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尤丛蕾  姚弥  齐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64-4371
背景 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简称全科继教)是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全科医学师资是全科继教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了解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有助于发现当前我国全科继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可为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视角。目的 从全科医学师资角度出发,了解我国全科继教现状及全科医学师资对现状的看法,探索全科继教师资的内涵,旨在为改善和提高全科继教的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采用滚雪球式抽样、目的性抽样法选取符合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且具有丰富全科继教培训经验的全科医学师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视频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 共纳入10例全科医学师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8.7±5.8)岁;8例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9例在三级医疗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年限为4~12年,平均年限(7.8±2.8)年。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全科医生方因素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教学理论对于全科继教教学较为重要,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缺少相关内容;立足基层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全科继教培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论 我国全科继教面临师资管理水平较低、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并完善全科继教师资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对于探索有效的全科继教培训模式和提升全科继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保障全科医学师资质量不仅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重要基础,而且关系到全科医学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关联,是提高全科医学地位、促进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相关网站及文献,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角色和功能、准入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认证标准进行总结,并对我国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证指标体系的发展进行展望,提示未来应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师资质量评价及认定指标体系,成立权威的全科医学师资专业委员会,制定全科医学师资的准入、评价和考核标准,建立系统完善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管理制度,在各省筛选出1~2家优秀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一支相对固定、优质的全科医学师资队伍,这将为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的持续质量改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提高全科医学教育者的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辉  Shane Thomas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7):1567-1569
目的 本文从全科医学教育的阶层结构的角度,重点分析全科医学导师/精英的特征和能力,并详细讨论全科医学师资的遴选、培养和支持标准,提出优先发展全科医学精英和导师,从而带动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发展,保证全科医学培训质量的建议.方法 文献研究和政策分析.结果 现代全科医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睿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品和精神.全科医学导师是传承和发扬全科医学的中坚力量,除了他们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外,也需要环境的支持.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是由合格的医生和优秀的全科医生组成的.结论 应该根据中国实际,制定符合全科医学教育规律的师资入门条件和培训计划,以保证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辉  韩建军  许岩丽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9):2267-2279
新医改10年,是中国全科人力发展的积极探索和迅猛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的全科医生数量不断增长,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本文以中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历程和现状为基础,分析了目前中国全科人力发展的尚存问题,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作者认为,全科人力资源的功能定位、全科医生质量和绩效管理、城乡和地区间的全科人力数量和质量差距、全科医学师资结构以及医学和教育双能力、全科医学学科和学术建设、全科人力发展及服务的质量和创新,是接下来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重点关注方面。从医学早期教育开始全科培训,以综合维度的需要为计划和培训导向,贯穿医学本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培训、持续职业发展各阶段,规划全科医学教育的蓝图和路径,充分重视和加强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支持全科师资和导师培养,是中国全科人力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总结上海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心临床师资和社区师资培训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探讨师资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提示应建立全科教学激励机制和全科师资的认证标准,并加强师资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培养专科层次面向农村与社区的全科医学人才,师资是关键.为了提升专科层次全科医学师资整体素质,保证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采取"加强学习、组织培训、实行考评"的策略,促使全科医学教师从思维理念、道德品行、教学方法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等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根据全科医学专、兼职教师的不同教学特点,促使其对全科医学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的有机融合,显著提高教学质量.该策略对建设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学师资队伍,推动全科医学向深层次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国全科医学师资及师资培训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全国全科医学师资及师资培训状况。方法 对各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科医学各类师资学历水平比较令人满意,各类师资的来源、培训时间、再培训、培训目标、培训内容、考核等有待进一步规范;开展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培训中心20个,近半数培训中心开展师资培训的时间短、人数少。结论 尽快开展全科医学师资的资格认证,建立师资培训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全科医学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院校将成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主渠道,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本文对当前医学院校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科学的师资认证标准和考核制度、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作为卫生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笔者通过多途径开展临床师资培训,如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短期师资培训、院报宣传全科医学临床带教知识、全科医学教研室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疗等,提高了临床师资的带教水平;通过改进临床培训方案及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如增加常见病的培训病例数、添加对肿瘤科和老年病科实践的具体要求,以及让学员参与党、团、工会组织的学习与活动、参与业务管理部门组织的医疗社会活动、参观人文景点、聆听知名医学专家的人文社会学讲座等,提高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对广泛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丁静  刘希舜  申鹏云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4):4223-4225
