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中存在规划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或无降雨资料的情况下,使用三种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即传统矩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来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小流域的设计暴雨与暴雨过程线.结果表明,L-矩法和地区综合法各有优势,可适用于不同资料情况设计暴雨的计算.分析结果希望为无资料小流域利用暴雨资料推求洪水过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赵柳 《地下水》2018,(6):183-185
本文以大洼区为例,因其境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无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本次设计采用《辽宁省中小流域(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中的经验公式对该区进行设计暴雨及洪水进行了推求,同时对该区的排涝流量进行了计算,对该区今后防汛抗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福林 《地下水》2019,(3):131-132,221
太平庄河流域无水文观测站,属于无资料地区,根据《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对太平庄河流域的设计洪水采用典型频率设计和水位流量关系推求设计洪水,采取典型频率法对天然河道及非天然河道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并对计算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旨在为做山洪灾害预测预警及分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标准,除大型或特别重要的工程用可能最大暴雨校核外,一般工程还是用频率计算法计算设计暴雨。所有工程都有一定的流域面积,如何求得面设计暴雨?往往由于测站不足,不具备作直接统计计算的条件,尚须用间接法计算,利用点设计雨量,间接推求面设计雨量。但其计算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尚须积极加以研究。为了探索合理的计算方法,结合我省的资料情况,我们提出组合频率计算面雨量的方法。现将该方法中  相似文献   

5.
笔者进行过多次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工作,对这一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进行过探讨,认为现阶段采用的方法在亢进怀设计洪水频率转换,设计暴雨的点在拆算,设计暴雨的特大值处理,产汇流方案的外延使用等方面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目前,在推求山丘区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中,有用流量资料进行频率计算的直接法和据设计暴雨通过产汇流计算间接求得的间接法。直接法的特点是:频率概念明确,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中、小型水库所控制的流域面积一般在200平方公里以下,故在中、小型水库设计洪水计算中,设计暴雨的计算往往由设计点雨量通过点面关系求得。点暴雨计算由于资料系列长,研究比较充分,一般成果较为可靠。点面关系通常由暴雨图量算求得,其资料是建立在目前国家雨量站网每站所能控制面积的基础上的。用这样的关系去推求较小面积的面雨量,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3)
顾洞河属于典型的雨源型山洪河道,洪水均由暴雨所形成。结合河流水文条件、辽宁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基于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对顾洞河设计暴雨洪水进行全过程推求,结合流域实际情况,采用推理公式法的洪水成果作为最终计算成果,旨在为相关设计部门进行洪水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降雨量分为预警雨量和转移雨量,在山洪灾害重点区域对雨量预警指标的计算尤为重要,正确计算不同降雨预警指标,掌握好预警信号的发布时机是预测山洪灾害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山洪预警的不同时段,对预警指标计算的基本理论和难点进行分析,认为在计算过程中要以设计暴雨与设计洪水同频作为假设,根据不同区域实际情况采用洪峰模比系数地区综合频率曲线法和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根据研究可以发现,洪峰流量面积指数法与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法推求出的预警指标比较接近,计算结果可为保护山洪危害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水利水电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等,已经明显地改变了我国许多流域的产汇流条件.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从暴雨资料来推求设计洪水的途径。现行的计算程序是先拟定一次符合设计标准的设计暴雨过程,再推求该暴雨所形成的洪水过程。它实质上是假定流域产汇流系统的输入项(暴雨过程 H(t))和输出项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1)
渚河流域地处大巴山深山区,该流域处于陕南最大降水中心附近,雨量充沛,渚河流域洪水计算选用红椿水文站作为参证站,根据红椿水文站历年统计资料计算,红椿水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21.9 m3/s。渚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对渚河流域暴雨洪水类型及来流量分析,对洪水资料的选样和代表性进行分析分析,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经验公式法对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直接采用红椿水文站的分期设计洪水成果,用水文比拟法推算到厂址,同时将红椿水文站1979~2002年24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和24 h和72 h的洪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同倍比放大法来求得电站坝址处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使用该方法推求结果合理,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俊萍 《水文》2013,33(3):56-60
