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据外刊报道,美国商务部正在组织环境技术贸易和投资代表团,将于1993年10月18—27日赴香港和台湾,其目的是为美国环境技术和服务机构寻找市场机遇。美国商务部宣称,今后6年内,台湾将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投资120亿美元。台湾当局正在采取财政鼓励措施,如免征进口税,投资税收缓付和低息贷款,以鼓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台湾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水已成为台湾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和制约因素,也已影响到民众和日常生活。与此同时,水质污染也日趋恶化,一些水体由于受到污染丧失了特定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1949~1986年台湾的平均降雨量是2504毫米,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但由于台湾人口密度大,每人每年降雨指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6。台湾平均每年水资源  相似文献   

3.
欧奋起 《福建环境》2001,18(3):41-41
近几年来 ,台湾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 ,水已成为台湾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和制约因素 ,也已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 ,水质污染也日益恶化 ,一些水体由于受到污染丧失了特定的使用功能 ,加剧了水资源危机。1 949年— 1 986年台湾的平均降雨量是2 50 4毫米 ,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5倍。由于台湾人口密度大 ,每人每年降雨指数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 /6。台湾平均每年水资源总量是 71 4亿立方米 ,以 2 1 0 0万人计算 ,人均占有量 340 0立方米 ,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1 /3。台湾每年用水量是 1 89亿立方米 ,占水资源总量的 1 7% ,…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起飞,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了,台湾的环境更遭到出人意料的污染。台湾有50条主次河川,却有七成被污染。河床干涸,桥墩裸露,随处可见。而农药肥料冲人河川,更恶化了河川水环境。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服务产业界解决污染防治问题,于1989年6月成立“污染防治技术发展中心”,统筹管理规划研究工作。该中心的基本目标是:配合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环保企业;同时协助当局加速建立环保管理体系。所谓  相似文献   

6.
2.台湾台湾的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可是,近来对环境问题重视起来了,因为已经到了不可再置之不理的阶段.尤其由于工场排放的污水对水体污染和工场及汽车等污染大气的问题.水质污染虽然尚未发现镉、水银污染等事件,但有代表性的河流漂浮物淤积于  相似文献   

7.
我们祖国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各种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近年来,由于台湾当局没有很好注意环境保护,生态失去平衡,致使野生动物资源受到破坏,许多珍贵野生动物正面临逐渐灭绝! 据台湾报纸报道,现在台湾低海拔地区(0—1000米),因工业大量用地,都市建设无计划,已使原来的自然环境弄得面目全非;中海拔地区(1000米—2600米),因乱砍滥伐森林,滥垦山坡地,种植单一林木,变原本繁杂的生物环境单纯化,使得野生动物的数量大减;高海拔地区也不例外,森林资源和野生动  相似文献   

8.
污染防治工业在台湾已被列为十大新兴工业之一。它是集合土木、机械、电机、仪控、化工、环保、化学分析、工程管理、电子工程、资讯工程、生物等技术的一种综合性的科技应用技术。污染防治工业涉及三大产业领域:一是污染防治器材,包括侦测、减废、处理器材;二是环境技术及工程;三是废弃物处理等。 台湾污染防治工业现有550多家,其中岛内的环境工程企业有300多家,产品94%内销。但台湾主要的污染防治器材都来自国外。岛内的市场被外国货垄断,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稳,厂商投资信心不足;部分工厂对防治污染意愿不高,投资不大;研究开发及技术引进有困难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台湾污染防治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台奖励检举污染民众 据台湾报纸最近报道,家住台南的一位男士看见住宿附近有家工厂长年累月地排放废水废气,便向当地环保局检举。环保督察大队发给他一笔奖金。台湾环保署一年大约作100多万元预算来奖励民众检举污染源,检举案奖金2万元至20万元不等。为了保护检举人,环保署规定在办理奖励案件时不得泄漏检举人身份,表相和发奖当然也是秘密进行的。(柯伟明)  相似文献   

10.
<正> 台湾的环境污染状况,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其主要问题是汽车的大量增加带来的大气污染、倾倒垃圾带来的河流污染及滥使农药造成的土壤和农作物污染问题。为加强台湾的环境保护工作,台湾行政院成立了“行政院环境保护小组”,并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采取种种手段,以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台湾行政院在编制1988年度全部“国营”事业对于环境保护投资预算时,共投资新台币171亿余元,比1987年度的65亿余元,增加1.5倍以上。另外在电力、石油等部门建立了环境保护处和工业安全卫生委员会,负责本部  相似文献   

