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研究了短切碳纤维的长度、取向、体积分数对LiO2-Al2O3-SiO2玻璃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纤维体积分数约32%时,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复合材料中纤维长度增加,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增加;随纤维取向角度的增大,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韧性均减小.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大气下用普通粉末冶金法热压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Al_2O_3含量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磨损特性。结束表明:热压制备的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致密,颗粒分布均匀;随Al_2O_3体积百分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磨损阻力均增加。还对其强化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短切碳纤维增强Li2O-Al2O3-SiO2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Csf/LAS)断裂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加载速率增加,材料的断裂功rwof降低,而材料的抗弯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加载速率为500 MPa/s时,材料的抗弯强度最大.用扫描电镜观察,当加载速率较低时,有明显的纤维拔出;当加载速率较高时,无明显的纤维拔出,纤维呈弯曲状.  相似文献   

4.
对短切碳纤维增强Li2O-Al2O3-SiO2玻璃陶瓷基复合材料(Csf/LAS)断裂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随加载速率增加,材料的断裂功γwof降低,而材料的抗弯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当加载速率为500MPa/s时,材料的抗弯强度最大,用扫描电镜观察,当加载速率较低时,有明显的纤维拔出,当加载速率高时,无明显的纤维拔出,纤维呈弯曲状。  相似文献   

5.
含重金属氧化物高密度玻璃的制备和荧光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PbO-Bi2O3-B2O3系统玻璃的制备、组成与密度的关系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表明,当B±O3引入量的摩尔分数为5%-60%时,可获得密度值为5-8g/cm^3的玻璃,玻璃的密度随B2O3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发射光谱证实,PbO-Bi2O3-B2O3玻璃能在可见光区发射荧光,发光原因是玻璃中含有Pb^2+,Bi^3+发光离子,其荧光波长与玻璃组成、结构及激发波长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抄取法制备竹浆纤维素纤维/水化硅酸镁复合材料,研究纤维掺量对复合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干湿循环加速老化试验评估纤维素纤维在水化硅酸镁基体中的长期稳定性,并对复合材料孔隙溶液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密度逐渐降低,吸水率和气孔率逐渐升高,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明显改善。纤维掺量为4%~16%时,28 d抗弯强度较未添加时提高5.4~10.9倍,断裂韧性提高31~228倍。基体孔隙溶液pH值在9.63~9.85范围,老化试验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几乎不受影响,纤维在硅酸镁基体中长期稳定性好,无劣化和降解迹象。  相似文献   

7.
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政  刘小梅 《有色金属》1999,51(1):81-84
根据金属凝固过程中的守恒定律和传输原理,建立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凝固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Al2O3/Al-Cu合金复合材料的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复合材料凝固时溶质传输和分布及其对纤维/基体界面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储双杰  金茂瑞 《有色金属》1996,48(3):94-100
本文研究挤压铸造Al2O3/A356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与机械性能随凝固冷却速率的变化,并分析其断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凝固冷却速率的降低,Al2O3/A356复合材料的α相晶粒度和共晶硅相尺寸均逐渐增大,其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也随之降低。同时,由于优良的制造工艺,Al2O3/A356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521MPa和102GPa,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挤压铸造Al2O3/A356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从0~10%的WC颗粒增强高速钢基复合材料。利用 SEM、 XRD和万能力学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WC质量分数下WCp/M42高速钢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200℃时,采用真空烧结可获得相对密度超过98%的复合材料,其物相组成均为α-Fe、M6C碳化物、M7C3碳化物及少量的M2C碳化物;随着WC添加量的增加,烧结态复合材料的硬度先下降后上升,抗弯强度与冲击韧性均逐步下降;经过1180℃淬火+560℃回火后,复合材料的硬度随WC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当WC添加量为10wt%时,硬度达到65.1HRC,相较于烧结态提高了16.4HRC。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CFs/Cu。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万能试验机检测并分析了不同碳纤维长度对复合材料相对密度、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质量分数为2.5%不同长度的碳纤维有利于提高CFs/C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但随着碳纤维长度增加, CFs/Cu复合材料相对密度下降, 对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降低。添加1 mm长度碳纤维的复合材料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最佳, 分别为99.34%和805.47 MPa, 相较于未添加纤维的材料, 其强度提升了65%; 断口形貌显示为河流状花样和解理台阶特征, 存在较少韧窝, 属于以脆断为主, 伴随少量韧性断裂的混合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1.
铅试金法富集分析金宝山矿铂和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铅试金富集金宝山矿的Pt和Pb的配料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合适的配料,配料的硅酸度为1.0,精矿用的配料为20g,Na2CO3,50gPbO,8gNa2B4O7,10H2O,5gSiO2,3.0g面粉;尾矿用的配料为20gNa2CO3,50gPbO,10gNa2B4O7.10H2O,3.5g面粉,该配料允许试样成分在较大范围变化,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回收率在95%(质量分数)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CA-PN以及高效选择性改性组合捕收剂A-214,处理金川二矿区含镁高的低品位镍铜矿。在一段磨矿75% ̄0.08mm,自然pH介质条件下,经一粗二精二扫工艺流程,获得浮选精矿含Ni7.09%,Cu3.90%,MgO6.25%,Ni回收率76.30%,Cu回收率78.51%的闭路试验结果,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从包钢强磁尾矿中回收稀土和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以浮选为主的联合流程,从强磁尾矿中综合回收稀土和铌是比较有效的工艺。采用浮选方法,以S1和H205为组合捕收剂,选出稀土精矿。再采用浮-磁-重联合流程。从浮稀土的尾矿中选出铌。  相似文献   

