山县现有农户23.5万户,以一户一灶计,一九八二年每户平均烧掉柴草3970斤(实物量)。一、生活柴灶现状我们从八三年十月底到十一月底,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调查,对全县农村民用柴灶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1、现有的灶型及各种灶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们吉林省冬季时间长,温度低,取暖期一般在175天左右,最低温度达-35℃,但冬季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采暖期太阳辐射强度每m~2为38.5×104千卡,一般房屋利用太阳能较少,取暖热源主要靠燃烧各种燃料(主要有薪柴、秸秆、煤等),取暖期要烧掉各种燃料折合标准煤每m~2 55公斤。尽管如此,冬季室内温度仍较低。为了节约有限的能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能源结构,探索出  相似文献   

8.
莆田忠门镇位于湄洲半岛,是福建沿海重点开发区之一。然而这里农村生活燃料奇缺,生态环境欠佳,农业产量较低。为改善生态环境,繁荣农村经济。1989年以来该镇由省科委列为福建沿海乡镇农业生态综合建设示范区。其中生活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和实施被列为专项课题。本文在该镇农村生活能源状况调研分析和规划预测的基础上,介绍农村生活能源的结构调整及为保证优化结构的实现所进行的实施项目,以供同类型项目决策与实施参考。 1、示范区农村能源及生态环境特征 1.1全区农村能源资源特征 农村能源资源是指就地开发、生产、利用的能源.全区无煤,缺水力资源,除煤炭、电力由外来供应外,可供开发利用的能源资源有: (1)生物质资源:包括薪柴,作物秸杆,人畜粪便。1989年统计,秸秆年人均占有实物量848kg(折标煤276kg),其中70%作为燃料;薪柴年人均占有实物量96kg(折标煤39kg)。薪柴资源尚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全区现有宜林山地荒地70ha,海岸线长达14km,对发展林业增加薪柴量提供有利条件;利用人畜粪便可制取沼气量4500km~3,倘若开发用作燃料,可解决全区1/4农户一年生活用能需要。 (2)新能源资源(太阳能、风能):本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风速6.1m/s,风力资源较为丰富;太阳能年均辐射量4605kj/cm~2,年均日照时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近几年农村平均每年新建住宅6亿 m~2,其中北方地区约占5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户对冬季室温的要求在逐渐变化。原来进出一身棉衣,现在出门穿大衣,回家穿毛衣,希望有个温暖舒适的环境。对于采暖方式则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但广大农村没有国家补贴的平价燃料,近郊,县城尚可买到议价煤、煤气,远郊和边远山区则靠烧秸杆。现在农村每年烧掉薪柴1.8亿吨,秸杆2~3亿吨,造成过量砍伐,秸杆不能还田,破坏了生态环境,地力下降。农村生活用能(炊事和取暖)按最低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康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地区能源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有问题。中国农村能源问题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性。家庭生活用能主要依靠生物质能及当地其它自然资源;落后的能源转换工艺和设备使得能源转换率低下。  我国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普遍研究始于 20世纪 70年代中期。 1979年进行的一项全国调查表明,全国有 47. 7%的农户每年缺燃料 3~ 6个月,平均缺燃料 22%。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家庭用能在各地区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其用能水平和构成主要决定于当地可获得的自然资源。家庭生活年户用能一般为 700~ 12…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沼气发展缓慢,已修建沼气池的利用率和产气率不够高,效益不理想。这里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科学技术问题,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本文对其中几个问题提出不成熟看法,供讨论。一、沼气在我省农村能源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省农村以薪柴和作物秸杆作为生活燃料。据调查,全省每年缺柴草319.87万吨,折合标煤137万吨。为了解决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1亿七千多万农户中,约有1亿户每年短缺燃料4—6个月,农村严重缺柴户河北省为71%,河南省68%,浙江为67%,四川为66%,黑龙江为  相似文献   

