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设立的缘起、以"雪域宝鉴"为主题的展览进行了全面叙述。该展览共展出藏族珍贵文物近千件,分"见证西藏历史"和"弘扬藏族文化"两大主线。其中"见证西藏历史"下设"多元一体"、"崭新纪元"两大部分,"弘扬藏族文化"下设"智慧之匙"、"艺海遗珍"和"雪域风情"三大部分。以通过展览,印证西藏主权、继承和保护西藏传统文化、展示西藏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0月16日至2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西藏文化博物馆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晓霞、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在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有利于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有利于西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利于西藏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有利于美丽西藏建设,同时也面临着反分裂斗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错误思想思潮的影响、社会建设有待加强、美丽西藏建设任重道远等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应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物质基础、厚植文化根基、加强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博物馆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背景,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只有坚持创新发展这一理念,才能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对此,笔者结合文旅融合的大背景,探讨了地州级博物馆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地州级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大发展,作为西藏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研究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四十年的西藏历史发展表明:国家大环境良好,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西藏研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西藏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对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因此,阐明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阶段,博物馆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背景,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自身的转型和升级,只有坚持创新发展这一理念,才能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对此,笔者结合文旅融合的大背景,探讨了地州级博物馆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地州级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藏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胡京波  阿华 《中国藏学》2007,(4):108-111
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西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改变全区信息化落后的现状;对于抢占国际藏学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保护西藏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对于批驳达赖集团散布的"西藏文化毁灭论",促进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跨越式发展为路径的西藏现代化进程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对西藏传统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西藏民族文化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调现象,如何使西藏传统民族文化更好地调适于这一变迁过程就显得非常迫切。文章认为,西藏传统民族文化的调适基础在于保护文化,精髓在于文化自觉,动力来源于文化创新。只有高度重视西藏民族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生改善是社会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西藏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点,展望西藏民生愿景,讨论西藏民生改善的科学路径,具有重大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自然地理、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西藏民生发展独具"西藏特点"。西藏民生建设面临中央及全国各地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内人口均衡发展等机遇,也面临城乡与地区发展差异大、社会治理创新难度大等挑战。文章在展望2050年西藏民生发展愿景的基础上,提出从构建可持续的居民生计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微观社会治理基础与稳步发展西藏特点城镇化等路径推进西藏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博物馆作为新博物馆学的重要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对当地的文化、自然遗产及风景进行"在地"的保护。与传统博物馆注重对文物的收集及展览不同,生态博物馆以自然风景、文化遗产或居民的集体记忆为收藏和诠释的对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的固定边界,将"地域"概念扩展到博物馆领域。随着旅游的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在促进生态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生态博物馆"在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本文以文化空间理论为基础,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模型出发建构生态博物馆的文化空间,提出了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的根本、基础和载体。在此基础上,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博物馆文化空间,提出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为生态博物馆建设及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