14.
稀土长余辉发光粉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原料纯度,恒温时间,还原剂加入量及降温方式对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粉的余辉亮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选用Al2O3(99%)和分析纯的SrCO3作原料,采用活性炭还原、恒温3h,随炉自然降温的生产工艺,制得了发光亮度及余辉持续性能优良的长余辉发光粉产品,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玻纤和矿纤分别掺人钢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时对胶砂强度和膨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量的提高,各龄期胶砂强度下降;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胶砂试件各龄期强度下降,相比纤维掺量为0时,玻纤掺量为0.1%、0.5%时,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36%、降低10.6%,矿纤掺量为0.1%、0.5%时,28 d抗压强度分别提高7.4%、降低17.2%.沸煮和压蒸试验结果表明,钢渣与水泥配比相同时,玻纤掺量高的试件其压蒸膨胀率低;掺入质量分数0.3%的6 mm玻纤时,试件压蒸膨胀率比纤维掺量为0时降低18.87%;掺入混合玻纤的试件其压蒸膨胀率较单掺时低.SEM显示,随着水化的进行,纤维表面生长C-S-H凝胶以及Ca(OH)2晶体,纤维与基体的粘结程度提高,矿纤与基体的表面粘结程度较玻纤高.  相似文献   

16.
何清举 《中州煤炭》2018,(3):20-23,28
水泥固化淤泥虽然能够在强度上满足工程要求,但是其表现出明显的脆性。为了探讨纤维加筋对固化淤泥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开展不同加筋率、不同纤维长度以及不同加筋纤维材料的一系列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纤维加筋固化淤泥的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能够很好地改善固化淤泥土的力学特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纤维固化淤泥土的强度逐渐提高,并且纤维的质量加筋率大于0.2%时,加固效果较好;在相同加筋率的情况下,纤维长度为12 mm时,纤维固化淤泥土的强度最大,利用纤维加筋时应该考虑最优的纤维长度;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加筋效果相差不大,聚乙烯醇纤维的加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无筛板流化床的数学模型,在试验中采有了作者提出的新的流化指标表达式,作为流化质量的判别标准,用内径0.75m,由透明在有机玻璃制成的无筛板流床作为模拟放大装置,并把计算机及差压变送器等仪器与无筛板流化床相连接以实行联机操作并处理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混杂纤维掺量对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选取三种纤维材料进行坍落度、单轴压缩和SHPB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纤维材料对充填体流动性影响较大,纤维掺量越高时流动性越弱,其中聚丙烯纤维对流动性影响最显著;混杂纤维对充填体的动、静力学性能提高幅度均受混杂纤维掺量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纤维掺量增高呈现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0.4%质量分数的聚丙烯纤维对充填体早期抗压强度增幅最为显著,28d标准养护龄期时钢纤维对充填体动、静力学性能的提高均大于另外两种纤维;总纤维掺量在1.4%~1.5%的混杂纤维对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提高最大,提高幅度大于更高或更低纤维掺量的方案;在相同的平均应变率下,随着混杂纤维掺量增加,充填体的反射能和吸收能先减小后增大,透射能先增大后减小。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混杂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充填体的力学性能,有利于充填开采的安全性,同时对矿山充填体材料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纳米级二氧化钛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二氧化钛,晶粒大小为10-30nm。对络合剂种类、离子交换水添加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