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交通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动态变化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交通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16例)和存活组(45例);另根据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重伤组(ISS≥25分,38例)和轻伤组(ISS<25分,23例)。结果 患者交通伤后第1、2、5天血清CK水平分别为1 360(261)、1 520(172)、540(496)U/L,患者不同时间CK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6.029,P<0.05),其中第2天CK水平高于第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9.314、51.209,P<0.018)。死亡组第1天CK水平低于存活组,第2、5天CK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1、2、5天血清CK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414,P<0.05),其中,第2、5天血清CK水平高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146、23.186,P<0.018)。重伤组第1、2、5天血清CK水平均高于轻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235、15.556、22.705,P<0.05)。结论 血清CK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受伤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交通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PaO2/F iO2)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 ICU)30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患者APACHEⅡ评分及PaO2/F iO2变化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20例,存活10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aO2/F iO2基础值(确诊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死亡组与存活组治疗后第5、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治疗后第5、7天与基础值比较,第7天与第3、5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第7天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随住院天数延长而增高,存活组则随住院天数延长而降低。PaO2/F iO2:死亡组与存活组治疗第3、5、7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治疗后第5天PaO2/F i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存活组患者则无明显改变。结论动态观察ARDS患者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及血尿素氮(BUN)指标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30例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患者血清ALB及BUN变化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中,死亡20例,存活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是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确诊时的APACHEⅡ评分及氧合指数等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的ALB基础值(确诊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5、7天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88,P=0.01,t=-3.83,P=0.00,P〈0.05);存活组治疗第7天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45,P〈0.05),第5、7天与第3天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t=-2.95,P=0.01,P〈0.05),但死亡组无明显改变;存活组ALB随住院天数延长而增高。死亡组患者BUN基础值及治疗第5、7天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2,t=2.16,P=0.04,t=2.19,P=0.04,P〈0.05);存活组第5、7天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P=0.01,t=2.35,P=0.03,P〈0.05),而死亡组无明显改变。BUN基础值在正常范围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值异常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46,P〈0.05)。[结论]动态观察ARDS患者ALB、BUN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和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ARDS患者为ARDS组,根据柏林诊断标准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22例)、中度组(17例)、重度组(12例),选取同期51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EBC和血清中ICAM-1的含量。根据ARDS患者入院28天时的生存情况,将ARDS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清和EBC中ICAM-1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RDS组血清和EBC中ICAM-1显著增高(P<0.05)。入院第1天和第5天,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清及EBC中ICAM-1含量随着ARDS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上升(P<0.05);中、重度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中ICAM-1含量高于同组第5天(P<0.05);轻、中、重度组患者入院第1天EBC中ICAM-1含量均显著高于同组第5天(P<0.05)。死亡组入院第1天EBC中ICAM-1含量高于存活组(P<0.05),入院第5天时,血清和EBC中ICAM-1含量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随着ARDS患者的严重程度不断升高,EBC和血清中ICAM-1水平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态Ⅱ(APACHE Ⅱ)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196例老年危重患者按APACHE Ⅱ评分分为A组(APAC HE Ⅱ≤15)、B组(16≤APACHE Ⅱ≤25)和C组(APACHEⅡ>25),根据转归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血清1,25(OH)2D3及院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1,25(OH)2D3水平和院内病死率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B组血清1,25(OHhD3水平和院内病死率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存活组血清1,25(OH)2D3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血清1,25(OH)2D3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0.458,P<0.05),与院内病死率呈负相关(r=-0.871,P<0.05).结论 老年危重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低下提示病情危重且不良预后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92-95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生物标志物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2018 年根据柏林定义诊断为ARDS 而收住ICU 的重症患者,入科48 h 留取血标本,测定SP-D、IL-8 浓度,并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死亡组乳酸(3.80±1.22)mmol/L、氧合指数(99.91±36.70)mmHg、CRP[120.00(97.15,166.13)]mg/L、PCT[6.79(3.77,19.60)]ng/mL、APACHⅡ评分(26.25±6.82)分、SP-D[6274.39(3127.36,7996.32)]pg/mL、IL-8[61.57(54.13,79.78)]pg/mL 差于生存组乳酸(2.50±0.59)mmol/L、氧合指数(173.66±46.92)mmHg、CRP[68.65(31.47,107.75)]mg/L、PCT[1.43(0.88,9.53)]ng/mL、APACHⅡ评分(18.83±6.09)分、SP-D[3961.03(1810.23,5053.25)]pg/mL、IL-8[22.53(15.81,26.75)]pg/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多因素分析:氧合指数、APACHⅡ评分为ARDS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4,95%CI=1.000~1.069,P=0.048;OR=0.093,95%CI=1.005~1.450,P=0.044)。轻度、中度、重度ARDS 患者血液SP-D、IL-8 浓度逐渐增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090,P=0.000;F=9.544,P=0.002)。根据柏林定义,以氧合指数作为严重程度的指标,结果显示,SP-D、IL-8 浓度和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r=-0.680,P=0.001;r=-0.763,P=0.000)。结论ARDS 患者的血SP-D 和IL-8 的浓度升高,且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因此,血SP-D 和IL-8 可能成为ARDS 的生物标志物,且可反映ARDS 疾病的严重程度,为ARDS 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 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哮喘患儿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3 月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归为观察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 =17)和中重度组(n =45),并选取同期因呼吸道异物或先天畸形住院的30 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患儿的血清1,25-(OH)2D3 水平,以及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MMP-9 水平。