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K2O对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晶化与烧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K2O含量以析晶及烧结过程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K2O含量的增加不利晶化,K2O含量(wt%)超过2.0%时将出现分相现象,并阻碍烧结致密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电极玻璃的析晶性能是直接影响电极制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析晶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Li2O-La2O3-Ta2O5-SiO2系统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适量的Li2O、La2O3能改善该系统玻璃的析晶性能。  相似文献   

3.
Li2O—Al2O3—SiO2系统光敏微晶玻璃的低温热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和探讨了Li2O-Al2O3-SiO2系统光敏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及曝光时间对其析晶晶相及其在氢氟酸中侵蚀的作用和影响,并通过X衍射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其低温析晶晶相。  相似文献   

4.
CeO2对PbO—ZnO—B2O3—SiO2—TiO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了CeO2对添有TiO2的玻璃组成PbO75.0,ZnO5.0,B2O12.5,SiO27.5的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在该组成玻璃中不能作晶核剂使用但它能影响 析晶温度和促进玻璃的析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K2O含量对析晶及烧结过程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K2O含量的增加不利于晶化,K2O含量(wt%)超过2.0%时将出现分相现象,并阻碍烧结致密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Na2O对微晶玻璃装饰板烧结和析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Na2O3含量对Ca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装饰板析晶温度、析晶相、烧结收缩及表面气泡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Na2O含量及烧结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热历史对CaO(MgO)—Al2O3—SiO2系统晶化性能的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历史对一种CaO(Mg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晶化性能和压痕硬度的影响,利用X射线的射分析了微量玻璃的晶相种类,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晶相体积百分数的影响,确定了硬度与测试荷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的提高,微晶玻璃的晶相含量增加,微晶玻璃的硬度增大。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玻璃析晶时,往往要对玻璃样品析出的晶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常用和可行的方法是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玻璃中的析出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本文应用标准曲线法、外推法和K值法对B_2O_3─Na_2O─CuO系统玻璃中的析晶相Cu_2O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红外光谱测试及拉曼散射光谱等多种方法,对添加Cr2O3的PbO-ZnO-B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进行了研究,得出了Cr2O3做为典型的晶核剂,用来诱导和控制晶化过程是最佳选择的结论,探讨了基础玻璃配方,Cr2O3的加入量及热处理制度的确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钙磷酸盐玻璃析晶与分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O-P2O5物质的量比为1的钙磷酸盐玻璃,经740℃和800℃热处理后发生分相和析晶。液滴状分相存在于整个样品范围内,而析晶则是从表面开始,析晶层厚度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大,析晶不是分相作用的结果。由于析出的晶体δ-Ca(PO3)2的密度大于基础玻璃,从而导致析出的晶体与周围基质玻璃间出现空隙。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PbO-Bi2O3-B2O3玻璃中引入少量Cr2O3对玻璃的颜色及析晶性能的影响,在PbO-Bi2O3-B2O3玻璃的配合料引入0.01-2(wt%)的Cr2O3,随着Cr2O3含量的变化,玻璃颜色从橙黄,橙红到深红变化,直至析晶,失透。当Cr2O3引入量在0.25~0.5(wt%)时,适当控制热处理条件,可得到含有粗大晶体的红色玻璃,EDS测试表明,析出矿物的化学组成为Al和K其原子经  相似文献   

12.
MgO对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结合梯温炉实验,热膨胀系数的测定,研究了MgO对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的熔制、析晶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Fe2O3-MnO-LiO2-SiO2系统凝胶。用X射线衍射,DTA-TG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从凝胶到玻璃的结构转变。研究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凝胶从典型的水解聚合产物向具有连续网络的玻璃转变,500℃开始析晶,析出的晶型依赖于组分和温度,据此讨论了凝胶晶化过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借助IR,DTA,XRD及OM分析手段,研究了ZnO,Na2O对CaO-Al2O3-SiO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2O+ZnO)/(Al2O3+SiO2)的量比增大,玻璃结构由致密转向疏松,且不均匀性增加,析晶活化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Li2O—Al2O3—SiO2系统光敏微晶玻璃低温析晶晶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和探讨了L2O-Al2O3-SiO2系统光微晶玻璃基础玻璃的成份,感光剂,晶核剂对其析晶晶相及其在氢氟酸中侵蚀的作用和影响,并通过X衍射等手段分析研究了其低温析晶晶相。  相似文献   

16.
用 DTA 方法研究 Li_2O·Al_2O_3·4SiO_2 微晶玻璃的晶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以天然锂辉石为原料制备具有低膨胀性能的微晶玻璃,引入MgO、ZnO、B2O3以降低熔制温度,引入TiO2作为晶核剂。用DTA方法研究了Li2O·Al2O3·4SiO2系玻璃三种组成的晶化特性,结果表明,引入MgO、ZnO、B2O3后使玻璃的Tg温度下降,同时降低了玻璃的析晶活化能。用Ozawa方程计算了Avrami参数,证明TiO2使玻璃整体析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了CeO2对添有TiO2的玻璃组成PbO75.0、ZnO、5.0、B2O12.5、SiO27.5(w%)的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在该组成玻璃中不能作晶核剂使用,但它能影响玻璃的析晶温度和促进玻璃的析晶.  相似文献   

18.
作者首次发现了Si3N4-MgO-CeO2系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玻璃相自动析晶这一独特现象。对于Si3N4-MgO-CeO2系陶瓷在1450℃,MgO-CeO2就会与Si3N4颗粒表面SiO2反应形成硅酸盐液相,冷却后则成为玻璃相保留在烧结体中;当烧结温度高于1550℃时,作者发现,CeO2仍留在玻璃相中,但MgO会自动析晶出来,其结果是大大减少了烧结体中严重影响其高温性能的玻璃相的含量,对于提高烧结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熔融冷却法获得了以P2O5为成核剂的Li2O-Al2O3-SiO2系统基础玻璃,通过差热分析确定了使该玻璃微晶化的热处理条件,并获得了不同热处理温度下Li2O-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晶化试样的物相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热处理制度对玻璃的析晶及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P2O5为成核剂,采用不同热处理制度能获得Li2-Al2O3-SiO2系统低膨胀微晶玻璃;在析晶初始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析出β-石英晶体,但晶体生长缓慢,结晶程度低;提高晶化温度,析出β-锂辉石晶体且晶体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20.
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Na_2O-CaO-2P_2O_5玻璃的结构与相变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酸盐玻璃的分相和析晶与热处理的时间、温度有关,热处理的时间或温度不同,析晶与分析可以相互转化,适当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有利于控制生物玻璃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