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一株木麻黄弗兰克氏菌的细胞化学组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层析和氨基酸分析仪检测了细技术麻黄弗兰克氏菌菌株Cc01的细胞化学组分。表明它的全细胞特征性糖为木糖和半乳糖;细胞壁的氨基酸组分在薄层上只显示有赖氨酸。而无meso-DAP和甘氨酸;但在氨基酸分析仪上除含有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外,尚有较高含量的天冬氨酸和赖氨酸。 相似文献
2.
利用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致病株制备其荚膜多糖(CPS),对CPS的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PS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以其免疫家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32000,且对CPS具有高度特异性;体外免疫活性实验表明,CPS对细胞免疫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低浓度CPS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CPS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溶血空斑实验结果显示,CPS对体液免疫刺激作用显著(P〈0.01);同时CPS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细胞因子TNF-α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爱德华氏菌及鱼类爱德华氏菌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翠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18(3):70-76
从细菌分类、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及微生物学检验等方面对爱德华氏菌及鱼类爱德华氏菌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草鱼白细胞对福建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fujianensis)杀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5(4):619-623
作者使用MTT染色法,检测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福建爱德华氏凿疫苗免疫的草鱼血液白细胞的杀菌活性及与养殖水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草鱼白细胞对福建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fujianensis)杀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使用MTT染色法,检测了经福尔马林灭活的福建爱德华氏菌(FormalinkiledEdwardsielafujianensis,FEF)疫苗免疫的草鱼血液白细胞的杀菌活性及其与养殖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饲养在5~8℃和21~23℃条件下的免疫鱼的白细胞吞噬菌体量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5~8℃的饲养鱼从免疫后第二周起,其白细胞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而21~23℃的饲养鱼在1~4周都可检测到杀菌活性.实验证明,经FEF免疫的草鱼,尽管血清抗体效价不高,但其细胞免疫水平却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源对结瘤小麦植株生长及其固氮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itro苜蓿根瘤菌(Medicagosp.)诱导小麦结瘤并研究不同氮源对植株生长和结瘤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NO3-和NH4+均能促进植株生长和类根瘤的形成,植株干重的增加与培养基中NO3-的减少量呈正相关,该种类根瘤具有一定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7.
麦积树木豆科木共生固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卫卫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1):49-52
调查了甘肃天水麦积树木园引种驯化和部分土豆科植物18属34种的结瘤固氮情况,同时以8种寄主植物对24株根瘤菌进行了回接鉴定。结果表明:引种豆科树木与土壤中自然存在的根瘤菌已建立了共生关系,但其共生固氮的效率极差;麦积树木园近年来引种驯化豆科树木生长不良,可能与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没有建立有效的共生体系有关。 相似文献
8.
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JK-SH007是分离自杨树中的一种细菌,其对杨树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具有生防应用潜力的有益菌株。为深入了解该菌株的发酵进程,放大发酵规模,并对发酵过程进行最优化控制,笔者对JK-SH007菌株液体分批发酵产生抑菌活性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发酵实验数据,分别选用Logistic 方程、Luedeking-Piret 方程和Luedeking-Piret like方程建立了模拟菌体生长、抑制真菌活性产生和葡萄糖消耗的动力学模型。经拟合分析发现,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可直观反映JK-SH007菌株分批发酵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生姜田土中分离到一株对姜瘟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arum)有强拮抗作用的泛菌菌株Q6,对该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及16S rDNA 序列的分析.以16S rDNA序列为基础构建了包括12 株相关种属细菌在内的系统发育树,其中与11个泛菌属的菌株的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5.54%~99%. 相似文献
10.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1,3-丙二醇(1,3-PD)生产菌。研究了经60Co诱变获得的一株产物耐受突变株KpA6010进行了发酵初期供氧时间、供氧与否和发酵过程中后期维持甘油浓度对1,3-PD生产及副产物形成影响。结果显示,采取全厌氧发酵和中后期维持甘油质量浓度20 g/L的工艺对1,3-PD生产有利。5 L罐全程厌氧补料分批培养结果表明,1,3-PD的产量、摩尔得率和生产强度分别达到70.81 g/L、0.649和2.083 g/(L.h),较出发菌分别提高了54.3%、52.0%和50.7%。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用^15N示踪标记法对人工诱发黄大氮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将长有人工诱发根瘤的黄瓜根系暴露在^15N2的气体中,部分根系浸在无氮培养液内,标记48h后,质谱分析测定结瘤黄瓜根^15N的丰度为0.431原子%^15N,样品为0369原子%^15N,对^15N示踪标记结果进行了统计学t检验,t=3.15〉60.01=2.819,表明黄奶系根瘤内的细菌固氮作用所的氮与相比达99.9%极显著性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12.
