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摘局部义齿He关系影响咀嚼效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义齿He因素对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6例牙列缺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于义齿初戴时观察义齿调He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咀嚼效能的测试采用吸光度法,结果 义齿调He前后患者的咀嚼效能存在的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良好咬合关系是决定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义齿修复后系统的调H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吸光度法测定138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后的咀嚼效能,并与正常(牙合)者的咀嚼效能相比较,观察分析各种类型牙列缺损者修复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和可摘局部义齿的疗效,得出下述结论:牙列缺损后咀嚼效能的丧失及义齿修复后咀嚼效能的恢复、提高与缺牙的数目、部位、义齿的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对牙齿重度磨耗伴缺牙的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5例缺牙伴重度深覆患者进行取模型、用蜡堤确定颌位关系并升高咬合1mm-2mm,在上颌制作铸造支架式活动义齿,并在余留牙上制作铸造金属垫。于治疗后1、2周,1、2、3个月进行定期观察。结果:戴用义齿2周内有3例不愿继续使用义齿,其余的22例均适应了义齿并正常行使咀嚼功能,这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过牙周病加重。结论: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能修复缺损的牙列,减小深覆,加大面下1/3的高度,是修复牙齿重度磨耗伴缺牙的一个可行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弹性义齿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对牙周情况影响的比较,套筒冠-卡环联合同位在可摘义齿中的应用,第七届国际口腔磁性附着体专题研讨会纪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6.
20052037 隐形义齿在多个牙缺失病例中的应用;20052038 义齿大基板对口腔黏膜微循环的影响;20052039 集成于可摘局部义齿专家系统的二维有限元分析方法;20052040 研磨固位卡与附着体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联合应用;20052041 MKl附着体在肯氏Ⅱ类缺损中的应用体会;20052042 套筒冠可摘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体会……  相似文献   

7.
观测器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调查;He支托的设计对隐形义齿咬合力的影响;铸造支架与隐形义齿联合修复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可摘局部义齿与菌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摘局部义齿是一种被临床广泛应用的牙列缺损修复治疗方法。它能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满足配戴者的美观需求。但它同时导致口腔局部微环境发生变化,有利于菌斑堆积、优势菌丛改变,成为口腔常见感染性疾病,如龋病、牙主义齿性口炎的始动因子。本文就可摘局部义齿引起的口腔菌斑及优势菌丛的变化、预防和控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经常见到由于重度深覆牙合,牙齿过度磨耗,而导致牙合高度降低,出现咀嚼肌肉疼痛不适、咀嚼乏力、面下三分之一过短、影响美观等现象。对这些伴有缺牙的患者,用固定义齿修复比较困难,而一般的可摘义齿效果又不理想,我们用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在修复缺牙的同时,恢复了正常的颌间距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缺牙伴颌高度明显降低的老年患者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0-72岁,平均64.2岁。均有明显的牙齿磨耗,咀嚼功能较差。缺牙最少9颗,最多22颗,平均单颌缺牙6.7个。混合缺牙22例,单纯磨牙缺失…  相似文献   

10.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健康状况研究余占海霍绥梅刘斌为了解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简称RPDs)对基牙健康状况的影响,自1990年起,先后选择1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RPDs修复,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  相似文献   

