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逻辑和逻辑现代化的几个问题——评唯演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五次逻辑论争表明逻辑学科本身还有不够规范和完善之处,其局限性和实效性之薄弱又难以适应当代高新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需求。逻辑学要改进、变革和发展。若仍以唯演绎主义看待逻辑和逻辑现代化则是不合时宜的。  相似文献   

2.
试论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逻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弗雷格在贯彻逻辑主义纲领的同时,率先擎起反心理主义大旗,坚决驱除逻辑学中的心理因素.这对逻辑学的现代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导致了逻辑学的客观化潮流.但是在他的反心理主义逻辑观中,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代逻辑学与心理学、认知科学交叉发展,促使我们重新思考逻辑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逻辑学术语译名也在不断演进,其曲折历程是一个术语译名不断规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中国化、本土化的进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逻辑学术语译名的演变具有文化变革和发展的含义。严复、章士钊等近代学者力图使逻辑术语译名中国化的尝试不仅是对全盘西化文化观的抵制,而且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逻辑术语译名的中国化反映了逻辑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弗雷格创立的现代逻辑主张排除逻辑学中的一切心理因素,这一观点使得逻辑学与心理学渐行渐远。直到1975年认知科学产生之后,逻辑学和心理学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心理逻辑(学)这一新的学科。众多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心理逻辑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人们在进行逻辑推理时要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马库斯和里普斯在1979年所作的心理逻辑的经典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认知层面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认知(思维)的过程是逻辑和心理共同作用的过程,在认知科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逻辑学和心理学必将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19世纪的逻辑学处于数学与哲学之间:一方面,数学家在对传统逻辑的改革过程中形成了逻辑代数和数理逻辑;另一方面,哲学探讨热衷于逻辑学的性质、地位、基础等问题,由此形成了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之争。这种状况从各个方面影响了20世纪的逻辑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由于逻辑学和哲学的特性,逻辑学和哲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本文从逻辑史和哲学史出发,论证了逻辑学对哲学的重要影响,并以“存在”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对维也纳学派哲学作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7.
鲁伊 《科学大观园》2011,(20):13-14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1816~1818年任教于海德堡大学,其问完成了《哲学全书》的写作,著名的《小逻辑》即是其中的逻辑学部分。  相似文献   

8.
作为实用主义的鼻祖,皮尔士首先和主要是一位逻辑学家.他的实用主义从根本上讲是一种逻辑学说,要求从逻辑学理论上对其进行解读.审视科学实用主义同逻辑学的内在的、历史的联系及其形而上的蕴含,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实用主义理论的本真意义.  相似文献   

9.
IF逻辑是当代著名逻辑学家兼哲学家雅各·亨迪卡新近所创立的一种非经典逻辑,亨迪卡自称它将导致“逻辑学和数学基础研究中的一场革命”。本文论述了IF逻辑的缘起、主要结果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涉身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