通过特异引物PCR方法和水解圈活性法对62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26株蜡状芽胞杆菌菌株及18株球形芽胞杆菌菌株进行了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所测苏云金芽胞杆菌中除4株野生型菌株外均为阳性结果,蜡状芽胞杆菌仅1株为阴性结果,球形芽胞杆菌全为阴性结果,且水解圈法观察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DNS比色法对几丁质酶产生菌株的几丁质酶比活力也进行了测定.对这些具有致病性的病原芽胞杆菌几丁质酶的研究对于研究其致病机理及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花生根瘤菌诱变株感染大豆结瘤和固氮龙敏南,许良树,张凤章,曾定(生物学系)根瘤菌在共生固氮过程中会放H2,放H2是种能量浪费.Evans等[1]研究表明:利用具有吸氢酶活性的根瘤菌[HUp+]接种豆科作物能提高固氮效率、增加作物产量.豆科植物根瘤菌的... 相似文献
14.
赵之伟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2(1):81-83
从不同生态条件下采集的林地土壤上长出的蒙自桤木(Alnus nepalensis)幼苗结瘤情况表明:Frankia菌的生态适应力较强,它在林地土壤中的分布相当广,无论在有放线菌根瘤植物存在还是没有的林地土壤中都普遍存在着Frankia菌,即Frankia菌在林地土壤中的生态分布已超出了其寄主植物的生态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台湾毛豆根瘤在整个发育期吸氢和乙炔还原活性,发现该根瘤属于放氢型;根瘤的吸氢活力与根瘤的发育及固氮活力的高低相关,在根瘤固氮功能的旺盛期,表现较低的吸氢活性.花生根瘤菌变株X02-4能与台湾毛豆建立共生关系,并提高根瘤的吸氢能力. 相似文献
16.
根区交替滴灌方式对葡萄根系形态特征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交替滴灌方式对葡萄根系形态、分布与根系活力的影响,为构建高效根区交替滴灌方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当年扦插的葡萄幼苗为试材,通过在植株东西两侧安装滴灌设备,模拟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探讨树体两侧均采用地面滴灌方式(处理1),树体两侧均采用地下滴灌方式(处理2),树体东侧为地面滴灌方式,西侧为地下滴灌方式(处理3)3种交替滴灌方式根系直径、重量、长度、表面积、体积的分布规律及根系活力随灌水时间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根系总重、总长、总表面积与总体积均以处理3最大,处理2次之,处理1最小;各处理西侧的根系总重、总长、总表面积与总体积均大于东侧;处理1葡萄根系长度在土层深度0~20 cm处分布最多,占总根长的55%,处理2在土层深度20~40cm处分布最多,占总根长的49%,处理3的根长分布规律东侧与处理1一致,西侧与处理2一致;不同交替滴灌方式对不同土层深度内根系活力的影响不同,处理1在0~20 cm处根系活力最大,处理2在20~40 cm处最大,处理3对东侧土层内根系活力的影响与处理1相同,西侧与处理2相同。由此可见,处理3和处理2对根系构型的建成诱导效应优于处理1,促进根系下扎,使根系在土层内分布更加均匀,保持根系活力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黏细菌中分离各种酶类,通过各种选择培养基对成都地区10株黏细菌菌株的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菌株CX-1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菌株CL-7为高产淀粉酶菌株、菌株CC-1为高产蛋白酶菌株、菌株CL-1为高产壳聚糖酶及脂肪酸氧化分解酶类菌株、菌株Cb-5为高产脂肪酶菌株.本研究为下一步从这些黏细菌中提取特定的酶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柯萨奇B3病毒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离子交换凝胶Q Sepharose Fast Flow,以NaCl梯度洗脱,将紫球藻胞外多糖(ESPS)分离成3个组分ESPS0、ESPS1.0和ESPS1.6,分别占粗多糖总量的44.2%(以质量计,下同),20.3%和16.4%.ESPS0中未测出蛋白,ESPS1.0和ESPS1.6的蛋白含量分别为7.8%和7.6%;ESPS0、ESPS1.0和ESPS1.6的硫酸基含量分别为16.3%,11.6%和8.3%.利用体外模型测试了3个组分的抗CVB3病毒的活性.发现ESPS0,ESPS1.0和ESPS1.6抑制CVB3病毒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51和0.53mg/L,治疗指数IT值分别为61.6,245.1和235.8;在相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物病毒唑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和IT值分别为31.25mg/L和16.0.结果表明,3种组分抗CVB3活性均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9.
7,18-dihydroxy-16,18-dimethyl-9-methoxy-10-phenyl(7,13E,16S,18S,19R)[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1),7-hydroxy-16-18-dimethyl-10-phenyl[11]cytochalasa-6(12)13-diene-1,21-dione(2)和viscumamide(3)3个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来自于红树林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通过一维和二维的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其结构,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3均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0.
固氮细菌─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氮细菌与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介绍了联合固氮作用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联合固氮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几种联合固氮体系(包括宿主与固氮菌两个方面).本文还注意到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已不限于禾本科植物,木本科植物的根际联合固氮作用也已被发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