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于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多小区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 该算法利用相邻小区同频子信道间信干比的差异,通过平衡信干比,协调同频子信道上用户的发送功率,保证系统边缘用户性能,减小同频信道干扰,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可以很好地保证用户公平性,又能充分利用频谱资源以保障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TDD-CDMA系统干扰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分析时分双工 -码分多址(TDD -CDMA)系统内干扰分布特性,理论分析了TDD与频分双工(FDD)系统在干扰分布上具有的本质差异,并结合TDD -CDMA系统普遍采用的智能天线技术,推导了小区外与小区内干扰因子. 以时分 -同步码分多址(TD -SCDMA)为例,通过动态系统级仿真平台对不同天线模型下TDD -CDMA系统干扰分布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扇区天线和智能天线可有效降低小区外与小区内干扰因子;慢速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对小区外干扰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快变信道环境下的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 OFDM)系统信道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基扩展模型(BEM),并联合迭代判决反馈并行干扰抵消(PIC)检测的信道估计算法.利用BEM将信道估计转化为对少量模型参数估计的特性,并结合PIC检测算法,以达到精确信道估计和消除载波间干扰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最小二乘、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相比,在误码率约为10-3时,信噪比增益为5dB左右.此外,新算法不需要知道信道的时域统计特性,且采用了移相正交导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道估计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用于正交频分多址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多小区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MARA).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将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分开实现,在小区内部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单小区子信道分配结果为基础在相邻小区同频用户中进行功率分配.将非合作博弈论引入到多小区功率分配中,给出了基于代价函数的多小区分布式功率分配算法.通过协调相邻小区间同频子信道的发送功率,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了无线资源利用率.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5.
TDD-CDMA系统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干扰消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邻小区干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分双工 码分多址系统消除干扰的方法——串行干扰消除(SIC) 联合检测(JD)方法,用于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强干扰和小区内多址干扰的消除. 首先确定邻小区强干扰用户的基本训练序列码,估计其信道特性,并确定其采用的信道化码和扰码;然后采用串行干扰消除对邻小区强干扰进行消除,对小区内多址干扰、码间干扰和剩余的邻小区干扰采用联合检测方法进行消除. 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消除前向链路的邻小区干扰.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不需要额外的用户到协作小区的信道信息反馈的干扰消除方法.通过研究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协同多点传输(CoMP-SU-MIMO)系统中用户接收信号经过接收算法处理后所受到的干扰情况和双极化信道的特性,结合现有反馈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干扰消除方法.利用双极化信道特征矢量的正交特性,达到较好的干扰消除效果,减少了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7.
在多用户MIMO系统下行链路中,使用SDMA技术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BD算法通过将多用户MIMO信道块对角化,使整个多用户MIMO信道分解为独立并行的点对点MIMO等效信道,从而完全抑制了不同用户之间的多用户干扰(MUI).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个系统均方误差最小化(MMSE)的SDMA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下行链路总发射功率的约束下,可根据各用户等效信道的噪声功率,来动态的分配各用户的发射功率,联合优化基站端的编码滤波器和各用户端的解码滤波器.  相似文献   

8.
在TD-SCDMA系统,已提出的多小区联合检测和消除相邻小区干扰来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方法都只考虑了单小区联合信道估计,不能提供对每个小区足够大的信道估计精确度,尤其是当来自其它小区的干扰非常大时.现提出了一种多小区联合检测方法,可以同时精确地估计当前小区和相邻小区的信道冲击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所有考虑到的小区都可以大幅度提高信道估计精确度,多小区联合检测的系统性能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
分析现有多用户检测中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缺陷,在该检测器中加入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算法以跟踪时变的信道环境,从而改进该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对于功率较低的用户来说,自适应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比原有串行干扰消除检测器的性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可消除原有检测器固有的误差累积缺陷.  相似文献   

