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前牙骨性反(牙合)矫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临床对前牙骨性反He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安格Ⅲ类错He畸形采用单纯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结果:(1)两种方法对安格Ⅲ类错He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相对于单纯上颌前方牵引采用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常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及上颌快速扩大与前方牵引联合治疗是矫治青少年骨性反He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He矫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He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12例安氏Ⅲ类骨性错He的患者,比较矫治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结果 患者矫治前后的侧貌得到改善,并建立了正常前牙覆He,覆盖关系和后牙中性关系。治疗前后的SNA角,ANB角,1-SN角,MP-SN角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效果,从而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骨性Ⅲ类错He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4.
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He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10-14岁骨性安氏Ⅲ类错He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He患者为观察组,3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He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装置治疗,平均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头影侧位片,并采用一种新的头颅参照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向下后旋转,向前生长受限,观察组前牙覆盖增加5.3mm,骨性变化占51%,牙性变化占49%;其中,9例患者前牙达到正常覆He、覆盖关系,磨牙中性关系,2例患者前牙达到浅覆He,浅覆盖关系,后牙中性偏近中关系。结论 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10-14岁轻中度骨性反He患者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畸形程度,避免手术治疗,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软硬组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He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共26人,为骨性安氏Ⅲ类错He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不足,无颌骨高度发育不调。根据矫治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颈惟发育程度判断,均为生长发育期患者。行上腭快速扩大后,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3个上气道头影测量变量(SPPS,MPS,IPS)均能建立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结论: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前方牵引后,上颌向前生长及下颌的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有显著的联系,说明七颌前方牵引能影响上气道间隙。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对15例(平均年龄10.5岁)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性Ⅲ类错进行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的面型及X线头影测量变化.结果经过4~11个月(平均6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的侧貌明显改善.平均SNA角增大3.27°,上颌长度增加2.57mm,SNB和SND分别减少1.05°和1.21°,下面高ANS-Me增加2.86mm.结论上颌快速扩弓和面弓牵引能刺激上颌发育,有利于骨性Ⅲ类错的矫治.  相似文献   

7.
《口腔医学》2019,(9):844-848
上颌前方牵引常被用于矫治生长发育期上颌骨发育不足引起的骨性Ⅲ类错■畸形,其能够有效地引导上颌向前生长,改善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运用微种植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得到认可。该文将对微种植体联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中的植入位点、牵引力值及方向、治疗时机、治疗效果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应用上颌快速扩弓和前方牵术联合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He的头影测量变化。方法:对12例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He儿童进行了近8个月的联合治疗,选择与治疗组在人数、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未经治疗的骨性Ⅲ类错He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的头影测量变化。结果:治疗组A点和ANS明显前移伴有SNA、ANB和NA/Pg的显著性增加。上颌逆时针旋转,下颌顺时针旋转。治疗组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张进军 《口腔医学》2013,(2):140-141
目的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骨性Ⅲ错。方法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对替牙期16例,恒牙早期4例的骨性Ⅲ类错进行矫治。结果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具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患者矫治前后的侧貌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建立了基本正常的前牙覆、覆盖关系。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对矫治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Angle Ⅲ骨性反He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He的效果。方法:7—12岁安氏Ⅲ类骨性的反He8例,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结果:上颌骨与上牙弓均有前移,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减小;下切牙舌侧倾斜;上下颌骨矢状关系逐渐趋向正常,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是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H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