目的 了解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第七临床学系2012-2014级的13名规范化培训研究生为访谈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进行调查,访谈内容包括临床科室轮转安排是否合理、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度与学科/科室归属感、带教师资关于全科理念或全科思维的教学情况、生活待遇满意程度、对"并轨"培养方式的认知及对培训质量影响因素的认知等。结果 所有学员均表示目前的科室轮转安排大致合理。全科医学的深入学习使得所有学员表示对该专业有一定了解,并认为全科医学具有良好前景。对于临床基地师资带教中是否融入全科思维,有10人认为很少。在生活待遇方面,学员们表示无需父母资助即可满足日常花销。"并轨"后"5+3"模式与"并轨"前"5+3+2/3"模式相比,所有学员均认为前者更合理。影响研究生培训质量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临床轮转(8/13)、学科水平(3/13)、导师指导(2/13)。结论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教育医疗改革的探索,可以提高全科医学人才产出效率,但需要提高带教师资能力,特别是将全科医学理念贯穿带教过程。加强对现有全科临床、社区基地师资人员的培训,完善社区实习基地建设,才能促进全科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分析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现状,比较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全科医学师资培养经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培养模式,提出全面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的全科医学师资培养与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然存在全科专业师资建设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多元师资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四元合力的师资团队,创建全科导师-全科师资-专科师资-社区师资的合力带教模式,体现全科医学培养特色,为提升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全科医学教育的师资标准研究——学徒式培训的启发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澳大利亚全科医学培训是通过学徒式教育方式,让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生,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实践的本领,有能力提供基本的、预防的、病人为中心的、综合的、连续的、在社区提供的服务。而实现这个培训目标的师资主要依靠优秀的全科医生。为保证全科医学培训的质量,澳大利亚制定了师资和培训场所标准,规定了师资的基本条件、第一年培训的师资条件、培训过程要求和培训场所要求。中国目前的全科医学师资主要是大学理论老师和医院专科专家,师资队伍学究化和专科化倾向严重。由于过度强调学历和职称,工作在基层的有经验的社区医生往往不能进入师资培养计划中。作者认为,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师承教育方法,选拔和培训优秀的社区医生担当师资,并让他们逐步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的主力,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全科医学学科特征和服务于社区人群的、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效果,为优化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参加2017年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257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培训结业成绩为评价指标,对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学员结业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临床师资与基层实践师资结业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地域学员结业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来自综合性医院的学员与基层医院或社区医疗机构的学员结业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省级培训基地培训学员与市级培训基地培训学员结业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要更加重视学历、职称较低的学员以及来自基层或社区的学员,对于基层和北方区域的学员要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使其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同时,要加强市级培训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指导教师和带教老师队伍建设,2013年6月23日至27日,由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全科医学师资骨干精品培训班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相适应的、以能力为本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访谈法,研究国内外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训现状和需求.结果 本研究依据全科医学基本原则、特征和社区全科医师工作要求提出我国社区全科医师的核心能力要求.另外,本研究还制订了由9个培训模块构成的、以能力为本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结论 本实施方案适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鉴于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仍处于试点阶段,以能力为本的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为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轶明  王永晨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1):3855-3857
全科医学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发展全科医学,首先要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师资团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科师资整体专业能力、教学水平、人文素养等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的建设是全科医疗体系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本文以发达国家全科医学的现行师资标准和我国全科医学现行师资标准为着眼点,深入探讨研究构建全科师资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阐述了我国构建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的对策与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我国全科医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从培训的组织建设、师资建设、教学管理规范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方面对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目前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几种模式,提出了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掌握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的培训需求,为今后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师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2016年8月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以自行设计的全科医学师资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参加2016年安徽省亳州市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班的学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全科师资在全科相关知识的培训需求、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培训需求、培训方式及培训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比较临床教学师资与基层教学师资在上述培训需求方面的差异。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全科相关知识方面,学员对于"全科医学临床思维"的培训需求最高,占69.5%(66/95),而对"全科医学基本概念"的培训需求仅占32.6%(31/95)。临床教学师资对"全科医学临床思维"的培训需求比例高于基层教学师资(78.8% vs. 58.1%,χ2=4.759,P=0.029)。在教学方式培训需求中,学员希望在PBL(82.1%,78/95)和床旁教学(73.6%,70/95)上有所提升。在评估考核方式培训需求中,学员尤其希望在小型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52.6%,50/95)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64.2%,61/95)两方面有所提高。学员感兴趣的培训方式依次为教学经验交流(85.3%,81/95)、教学示范(73.7%,70/95)、教学实践(64.2%,61/95)。 结论 通过调查,全科师资在全科相关知识培训需求、教学及考核方式培训需求等方面有不同的需求;临床教学师资和基层教学师资在上述培训需求方面有所差异,应在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方法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师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是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部分。 方法 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基地多年以来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师资培训中的经验。首先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医教协同”“三环式管理”“上下联动”的培训管理模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积极借助社会资源,提升区域全科医生诊疗水平以及采用“导师负责制”培养全科医生高水平、专业化的科研能力,达到“五证合一”。其次通过临床带教师资课程的系统培训,丰富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方法,提高带教师资的临床教学技能,包括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广州-伯明翰医联体”,进行个性化教学,传达“自我导向型学习”的教育理念。另外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以理论授课与社区医院见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概念、工作性质、实际运用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结果 建立了有特色的全科医师规培基地;为华南地区构建了一支高素质全科医师带教师资队伍;引发医学本科生的兴趣,为社会培养未来的全科医生。 结论 通过努力,我们将建设高质量的全科医学基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