11.
沈晴昳  李国强 《口腔医学》2015,35(2):124-127
目的比较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对舌向集中牙合和半解剖式牙合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满意度和咀嚼效能差异。方法选择18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分别制作舌向集中牙合和半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各1副,随机选择其中1副义齿使用3个月后更换另1副义齿。记录每副义齿的疼痛修改次数,并于使用1、3个月后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测定咀嚼效能。结果患者对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咀嚼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半解剖式牙合(P<0.01)。2种牙合型义齿的咀嚼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半解剖式。结论对于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向集中牙合型可以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搜集2009—2010年就诊的刃状及低平或凹形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舌向集中型与半解剖式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采用固定咀嚼时间与咀嚼次数,分别检测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患者戴义齿1、2、3、6个月的咀嚼效率,比较两者的咀嚼效率。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咀嚼时间固定或咀嚼次数固定时,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刃状、低平及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患者,应用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也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患者应用分裂式基托设计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23例牙列缺损且基牙松动患者进行32副分裂式基托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观察6个月至2年,在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每隔6个月对基牙进行牙周测试,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评定义齿对基牙牙周情况的影响.义齿修复2年后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32副分裂式基托可摘局部义齿在固位和稳定、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外观、舒适性、坚固性等随访指标上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统计分析显示,修复两年后,基牙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与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有上升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pocket depth,PD)与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虽有上升趋势,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分裂式基托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具有满意的修复效果,不仅提高义齿的固位、稳定、美观、舒适,且有利于保留患者余留松动牙,有效改善以松动牙为基牙的活动义齿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几何模型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国产CAD/CAM软件系统,通过对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探索开发适用于口腔修复专业义齿设计与数控加工制作的国产软件系统。方法:投影光栅测量法获取下颌KennedyⅡ类2亚类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点云数据,在国产CAD/CAM系统中,进行数据精简,并在此点云数据基础上,确立观测线和就位道。按照临床设计原则,分别构建卡环、支托、舌杆、加强网等支架各部件的组织面与磨光面,包括舌杆的半梨形截面、加强网的内外终止线和组织终止点等特征性结构的构建,完成支架的三维几何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果:成功建立了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几何模型。该模型可视性强,便于修改,支架与牙颌模型密合良好。模型的输出数据文件格式为STL,这种通用的传输格式有利于后续的计算机辅助制作。结论:基于国产CAD/CAM软件系统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几何模型的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迟帅  战德松 《口腔医学》2013,(10):694-696
目的观察利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联合软垫对垂直距离过低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垂直距离过低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对其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联合软垫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做3个月和半年的随访,用Fricton指数和临床症状评价效果。结果 1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Fricton指数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半年较3个月下降更为明显,统计学分析显示治疗3个月和半年与治疗前比较各项数据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半年与3个月比较JP、MP、PI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可以在修复牙列缺损、恢复垂直距离的同时联合软垫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长正中、半解剖、平面(牙合)3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收集刃状、低平或凹型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与平面(牙合)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n =20)。采用固定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2种方法,测定患者戴牙1、2、3、6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三者的咀嚼效率。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平面(牙合)型全口义齿(P <0.05)。结论:对于刃状、低平、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牙合)患者,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7.
可摘局部义齿重做情况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使用年限,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323例重做可摘局部义齿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84%以上患者修复效果满意;义齿平均使用年限为6.5年;义齿重做首要原因为又失牙,牙周炎失牙多于龋病,基牙失牙多于非基牙(P〈0.001);与咀嚼能力有关因素依次为:义齿制作地点、失牙原因、余牙数、义齿颌位、患者年龄;与义齿使用年限有关因素依次为:患者年龄、戴牙习惯、吸烟情况、对颌情况等。结论:多数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满意;义齿平均使用年限6.5年;应重视防治牙周炎和龋病,重视基牙保健;提高可摘局部义齿咀嚼能力与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口腔科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20例,为每位患者制作1副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以该义齿为模板,采用义齿复制技术再制作1副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每例患者交替戴用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3个月以上,采用UV-2450型分光光度计,集中进行咀嚼效能测定。结果 2种牙合型30 s咀嚼效率吸光度值: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0.898)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0.657),t=8.581,P<0.001,2种牙合型咀嚼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20例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与患龋风险大小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记录临床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180例患者。在试戴义齿完成后进行口腔检查、口腔健康问卷调查和龋病活跃性实验检测,所得结果由Cariogram系统进行龋危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受试者被分为高风险患龋组和低风险患龋组,评估患龋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的唾液流量和缓冲能力差异不明显,但高风险患龋组变形链球菌计数、菌斑指数普遍较高且饮食习惯不良者较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患龋组龋均明显多于低风险组。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口腔卫生宣教、定期复查督导患者,控制菌斑量,同时减少日常高糖食物的摄入量,可降低戴用RPD后的患龋风险;变形链球菌对龋病的发生有正相关作用,唾液流量和缓冲能力在龋病的发生过程中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