13.
在实现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过程中解决农村能源严重短缺问题是当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在全世界靠烧秸秆和薪柴生活的一十五亿人口中,我国就占八亿多。全国一亿七千万农户中,绝大多数是以直接燃烧秸秆、薪柴和畜粪维持生计。全国每年烧掉秸秆一亿七千三百万吨,相当于烧掉一百  相似文献   

14.
一、基本情况分析如皋县地处长江下游江北平原区,长期以来,能源短缺影响着全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农村生活用能缺口较大,全县53个乡镇,有27个乡镇位于高沙土地区,常年缺柴4~5个月,为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县政府每年都要从工业用煤中挤出几万吨煤炭安排农民生活用能。1984年,如皋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改灶节柴试点县,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县有91%的农户用上省柴灶,热效率由原来的15%左右上升到29.3%,年可节约能源。0.89万吨标煤,节约资金180万元,农村生活用能缺口降到17%,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987年由县能源办公室组织对先行改灶的15个乡镇的39个村78个村民组2131户  相似文献   

15.
(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农村劳力的转移,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生活燃料结构亦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別是城市郊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要求改变传统的直接燃烧薪柴、秸秆的用能方式,渴望能获得高效、方便、卫生、高品位的燃料。因此,今后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只是在19世纪煤炭和石油的先后崛起,它才退居后位,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仍保持其重要性。生物质能现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4%,仅次于常规矿物能源,而远超其它农村能源。它在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中的比例达40%左右,在非洲则超过60%,而在发达国家只占1~2%。生物质能中利用最多的是农村居民的生活用燃料。由于消费量大,造成供应紧张,只得大量燃烧理应归田的秸秆和畜粪,如仅后者每年就要烧2.5~3.5掉亿吨。印度每人年均要烧120公斤薪柴,95公斤秸秆和140公  相似文献   

17.
罗卫红  田鑫焱 《能源工程》1997,(1):15-16,31
1全省概况近年来,我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日新月异。农村能源作为基础产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时代的变迁。在农村能源资源中,生物质能占据主导地位,仅秸秆与薪柴两项即有约合900万吨标准煤的年产量。仅在数年前,农民还就地取材,主要以秸秆与薪柴作为炊事燃料,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燃料(电、气)。商品能源所占的比例提高很快。农村生活用能中稻杆与新柴两项的比例从1991年的91%下降到1994年的73(};。而随着近JL年乡镇企业的崖勃发展,农利生产用能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从199O年的“46‘比上升到1994…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从陕北、关中和陕南3个自然地理及资源分布特征不同的地区,随机选取16个区县的478户农村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表明,陕西农村家庭生产、生活用能结构不合理,以薪柴秸秆和煤炭等不可再生或不清洁的商品能源为主;农村家庭生产、生活能源消费的地区差异显著,关中地区农村家庭能源平均支出额最高,陕北家庭能源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最高;陕西农村家庭这样的能源消费现状不利于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省农村一直是以薪柴、秸杆作为主要生活燃料。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燃料短缺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农民生活上的一个很大负担。为了解决烧柴问题,农民千方百计攫取一切可燃之物,砍树、挖根、烧草。森林和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地力衰退,造成农业生态系统恶性循环。因此,解决农村生活燃料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余杭县为杭州市近郊,全县共辖30个乡 (镇),23.06万户,1990年总人口为86.73万 人(以下未注年份者,均为 1990年),其中农 业人口72.34万人,农户19.19万户。全县能 源资源总量为 16.19万吨标准煤,人均资源占有量为187kg标煤,不到全国平均数的四 分之一。能源资源构成为:秸秆69.4%、薪柴 18%、粪便5.3%、小水电 0.2%、石煤 7%, 其中已开发量占资源总量分别为100%、 88%、45%、42%和100%。浅层天然气已有 发现,正在勘探中。因此,本县能源资源贫乏, 分布不匀,开发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