根据血清1,25-(OH)2D3 水平将所有哮喘患儿分为维生素D(VD)正常组(>30μg/L,n =9)、VD不足组(20 ~ 30μg/L,n =15)及VD 缺乏组(<20μg/L,n =38),比较3 组的血清、BALF 的MMP-9 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来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OH)2D3 水平与血清、BALF 的MMP-9 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观察组患儿的血清1,25-(OH)2D3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及BALF 的MMP-9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②中重度组患儿的血清1,25-(OH)2D3 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组低于轻度组。血清及BALF 的MMP-9 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③ VD 正常组的血清与BALF 的MMP-9 水平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D 正常组低于另外两组。VD 不足组的血清与BALF 的MMP-9 水平与VD 缺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D 不足组低于VD 缺乏组。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哮喘患儿的血清1,25-(OH)2D3 水平与血清MMP-9 水平呈负相关,与BALF 的MMP-9 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哮喘患儿的血清1,25-(OH)2D3 水平下降,而血清及BALF 的MMP-9 水平升高,两者共同参与了患儿的呼吸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重塑过程,提高VD 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其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空腹血糖(FPS)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5例,根据是否发生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并根据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LP及FPS水平的差异。结果:MODS组与非MODS组患者入院24h和入院第3天血清ALP及FP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24h和入院第3天血清ALP及FPS水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血清ALP及FPS水平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左昔清  张娟  孙彩娟  章建良  吕丛 《浙江医学》2016,38(23):1887-1889,1905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激活素A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预后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入院时、入院第3、5、7天CRP、乳酸、PCT和激活素A水平,分析两者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和入院时激活素A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乳酸、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入院第5、7天PCT水平和入院第3、5、7天激活素A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与同组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后第5、7天PCT和激活素A水平较同组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入院第5、7天PCT水平和入院第3、5、7天激活素A水平分别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CT和激活素A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和0.826。结论血清PCT和激活素A水平可评估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两者持续保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RP在小儿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就诊的7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其中35例患儿存活(观察组),35例患儿死亡(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儿初入院、入院3d、入院5d的血清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入院第5天与初入院时相比,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8,P<0.05);入院第3天与初入院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入院第3天和入院第5天与初入院时相比,呈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642,t=16.389,P<0.05)。结论 CRP水平评价炎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为患儿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发生HAP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米卡星治疗,观察组给予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COR、SP-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NF-α、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SP-D均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COR、SP-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多司坦片联合阿米卡星对HAP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可有效降低机体的炎性水平,降低血清COR、SP-D水平,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脓毒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后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并分析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死亡组患者随着入院时间的增加APACHE Ⅱ评分呈升高趋势,而存活组患者呈降低趋势,在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入院第3、5天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 P<0.05);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 =7.460、r=3.810、r=0.517,P<0.05)。结论分析血清NT-proBNP、IL-6及TNF-α水平对于判断脓毒症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酯(TDF)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9月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CHB患者83例。两组患者自就诊时均单独服用TDF,根据患者24周后的治疗方案,以改服恩替卡韦(ETV)的患者为对照组(n=43),以持续服用TDF的患者为观察组(n=40),观察周期均为48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36、48周的HBV DNA水平、HBV DNA不可检测率、血清ALT水平、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及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不同时间点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77.11,P<0.05);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0.11,P<0.05);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61.12,P<0.05)。(3)治疗后24、36、48周,两组HBV DNA不可检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两组HBV DNA不可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 χ2=0.01,P>0.05)。(4)两组不同时间点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33.16,P>0.05);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39.88,P>0.05);二者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43.19,P<0.05)。治疗后36、48周,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48周,两组血清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DF单用治疗CHB的临床疗效较确切,抗HBV作用较好,可持续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血磷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2014年9月—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脓毒症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监测入ICU第1、3、7天的血清磷水平。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评估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3组间动态血磷水平的差异。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评估不同预后的两组患者动态血磷水平的差异。以APACHE Ⅱ评分和第1、3、7天的血清磷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对老年脓毒症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0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3组间动态血磷水平,入ICU第1天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3、7天血磷水平在脓毒症休克组明显低于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P < 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入ICU第1、3天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死亡组第7天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 < 0.05)。ROC曲线显示APACHE Ⅱ评分(AUC=0.679)和入ICU第7天血磷水平(AUC=0.641)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价值高于入ICU第1天血磷水平(AUC=0.601)及入ICU第3天血磷水平(AUC=0.616)。结论:动态血磷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意义,入ICU第7天血磷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死亡组第7天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  相似文献   

15.