10.
针对蜂窝网络现有动态信道分配模型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化小区间违反电磁兼容约束的小区数目以及信道数目的动态信道分配模型。针对建立的数学模型,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蜂窝网络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获得了一组干扰最小的信道分配,避免了移动用户间的干扰。对几个著名的21小区Philadelphia benchmark问题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够得到一组有效的信道分配,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及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多小区协作多入多出(MIMO)系统中存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回传过多的问题,提出了多小区部分协作MIMO系统预编码算法.首先建立了包含信道估计、量化和延时误差的联合误差模型,然后根据此信道误差模型,利用迫零和信漏噪比算法思想,提出一种多小区部分协作下的双层MIMO鲁棒预编码算法.数值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传统的多小区协作下行MIMO系统预编码算法,用户的误码率性能和系统和速率稍差,但在CSI反馈比特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算法,在满足总发送功率和误比特率限制条件下利用不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使系统信息传输速率最大化。该算法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得到最优化问题在实数域的闭合最优解,然后将其调整为符合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要求的离散比特数,从而获得最终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呈现对不精确信道状态信息更加鲁棒的误比特率特性,而且在相同误比特率条件下可以提供更高的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理想的信道估计,针对单中继节点的非再生多输入多输出中继系统及部分信道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线性收发机联合设计方案. 假设信道估计误差是独立的复高斯变量,在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平均发射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对源节点、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进行联合设计,通过迭代算法可得到各节点的线性处理矩阵. 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方案相比,联合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limited feedback bit partition algorithm to minimize the rate loss caused by the channel quantization error, based on the cooperative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DAS). There are two kinds of interferences in multi-user cooperative DAS: multi-user interference (MUI) within the local cell an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CI) from adjacent cells. To suppress these two kinds of interferences, this paper uses the random vector quantization (RVQ) codebook to separately quantize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from the local cell and adjacent cell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uses' total feedback overhead is fixed, we use a two-step optimiz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the feedback bit number allocated to local and adjacent cell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effectively increases the average transmission rate compared with the equal-bit partition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理想反馈下多用户MIMO-OFDM系统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系统和容量为目标的资源分配算法。考虑到实际系统中存在反馈时延和反馈误差影响系统性能,引入置信系数和等价方差来表征反馈CSI质量,在发射功率一定并满足用户QoS需求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用户的分集增益,有效提高了系统和容量性能。  相似文献   

16.
A cross-layer design which combine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at the physical layer with a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protocol at the data link layer (LL) is presented, in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over Nakagami-m fading channels with perfect and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In order to maximize spectral efficiency (SE) under delay and packet error rate (PER) performance constraints, a state transition model and an optimization framework with perfect CSI are presented. Then the framework is extended to cooperative relay system with imperfect CSI. The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can achieve maximum SE while satisfying transmitting delay requirements. Compared with the imperfect CSI, the average PER with perfect CSI is much lower and the spectral efficiency is much higher.  相似文献   

17.
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站已知具有有限误差的信道状态信息时,基于信干噪比限制下的广播信道预编码的鲁棒性设计可行性差,为此提出基于信漏噪比限制下的预编码设计方案.将信漏噪比限制下的最小化发射总功率的设计转化为一组半正定优化的问题进行求解,并依据各个用户当前信道条件动态指定每个用户的信漏噪比的要求,从而增强了采用凸优化方法进行设计的可行性.针对信道状态信息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使用一个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信道矫正矩阵来减少误差矩阵的范数,从而更有效地使用提出的预编码设计方案.仿真结果显示,本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对信道信息误差具有鲁棒性,与基于信干噪比的类似方案相比较,本方案可获得最优解的概率更高,有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MIMO多用户下行传输系统中,发端仅有不完全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场景,提出了一种鲁棒性的连续最小均方误差(MMSE)预编码方案.与传统的鲁棒性MMSE预编码方案相比较,可以支持接收端配置多根天线,从而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联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考虑信道估计误差影响的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甚至于消除误码平层.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一种OFDM信道盲估计方法,首先对进入OFDM系统前的相邻两个OFDM符号进行线性预编码,利用预编码引入的数据结构在接收端构造了一个新的矩阵,使得OFDM频域信道响应成为该矩阵的一维子空间,最后通过自适应子空间跟踪技术实现了信道的盲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信号分布波动、时变信道及噪声对信道估计的影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平均均方误差和无编码码元出错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OFDM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提前获取移动信道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信道预测算法.首先利用重构嵌入相空间理论将支持向量机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联系起来,解决了训练数据的维数确定问题,为研究支持向量机提供了新的理论途径.在此基础上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高维空间中解决导频点的预测问题,最后在频域进行插值操作以估计其他频点处的信道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相比,在增加较小误码率的条件下,减少了导频个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并提前获取了信道信息,为自适应技术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