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是压疮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01—2012-12间48例长期卧床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皮肤护理、减压护理和营养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选取2011-01—2011-12间,采取传统护理方法的46例长期卧床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20.45%,高风险者压疮发生率为20.45%;观察组分别为6.2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自制防压疮气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玉婵 《护理学杂志》2005,20(21):14-14
压疮系长期卧床患者和危重患者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认真细致地做好危重、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即可杜绝压疮的发生。2004年3月起,我科采用自制防压疮气囊用于预防压疮,取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制作方法:将医用胶手套充氧气至2/3满,然后将手套袖口系一小结即为简易防压疮气囊。使用方法:将防压疮气囊根据患者体位直接放在枕部、耳、肩胛、肘部、脊椎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足跟等处。每2小时翻身1次,对经常着力、受压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ICU患者是压疮的高发人群,常伴有昏迷,躁动、多发伤、脊髓损伤、严重水肿等高危因素,加之病情危重、卧床时间长、自主活动差、全身营养状况差,甚至需要制动或约束,造成皮肤易损,压疮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正>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科患者中有80%需要卧床,对于高龄、病情危重患者卧床时间更长,由于卧床导致常压部位血运受到影响,很容易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5.
姚锡玲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4):160-163
分析将预见性护理用于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对压疮发生率、Braden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2022年收治的74例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 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 压疮发生情况及Braden评分。结果 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后知觉、营养、皮肤剪切力及摩擦力、潮湿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结论 将预见性护理用于晚期肿瘤老年卧床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预防压疮风险,并提高 Braden评分。  相似文献   

6.
压疮是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关资料报道,当患者处于被动体位,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6 h以上时,有可能发生压疮[2].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机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影响,而且由于治疗严重压疮的费用昂贵,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针对这一情况,我科对2006年1月至12月收住入科的139例长期卧床患者,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无一例压疮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压疮也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目前,倾向于将其称为压力性溃疡。压疮多发于年老体弱、消瘦、长期卧床等患者,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压疮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我们接诊的患者多为自带性压疮。压疮的发生多见于基层医院和在家里治疗的患者,压疮不但增加患  相似文献   

8.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老年、昏迷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疾病的康复及预后。因此,压疮的预防十分重要。我科利用一次性橡胶手套制作成气圈用于防压疮,效果良好,介绍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外科高龄手术后卧床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避免发生压疮。方法经Braden量表行压疮风险评估,选取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的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结果在住院期间本组86例患者中81例皮肤完好,仅有5例患者(5.8%)发生Ⅰ期压疮,经给予解除局部受压、改善血运和去除危险因素等措施,2~4 d后局部淤血红润消失。结论根据压疮护理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压疮的预防知识,调动了护士、患者、家属的积极性,对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以规范性评价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质量。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小组讨论,形成社区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指标问卷,采用Delphi法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构建的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32项;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94;2轮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13、0.622(均P0.01)。结论社区居家卧床患者压疮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其内容可靠,经目标人群(大样本)验证后,可用于社区压疮护理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泡沫敷料(有粘胶)在重型颅脑外伤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常处于昏迷和肢体功能障碍状态,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本院使用泡沫敷料预防枕部、尾骶部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少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将1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Norton量表和营养评估表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可能发生压疮、易患压疮两种,易患压疮用红色的图文并茂标识牌,可能发生压疮的用黄色标识牌,将标识牌在床头卡、患者住院一览表、翻身卡上进行醒目标识,并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有醒目的标识作用,有助于减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少神经内科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将160例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采用预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Norton量表和营养评估表对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根据评估分值分为可能发生压疮、易患压疮两种,易患压疮用红色的图文并茂标识牌,可能发生压疮的用黄色标识牌,将标识牌在床头卡、患者住院一览表、翻身卡上进行醒目标识,并制定标准化护理措施,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评估标识牌标识系统有醒目的标识作用,有助于减少卧床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压疮是由于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局部皮肤发生坏死及溃疡,可导致表皮、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慢性疾病及截瘫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变换体位,或因护理不当而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翻身是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疮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当卧床患者较多时,护士为患者翻身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若是肥胖或骨折患者,常需2~3名护士协作才能完成[1]。为了护士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患者痛苦,我们研制了多功能助力带,经临床使用,患者及护士反馈  相似文献   

16.
压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护理的一大难题.压疮多见于长期卧床,瘫痪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不断给病人带来疼痛窘迫生活质量下降,如不及时治疗及护理,可造成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Ⅲ°压疮是临床上压疮中最严重的损伤,溃疡面已深达骨面,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相似文献   

17.
自制中药洗剂预防压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洗剂湿敷受压处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121例长期卧床患者分成观察组63例,对照组58例,两组均2 h翻身1次.对照组采用红花乙醇按摩,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药洗荆湿敷.结果 观察组预防压疮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65%,P<0.05).结论 自制中药洗剂预防压疮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长期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压疮也称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巨大压疮多发于截瘫或长期昏迷不醒者,部位以骶尾部、坐骨结节及股骨大粗隆处多见。截瘫导致患者躯体移动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再加上营养不良,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大、深、周围出现潜行的难治性压疮,且常合并严重感染、贫血、低蛋白血症,治疗颇为棘手[2]。我科2008~2012年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4种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及态度,为减少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预防与护理的知识、态度调查问卷对武汉市8所医院骨科的51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知识问卷总体得分率为71.4%,压疮及肺部感染得分率较低,分别为65.7%、66.2%;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科内培训及院内培训获得;态度问卷得分率为98.1%~99.7%。结论骨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态度较好,但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加强针对性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骨科患者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大部分需要长期卧床休息,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由于害怕疼痛不愿意翻身或者疾病的影响而不能翻身时,护士很难发现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血运情况,对有问题的皮肤无法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