浙江省衢州庙源溪为典型的山区河流,庙源溪雨量丰富,河流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陡涨陡落,汇流速度快,洪峰流量大。基于GIS的不规则三角网和空间分析功能,实现水文特征值等值线的内插。根据GIS获取的水文特征值,计算不同历时平均点雨量,考虑点面折算系数,得到平均面雨量。通过频率分析,获得不同频率下的设计雨量。采用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计算,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及洪峰流量,为制作山洪风险图,建立小流域防洪避洪保障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暴雨对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由暴雨资料间接推求设计洪水计算中,暴雨资料系列中有无大暴雨加入,对设计值影响很大。通过辽宁“95.7”大暴雨对浑河上游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的影响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有大暴雨加入系列后,提高了系列的代表性,为合理进行工程设计、规划、复核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金良  盖永岗  李超群  沈洁 《水文》2022,42(3):8-13
基于暴雨公式的思想,定义了指数型时段平均洪水流量公式,经公式推导提出洪水递减指数的概念,研究总结了洪水递减指数的分析计算方法,可将其移用至无实测流量资料小流域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并选取窟野河上游的乌兰木伦河流域进行了应用示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为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太湖流域设计暴雨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艳  林荷娟  刘敏 《水文》2016,36(5):50-53
太湖流域属平原河网地区,河网密布、水流流向往复不定,不存在流域出口控制断面,太湖流域设计洪水一般根据设计暴雨采用流域产汇流模型间接推求。因此,设计暴雨成果将直接影响流域防洪规划、工程设计、风险图编制等多项工作,其可靠性关系到流域的防洪安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开展了太湖流域设计暴雨修订计算,与太湖流域防洪规划设计暴雨成果对比分析,并针对设计暴雨过程推求采用的不同空间分配方法,进行成果的合理性评估。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省南部某水利工程为例,采用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洪水计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特小流域设计洪水,通过流域汇流历时与河长、比降以及洪峰的相关关系推求洪峰,得到其频率P=5%洪峰流量115 m3/s,P=0.5%洪峰流量186 m3/s。为无货料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的推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分别用实测时段降水量和洪峰流量资料、《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及《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计算石堡子河流域10 min、30 min、1 h、3 h、6 h、24 h,1%设计面雨量和1%设计洪峰流量,并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及《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计算的成果存在较大误差。《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及《甘肃省暴雨特性研究》已不能准确反映流域现阶段的水文特性,建议对其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8.
王睿  徐得潜 《水文》2016,36(1):71-74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城市排水管网的规范设计.合肥市原有暴雨强度公式亟需重新修订。对合肥市董铺站1965~2012年共48年的全部暴雨资料进行分析,用年最大值法取样,采用皮尔逊-Ⅲ型分布,指数分布和耿贝尔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对频率分析后的数据分别采用了麦夸尔特法,高斯-牛顿法,遗传算法,拟牛顿法,模拟退火法,粒子群算法共6种优化算法进行公式参数推求,最终确定以指数分布配合麦夸尔特法确定的公式精度最好,公式精度大大优于合肥市原有的暴雨强度公式,所推求出的暴雨强度公式可用于洪水灾害的危险性分析、城市给水排水设计等供水灾害管理中,对合肥市的防涝、排涝、排水设施规划和工程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设计暴雨雨量历时关系是均值历时关系和变差系数历时关系组合的结果。根据最新的山东省暴雨统计参数综合研究成果,分析了暴雨均值和变差系数随历时的变化关系及其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设计暴雨雨量历时关系随频率变化的各种类型,对设计暴雨洪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泾河水系汭河支流石堡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华亭水文站实测降水径流资料,分析探讨了泾河上游石堡子河流域设计时段雨量与设计洪峰流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时段雨量设计值与洪峰流量设计值之间呈抛物线型关系,且抛物线开口随时段的延长而增大。一定频率的暴雨未必能产生同频率的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