王宝凤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4):1620-1622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2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预后分成死亡组34例和存活组101例.检测抢救前和抢救后1 h、2 h、6 h血清乳酸水平以及抢救后1 h、2 h、6 h的乳酸清除率.绘制血清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评估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抢救前及抢救后1 h、2 h、6 h血清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435,P=0.027;F时间=4.378,P=0.012);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抢救后1 h、2 h、6 h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8.348,P=0.018;F时间=7.946,P=0.035);其中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前、抢救后1 h、2 h和6 h血清乳酸清水平评估预后的AUC分别为75.37%、87.29%、92.88%和99.95%.抢救后1 h、2 h和6 h乳酸清除率评估预后的AUC分别为82.15%、94.27%和97.04%.结论 抢救后6 h的血清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于新生儿窒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电针尺泽、上巨虚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Ang-1、Ang-2影响,明确电针对ARDS血管内皮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对照组和假针刺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的针对ARDS的综合的常规治疗;电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尺泽、上巨虚治疗;假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假针刺治疗(取穴同电针组)。电针组及假针刺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物标记物[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水平。并记录三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28天生存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血清Ang-2水平均降低(均P<0.05)。与本组治疗后第3天比较,电针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Ang-2水平均无明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及假针刺组同期比较,电针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血清Ang-2水平均较对照组及假针组降低(均P<0.05),Ang-1水平均较对照组及假针刺组升高(均P<0.05),假针刺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尺泽、上巨虚可以在降低ARDS患者血清Ang-2水平的同时升高Ang-1水平;具有保护ARDS患者血管内皮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后ARDS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1)比较42例ARDS患者及13例健康者血清CRP及MMP-2水平的差异;(2)同时对42例ARDS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将APACHEⅡ分值分别与CRP和MMP-2进行相关分析;(3)将42例ARDS患者按照治疗结果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CRP及MMP-2水平的差异。结果(1)ARDS患者的血清CRP及MMP-2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2)ARDS患者血清CRP及MMP-2水平与APACHEⅡ分值成正相关(r=0.629,r=0.531;均P〈0.01);(3)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RP、MMP-2水平均较存活组高(P〈0.01)。结论血中CRP和MMP-2水平是反映ARDS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ARD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30 d的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入院年龄、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pH、乳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影响住院30 d结局的因素。结果:死亡组FT3水平在诊断ARDS第1天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动态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存活组第1天的FT3和促甲状腺激素均明显低于第3天(P<0.01),死亡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30 d的结局(死亡或存活)影响因素为血清FT3水平和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评估ARDS严重程度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脓毒血症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80例成年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生脓毒血症的第1、3天及出SICU当天检测其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记录当天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患者发生脓毒血症后前3d及入住SICU期间总的出入水量,随访患者入SICU后的生存状况,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80例患者中,65例存活,15例死亡.两组患者第1天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和血清PCT水平相近(均P>0.05);第3天死亡组血浆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出入水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清PCT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SICU当天,死亡组的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住院期间总出入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 <0.05).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相关(r=0.583,P<0.05;r =0.475,P<0.05);血清PCT与血浆NT-pro-BNP水平相关(r=0.769,P<0.05),血浆NT-pro-BNP与患者总出入水量情况相关(r=0.494,P<0.05).结论 脓毒血症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感染指标血清PCT水平相关,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持续进行性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刘艳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1):1280-1283
目的 探讨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对肠梗阻术后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2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肠梗阻患者376例,其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者324例,为对照组;出现并发症者52例,为试验组,分别为感染11例,肠道功能障碍16例,血糖紊乱8例,吻合口破裂及瘘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8例,肠系膜动脉栓塞4例。分别无菌采集患者术后第1、3、5、7、14天静脉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AGEs水平。结果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第1、14天,两组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天,试验组血浆AGE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第3天血浆AGEs水平高于术后第1天(P<0.05)。不同肠梗阻并发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术后第3、5、7天,不同肠梗阻并发症患者血浆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患者血浆AGEs水平均高于其他并发症类型者(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肠梗阻并发症类型患者术后第3天血浆AGEs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天(P<0.05)。结论 监测肠梗阻术后患者血浆AGEs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并且当患者血浆出现高浓度AGEs时,应当高度怀疑存在局部或全身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