11.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工业的蓬勃发展,各种类型工厂飞快地增加,使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台湾的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危害着台湾的农作物,构成对农业生产的极大威胁.而  相似文献   

12.
生物科技将是21世纪台湾快速发展的重点产业。将化粪池水转变成可使用的清水(非接触性),这项科技已受到台湾市场的重视。 台湾聚鸿国际公司总经理许水源表示,利用大自然微生物的分解原理,确实能够解决传统化粪池对环境的污染。该公司研制成功的BEM生物分解  相似文献   

13.
台湾岛内大小河流有100余条,水库50余座,年均降水量为2500mm。据环保署对其中47条主次要河川水质监测结果证明:下游河段未受污染的有21条,轻度污染的2条,中度污染有15条,严重污染者9条。显示台湾地区主要河流下游河段已有半数以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若以污染长度(主、次要河流总长度为2889.3公里)表示,则严重污染河段占10.3%,中度污染河段占14.8%,轻度污染河段占8%,未受污染的则为66.9%。另据调查显示,1993年台湾12座主要水库,只剩下一座台北翡翠水库的水质尚可。  相似文献   

14.
基本目标台湾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为服务产业界解决污染防治问题,于1989年6月成立“污染防治技术发展中心”,统筹管理规划研究工作。该中心的基本目标是:配合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环保企业;同时协助当局加速建立环保管理体系。所谓环保企业是指:技术顾问业、环境工程业、设备及药品制造业、检验测定服务业(含仪器制造、代检验)、集中  相似文献   

15.
去年十二月,我有幸率福建省环境保护考察团访台,成为我国环保界赴台的“捷足先登”者。这次访台是民间交流性质的,立足于多层次、多视角的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同台湾方面有关人士的交流,对台湾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印象深刻,引起我们的深思。1 台湾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留下了“环境后遗症” 应该说,一段时间台湾的经济发展很快,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后遗症。从目前的情况看,台湾的大城市环境污染还是相当严重的。整个台湾岛汽车有600多万辆,摩托车有1250万辆,平均不到2个人就有1辆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台湾进入工业化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污染问题是台湾面临的最令人望而生畏的挑战之一。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台湾岛上的人把精力全部用于发展经济。然而,如今台湾人开始认识到,即使是用他们所有的财富也买不到一次象样的日落景观。 台湾的经济奇迹已开始赶走投资,没有什么能比台湾昏暗的天空和污浊的水更加明显。 台湾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说:“我是不可能买到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的。”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辐射污染比较严重,据台湾‘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统计,台湾日前使用的放射源超过四百多种,这四百多种放射源就分布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如食品工厂液体控制饮料罐,这些饮料罐装时都利用伽玛射线自动控制器控制饮料的容量、纺织业、胶布厂也是用放射线来测定厚度。电镀行业、炼油厂都不同程度地使用放射源。近年来,台湾地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回收     
最近,台湾环境保护部门推出废弃物联合处理体系,并在废电路板减量、资源回收和处理示范计划等方面获得重大进展。环境保护部门引导台湾北部19家电路板制造商、1家金属公司和1家废物减量顾问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卫华电路板资源再生品公司”,作为共同处理废弃印刷电路板的示范企业。 据台湾环境保护部门统计,台湾电子行业每月产生废印刷电路板及废边角料达372吨。这类废弃物含有铜、锡、铅等重金属成份,属于有害工业废弃物。如果任意丢弃或埋入地下会造成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渗出,污染土壤和水源,露天焚烧也会严重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1991年台湾曾发生过3起有关工厂露天焚烧废印刷电路板致使方圆几公里内大气受到污染的事件,这些工厂因引起公愤而被勒令停产。  相似文献   

19.
台湾经建会4月1日指出,台湾地区空气污染严重,台北市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第一,高雄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则居世界首位。台湾应当扩大使用天然气与核能发电,并推广低能耗的新兴工业。 经建会指出,台湾大部分地区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均居世界前几位,特别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问题最为严重:一氧化碳污染主要来自运输车辆,二氧化硫排放量则主要来自发电工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台湾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政策、立法和管理的经验及相关案例,认为我国应健全政策法规,建立可持续的资金筹措和激励机制,土水并治,尽快启动专项调查和评估,严格遵循先恢复再利用的原则,重视有机污染,加强加油站的污染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